李元兴想了想,从怀中拿出一块放在桌上,秋香捧着送了过去。
玉珍儿连声惊呼,此玉无论色泽、水调、质感都是上上品的硬玉。只是雕刻的工艺太差,差的不堪入目。
“这东西,拉上几大车,也顶不上比这个头还小的玻璃种帝王绿。”李元兴说的是实话,同样的吊坠,李元兴这块不过就是上千元的下等翡翠,而极品的,怕是没有千万元买不回来。
玉珍儿惊叹着:“如果可以亲手打磨一块殿下所说之玉,立即死了也不会有遗憾了”
这就是痴了,为玉而痴迷。
“那水晶、蓝宝石、猫眼石难道不够珍贵吗”
李元兴这么问,纯粹就是好奇了。
玉珍儿整衣襟,表情虔诚的跪下,不是面对李元兴而跪,而是面对东方而跪。“玉为天地之精,上古先贤无一例外与玉结缘。有石磷之玉,号ri夜明,以之投水,浮而不下;这才有神农大帝造福人间之举。”
又恭敬的一礼之后。“诏使百辟群臣受德教者,先列圭玉于兰蒲,席上燃沈榆之香,舂杂宝为屑,以沈榆之胶和之为泥以涂地,分别尊卑华戎之位也;黄帝圭玉,才有人间正统”
李元兴听得有入迷了,玉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之一。可李元兴知道的并不多。
玉珍儿的表情更加的郑重,继续的开始讲道。
“玉有十一德,即仁、义、礼、知、信、天、地、道、德、忠、乐。”
“仁者,精光内蕴,观其光者,垢灭善生,敬仰之心;“义者不背书了,如果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搜玉之十一德,会有详细的
玉珍娓娓道来,却不是那种背书的感觉,可见她真的对玉痴迷到了极致。
“好,非常好。本王决定献给父皇一柄玉如意,材料由你挑选,打磨雕刻的过程你可全权处理,秦王府财力随你调用。”
“谢殿下”玉珍儿的反应不是激动。
李元兴看来,倒是一种决绝。
李元兴心说坏事,这怕是会影响到王霸娶老婆了,这玉珍儿要是为玉发了疯,整个泡在玉器工作室内,王霸怎么洞房呀。
杭州城补给,江南道总督李神通亲迎。
李元兴一下飞舟,就立即行了大礼:“叔父亲迎,侄儿惶恐”李神勇赶紧将李元兴扶起:“五郎神威,可惜我这一把老骨头只能为我大唐镇守一地,高句丽之战,威风,威风呀”李神通激动的抓着李元兴的手,不断的晃动着。
李神通,与李渊是一个爷爷,是李渊的堂弟。
这是真正的李氏后话,当年他的父亲前隋刺史李亮的儿子,反隋之战,他们父子立过大功,可惜他们的战斗能力太差,连败几场。
玄武门之变后,他没有受到大封赏,心中当真是服气。
又被打发到了这偏僻之地,更是心中难服。
可这几年来,江南道的发展训练,他这个亲王也水涨船高,越过越快乐,这次见到李元兴前来,依礼应该是晚辈去拜见长辈的,毕竟李元兴不是皇帝,和他一样都是亲王爵,差别是,他是淮安王,李元兴的秦王。
亲自来迎接,是真正给李元兴面子,也是要缓和与李二之间的小矛盾。
毕竟为了封赏之事,李神通也闹过一些不大不小的情绪。
第695节杭州城第三更
江南道的总督府设在苏州城,因为那里不容易降落,所以李元兴选在杭州,也顺便查看一下杭州港的建设情况。
杭州美景如画,李神通叫自己的夫人作为向导,引王语烟等人去游兴西湖。
苏州、杭州主要的官员,还有各商会代表都被召来。
其实就算李元兴不召见,他们也会主动请求觐见的。
李元兴临时休息的地方是一个丝绸商人的园子内,就在中院亭内李元兴听着官员们的汇报。
“殿下,舟山那里依殿下的指示,建四千料巨舰用大港,至少还需要八个月才能够完工。杭州五百料内港,ri吞吐量已经达到了三万四千料,其中三成来自泉州,五成来自岭南海运,华亭建港之事现已经非常重要,长江的江上船只不适合绕行海路,所以九成都选择在江都县下船,所以货物如果要往南的话,就需要再有两次转运”
李元兴听着,只是点了点头:“列出一个详细的报告书来,不用急,但要详细”
“是,殿下”
华亭港,就是ri后的上海港,那里本就是重中之重的一个港口。因为地处长江口,所以运输的重要性实在太重要了。
又有一个武将出来报告:“殿下,泉州商人上报两件事情,末将正是查证。第一件是他们发现异族海匪,虽然船破,船小,对付不了大唐的商船护卫,但末将就怕有个万一。”
李元兴没有回答,只是侧目看了李神通一眼。
李神勇显然知道这件事情:“五郎呀,那些人是南海岛国的人。他们的商人想与我大唐交易,可他们拿不出什么值钱的东西来,所以咱们一直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所以他们就动了一些邪念,要打他们吧,他们穷的连裤子都没有。不打吧,他们却让人烦”
李神通讲完,向那个武将打了一个眼色。
那武将继续讲道:“殿下,岭南来的船,数次都发现有战斗过的痕迹。可岭南商人却是只字不提,只说是遇上风浪了。末将几翻打听,认为那是百越海匪攻击过岭南船只。”话说到这里,自然不需要再说下去了。
岭南是冯盎的地盘,他的船让人攻击了。
他不说,江南道也不会再多废话。
这也只是给李元兴提个醒,冯盎为何知情不报,或者有什么隐情。
李元兴只是回了一句:“此事,本王知道了”
汇报性工作足足作了大半天时间,总体来说,李元兴对于江南道的发展还是非常满意的。这样发展下去,不出一年,江南道就能支撑起半个大唐国库。
“本王提到一个提案,关于英雄母亲的,你们可否听过”
“五郎,此事有耳闻。只是没有正式的政令,所以也没有给下面的详细的讲过。怕是要等三省主官订下来,才会有正式的文书。只是这样,五郎是否考虑过大唐的税收会减少许多呢,这等同于是取消了人头税”
听李神通讲到这里,李元兴也明白。
古代人头税是国库收入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李元兴肯定不会说,自己本身就想取消人头税,只是说道:“想必是天英阁还在议,那就等天英阁议出结果再发布也不晚,各位有什么想法,就上书长安,也好给天英阁作一个参考也对”
“尊殿下令”众官员齐声回应。
李神通这时问道:“五郎似乎是路过杭州,接下来准备去那里”
“先去岭南,然后再巡视蜀中,最后回长安。”李元兴认为这种事情也没有必要隐瞒,也就照实说了。
有一个商人起身,施大礼,得到允许之后开口:“殿下,小民想问的是,这海船现在都可以估价卖出。不知我等商人将来是否有机会也购进,或者租用这飞舟”商人还没有说完,李神通脸一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