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收粮税”李二很动心呀。
“不收粮税,那就要收商税,商人将粮食四处运着卖,交了一成的商税不为过,但却不从田地之中收税了。那么第一个矛盾不是免税,而是佃农与奴隶。”
李二点了点头,这是一个大麻烦,没几年时间不好解决。
也不能急着解决。
“此事缓议”李二的意见李元兴也同意,急不得,也不敢急。
“第三点,臣弟以为,百越之地必占”李元兴又露出獠牙了,李二最喜欢听到就是李元兴说那块地方一定要占领之类的话题了,开疆扩土是历代帝皇最大的功绩了。
李元兴继续讲着:
“百越好在那里,臣弟喜欢的就是粮食。他们那里一年四季米,农人根本就不去照顾田地,产收就好过大唐数倍。所以,为了保护大唐的粮食,必须要占。而且除了粮食之外,糖,橡胶等许多农作物,都是大唐每年数万船的用量呀”
“占,五郎尽管列出计划来”李二一百个支持。
打,尽管打,只要给大唐的地图增加尺寸,那就是天大的好事。
武曌又举手了。这会功夫,武曌只要举手肯定有重大意见,李二示意武曌说话。
“打百越,最强的统帅不是李元兴。”武曌很严肃。
李二大笑:“明月这是要举帅了明月你讲来,朕一定慎重考虑”
“柜爷”武曌的话让李二一愣,李元兴却是在深思。
要说打百越,在大唐还真的没有一个能比柜爷强的人,柜爷的儿子自己的岳父是死在那里的,柜爷也亲自去过前线,而且对安南作过非常深入的了解,当真是打百越,非柜爷再无第二人选。
李元兴沉默不语,李二在观察。
“五郎以为明月的话如何”
“臣弟在想,怎么劝爷爷少些杀戮,多些奴隶。秦将之风,下手都有些狠。百越在爷爷来讲,真不算什么”
武曌这时接了一句:“李岚姗的父亲就死在百越”
李元兴瞪了武曌一眼,心说你怎么乱说话呀。可武曌继续说道:“柜爷私自下凡,人没有救回来,只带了一个婴儿回天庭,那就是李岚姗。所以柜爷把百越研究了几十年,在圣上面前明月不说假话”
李二眼睛一瞪,杀气十足的说道:“就这么定了,贤皇为征南元帅,百越之事全权处理”
李二才是最护短的人。
就算是为李氏皇族出气,也要给百越一个好看。更加上武曌说过,这先有私仇,再加上一位名将对百越研究了几十年,那必是早就有了上等的战术。绝对不亚于李元兴带过来的那一箱子对突厥的方案。
所以,贤皇李信挂帅,绝对是不二人选。
李元兴笑了:“以柜爷领军的本事,这天下间就没有他打不了的地方。可大唐还是要培养年代一轻统帅的,所以必须有辅助计划”
“这个五郎不用担心,为兄心中有数”
这位贤皇有多强,李二也在期待之中,光是这年龄,研究了几百年兵法的人,岂能轻视
李元兴继续翻着自己的笔记本:“皇兄,今天最后一议,就是为工业。环境之事明月co心的不少了,这方面李岚姗可以帮她,臣弟不管了。”
李二好奇的问了一句:“这位李氏岚姗,所学之长为”
李元兴没有回答,示意这问题有武曌来回答。
武曌叹了一口气:
“我是学财的,她是学史的。学财的人要知各行各事,懂了才可以让财势动起来。李岚姗学史,她学的不光是大唐的史,比如那大食的、罗马帝国的,她都懂。学史的人,也要学民生,农,财,礼,乐,诗,词。而且她学史,战争史也是史,所以她懂兵,甚至不亚于李元兴,特别是历代兵史,中外兵史她有过研究。”
李二心说,这要读多少书呀。
当李二把心中的疑惑问出来之后,武曌回答:“我读过的书,大约有八千套左右,字数过十亿,我可以过目不忘。李岚姗可能比我记两成左右,而且她读的书比我杂。我们三个人,就李元兴最差,最多读过二三千本书,能有一亿字就不错了。”
“胡说,我读过了至少也十几亿个字了”李元兴反驳了一句。
武曌笑了:
“如果三国演义这类的话本也算,我信。你看的那些不打粮食的话本,一本就几百万字,那东西你也好意思凑字数”
李元兴哑巴了,尴尬的笑了笑。李元兴知道武曌还是留面子了,只说三国演义。没说自己看小说,看那动不动就几百万字的快餐文学。
李二则是放声大笑,看到李元兴尴尬他也高兴。
李二有些期待,柜爷这位贤皇,还有一个不亚于武曌的大才女来到大唐了。
“继续说工业”李元兴赶紧把话题拉回来。
“大唐现在几乎全是军工,就是为军队服务的工业。臣弟以为,民生工业已经开始发展了,比如火柴厂、造纸厂、民用的成药厂、面粉、肥皂、ri用品等等”李元兴说罢,对武曌又说道:“这些厂子,要不你帮着计划一下”
武曌一扭头:“不管,你光想辛苦我了。李岚姗来了她也不能闲着”
“为兄加封李岚姗也为公主”李二笑着,然后冲着武曌又说道:“明月是三等公主,先给了五等,有了功绩再加”
李元兴很明显有些不自然,武曌眼尖,立即冲着李元兴吼着:“你还瞒着我们什么”
好一句我们,武曌显然把她与李二摆在一个阵营了。
“我说了,你不许乱来”李元兴倒是有些紧张了。未完待续
第705节皇宫订计三第三更
在很得意的欣赏了李元兴的尴尬之后
武曌笑了:“看把你吓的,不就是李岚姗有喜了嘛。你当我不知道,不过这一次她倒是有良心,没有故意气我。她来了,你怎么说。”
李元兴真的没话说了,身份才是最大的麻烦。
李二是过来人,有些方面他比李元兴成熟太多倍了,毕竟李二年龄才十四岁就成亲了。
“五郎呀,此事为兄作主了。你秦王府你不算,一门九亲王。李岚姗来了,加封公主爵。秦王府依然不设正妃,先这么过着。各人管各人的,你还能好过些,今ri谈正事,这事情改ri为兄陪你再多聊聊”
李二的意思就要教李元兴如何处理这么多女人的关系了。
不过李二也高明,李岚姗来了就争正妃之位,别说七位王妃不愿意,看明月这里能过得去吗
秦王府如果闹翻天了,对大唐没半点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