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84(1 / 2)

大唐第一庄 晨风天堂 6472 字 2019-04-24

普通,一身布衣。

站在这里,当真是有些尴尬。

走,他将会失去人生最大的机会,一但他转身离开,大唐官场就与他无缘。不走,这些士子们明显就是看不起他。

走与不走。已经陷入两难。马周的脸色发白,而且这样的困局,他有些束手无策。

“那家伙是谁”武曌突然开口问道。

李元兴也是刚刚坐下,听到武曌发问。随口就回答道:“他叫马周”

马周是谁李元兴没有解释。武曌却是明白。这个人比起刘仁轨来说,更有才能。

房玄龄却说道:“马周在长安倒也是小有名气,缘自贞观元年年底。三国评书连孩童都知道的时候,他自称为唐之庞统”

哗,许多士子都笑了。

好狂,你有何才能敢自称庞统。怕是你与庞统唯一相似之处就是,你也是一狂士

李元兴却在这个时候,不动声色的向韦挺微微点了点头。

韦挺作为秦王府长史这才是头一天,可他不是头一天与李元兴打交道了,当下笑着说道:“自然敢自比名士,那就坐在我们这一桌。如有才能三个月内也可有一显才能的机会,耀州的奴隶都知道秦王殿下从来不会给任何人任何的恩赐,唯一给的就是一个机会,或者说一个梦想。本官看着你”

马周一抖衣襟长身一礼。

他感谢韦挺,这个难解的死局有人帮他一把,这是大恩。

李元兴站了起来,举起了手中的酒杯:“温老今年五十三了,本是从二品之位,却让本王强拉来天策上将府,作了一个正三品的长史,这一杯本王敬温老”

“敬秦王”温彦博没多话,只是谢礼。

温彦博的身份特殊,他投唐是跟着罗艺一起投靠大唐的。可罗艺造反了,还是李元兴平了罗艺之乱,他内心多少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古怪感觉。

李元兴笑了笑,再次举杯:“本王把温老调到天策上将府为长史,原因有三。第一个原因是,本王完成了手边上的一些事情之后,将不再亲征。所以需要一个老成持重的长史。第二个原因是温老熟习熟习的词没错,别咬我四方风俗,胪布诰命第三个原因本王不说,有些事情非温老不能为,所以本王一定要他为天策府长史”

李元兴没有说的最后一个理由就是,后世记载,温彦博在处理少数民族关系,以及大唐消灭突厥之后,让突厥汉化。他的主张是:教其礼法,选其酋首,遣居怀德,何患之有

这一点,也是李元兴与大唐皇帝李二心中所希望的。

“士为知已者死”温彦博一躬到底,他也想看一看,自己能在秦王府有多大作为。

李元兴又饮下一杯,温彦博什么也没有再说,将第三杯喝下。

“韦挺,怎么说你呢。记得本王最初就对你说过,你弹劾本王你是的事情,你有空了就多弹劾。总之,你作秦王府长史,有些事情你可以多建议,省得本王有什么出格的事情,顺便说一句,本王的罚俸已经累计了三十七年了,你别让本王被罚到五十年,就是大功一件。”李元兴说完大笑,高举杯子:“本王敬你,秦王府长史非你莫属”

“当尽忠尽责”韦挺谢礼之后,连饮三杯。

李元兴离开自己的小桌,来到王珪面前:“王司马,你虽然是王尚书的侄子,但是本王说,你的才能不比你那叔叔差。两句话,第一句是司马之职委曲你了,你应该有长史之位。第二句是,别让老王那老头小看你,今年就整几件大事,让天下人看看。”

“自当为大唐,为殿下用心作事”

王珪其实也不年轻了,他虽然与王语烟同辈,可他儿子都比王语烟大了。

年龄大,辈份小。

这个在大家族并不是什么古怪的事情。

李元兴亲自为岑文本还有高秀辅倒上酒:“实话说,王珪那叔叔拐走了本王的耀州府尹。然后想用你们其中一人交换,事实上他不知道,这一笔买卖他吃亏到东海边了,虽然说卢承庆也是个人才,但要换你们任何人,卢承庆之外怎么也要再加上三五个干吏。”

李元兴说的是笑话,还是当真。

在这个场合下自然没有人会去多想了。

笑笑,谢礼,喝酒,说几句就职后要用心干的话。就算是过去了。

这宴会厅之中。只有武曌才知道,李元兴说的是实话。卢承庆在历史上终其一生,也没有在太宗朝作到宰相,还是到高宗朝才当上宰相的。其实。在政治斗争之中败了。还是连续败给了好几人。这就代表了卢承庆是个能干,但却不会玩政治的人。

就算是古代官场,你不会搞政治。你的才能最多发挥一半。

岑文本与高季辅却不同,无论心智、才学、能力、手腕、政治敏感性,都是一流的。

而且这两位,还是作到了中书令这样的职位上。

这桌上最后一位,马周。

他是狂士,可不代表他是疯子。

大唐秦王是什么身份,在秦王面前他再狂也要低下头。

看到前面几位秦王殿下都亲自敬了酒,马周倒是识趣的退到了一旁。

可李元兴却没有忘记他,拿起酒杯冲着马周举了下杯:“明ri起,给本王作半年的机要书吏。本王选上你,自然有选你的理由”

“谢殿下”马周回了大礼。

李元兴这才走到学子们与备选官员们这几桌,这些人都还没有正式的出仕过,最多的就是没有正式分配职务之前,干过了些整理书案打杂的活计。

“你们,先不要偷着乐。”

李元兴的话让这些年轻人有些不知所措。

李元兴将手上的酒杯放下,不紧不慢的说道:“知道圣上怎么说吗就是说,秦王府不是一个混ri子的地方,在这里熬过两年,还能笑谈江山的人,随便给一个县都可以治理的非常好。”

“但是”李元兴语气一变。

“本王要说的是,熬过两年。还没有疯,还活的人,才有资格去治理一县之地。今天放开了吃,放开了喝,明天你们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整理大唐各地送上来的简报。分门别类,分轻重缓急,分士、农、工、商、兵。然后再各项细分,列出名录,挑选细则。简单的事情要附上你们的处理意见。”

士子们还有些不当回事。

至少表情上没有多少紧张的感觉。

李元兴却笑了:“本王半年不在秦王府,府内大部分官员为了打仗都临时调任。积压了不少呀。”

说完,李元兴笑着问郑和:“郑总管,积压的文案有多少”

“回殿下,只有三间仓库”

“吃好,喝好,明天开始干活。没家没口的,秦王府给你们安排吃住还有随从。有家有口的,只管接来,秦王府都给你们管了。有什么难处尽管提,有什么想法与建议,报王司马处,本王会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