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61(2 / 2)

大唐第一庄 晨风天堂 6474 字 2019-04-24

“爷爷,派船把倭工们运回来,告诉他们家里受灾了。怎么也要回来看看,帮助家里度过这个难关。有什么需要的,大唐自然会帮助他们。”

“好主意”柜爷脸上终于多了一些笑意:“元兴呀,对敌人的仁慈,等将来万一再让大唐的军士死了几万,几十万人的时候,你不会有机会后悔。所以到需要杀的时候,你不要手软,大唐皇帝才是真正的英明。”

李元兴没接这个话,一抬手,身旁的裴喜将烟盒送上来。

“晚餐吃什么”

“兄弟们整了几条海鱼,不如殿下去看看”裴喜在旁边小声的问着。

“走,看鱼比看这些尸体强。吩咐下去,不能少了一人。”李元兴说完,转身就往小岛的另一边走去。

远远的看着李元兴与柜爷并肩走了过来,四五十个倭人贵族打扮的立即跪伏在地上。

当走到这些人近前的时候,柜爷突然开口:“元兴呀,这一次救灾与平乱,他们是有功劳的。应赏赐一下。”

“爷爷以为如何”李元兴也停下了脚步。

“一条家这次冲锋在前,将平城京的叛乱镇压,他们是有功的。不如将界泉港周边五百里赏赐给他们,作为一条家永久的封地。并赏赐一千三百吨战商舰一条,来来往往作些生意,也可以过的富足些,一条家这些年也是忠心,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一条家主连云锦都穿不上,倒显得元兴你小气了。”

谁敢说秦王小气。

倭人跪在这里的,先是原先的五大族的家主与重臣,后面的才是新归附的小家族家主。

听到这位老人说秦王小气,都将头紧紧的贴在地面上。

李元兴却是哈哈一笑:“一条家,有空派人去大唐学习一下,什么叫百姓富足,领主才更富足的道理。五百里封地的卷轴,新年之时派人来长安领吧,现在挑选优秀的船工,去大唐学习如何操船。还不谢过太上贤皇”

太上贤皇是什么身份,倭人也搞不太清楚。

能叫太上皇的,之前肯定也是皇帝。

一条家上下赶紧大礼叩谢。

“近卫家,长崎港五百里”柜爷与李元兴早说商量好的,开口将其余几家也作了加封。最显赫的一条家放在原倭岛京都的位置,而最可靠的近卫家则放在与大唐最近港,也是一个制约。

其余的三个大家族,则分别交叉放在九州、四国、关西三地。

那些小家族则摆在这些家族之间的位置上。

近卫家是倭岛第一大家族还是一条家是倭岛第一大家族

这个问题跪在这里的所有倭人都思考过,眼下似乎一条家得到京都。可转念一想,近卫家却控制了对大唐的商路。一条辉有野心,他在推动一条家兴起。近卫忠仁只知道为大唐打仗,就因为这样,大唐秦王府对近卫忠仁好到让整个倭岛羡慕。所以他家中的家老,也在拼尽一切借大唐秦王府的力量,将近卫家推到倭岛第一族的位置上。

烤鱼、烧酒。

夜色下,李元兴与柜爷在沙滩上把酒论英雄。

“爷爷,我准备去天竺了。”李元兴似乎早就作出了决定。

柜爷点了点头:“现在是个机会,不过再等等。等过完年,爷爷我顺便把百越给收拾了,再去不晚。而且,爷爷更希望你在长益铁路通车之后再走。毕竟这是大唐最重要的一条铁路,顺便说一句,按历史的记载,明年就是吐番来求亲的时间了。”

“爷爷怎么看”

“没什么可看的,那怕是嫁一个宫女过去,那也我大唐的女子。这脸爷爷可以不要,你大唐秦王可以不要吗”

柜爷当真是在说笑话了,这也算是一种态度。

“吐谷浑你是打算灭,还是打算收。”柜爷又提到了另一件事情。

李元兴有些不知道如何回答了,似乎这也是一个事,自从强军灭了高昌之后,吐谷浑再也没有出来闹过事,听说内部还有些乱子。具体怎么办,看来急着去天竺是不可能的,柜爷这是在变相的告诉自己,天竺短期内去不了。

李元兴想离开的原因,柜爷也知道。

无非就是七位王妃在暗斗,为的是多争到一些资源,为自己的儿子发展封地罢了。

夜色下,太平洋的小岛上多了一份宁静,不想说话的活人,还有不能说话的死人。

倭岛上,却不平静。

秦琼亲自到了倭岛,跟他一起来的,有三百帝国安全司真正的精锐。

急急从太平洋小岛上赶回来的一条家、近卫家等各家的家臣躬身站在秦琼的面前。

这一位,身上有着大唐纯金军徽,带着无尽杀气的男人让倭人家臣们有种发自心底的恐惧感,在秦琼面前这些倭人大气都不敢喘。

“你们几个家族,想在倭岛成为人上人。这就是一个机会,如果倭王再次回来,他发动针对你们几个家族的战争,我们能帮到就是一些武器罢了,毕竟这是你们倭人自己的事情。但眼下,倭岛受天灾,四处都是乱的,这个机会你们没有把握住,你们几个家族最多只是守得一片小地方的小地主”

秦琼把小地方几个字说的极重。

可惜他用的是汉语,能完成听懂汉语的人连一半都不到。

“想成为王族吗”秦琼的语气变了,带着一种诱惑力。

倭人的呼吸变的粗重起来。

“去吧,没有了苏我氏,倭岛就可能多了五个王族。”秦琼轻轻的一挥手。

“哈依。”倭人齐声高呼。这是一种效忠的态度。

可秦琼却是微微一皱眉头。

看到秦琼皱眉的近卫家家老赶紧上前一步,行了大唐军礼:“近卫家得令”未完待续。。

第841节末日之皇

推古天皇在历史上,是死于贞观二年春夏交季之时。

可李元兴却在贞观元年就秘密派人侵入日本,特别在贞观二年对三江下手。这让大和国这位野心勃勃,数次派兵入侵新罗的女天皇感觉到了不安。

再综合大唐一次次的展示自己的力量,从灭杀突厥,到大演兵。

推古天皇不想死,也不敢死。

眼下已经是贞观四年末了,可以说历史已经改变,一是为了大和国,这位推古天皇对新掘起的大唐充满着戒心,忙一些,身体活力也更强一些。第二个让他活的久的原因是,这位天皇因为高白扬通商倭岛,而得到大唐医官的诊治,而且得到大唐的药物。

已经是七十八岁高龄的推古天皇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