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8(1 / 2)

疯狂军火王 独孤冷者 6727 字 2019-04-25

在这里,可以找到任何方面的学识,东西方经过结实的数学,经过简化的方程式,甚至还是几何学等等。

西方的文学,东方的传统典集,甚至还有一些野史传记等等,当然,借阅率最高的当属丁君霍亲自书写的三本书,据说,丁先生的第四本书就要面世了。

在学校的另一侧,还有各种小型的工厂,实验室,学生们可以在这里,实现他们希奇古怪的想法。

前一阵子还出了事故,一个十五岁的学生特别喜欢飞行,甚至还在学生在军队实习的时候缠着军方坐过一回轰炸翼,回来以后就琢磨着自己飞行。

十五岁,正处于胡思乱想的年纪,看到飞鸟飞行,就想着像鸟那样飞,做了一对大翅膀,站在楼上就向下跳,幸好只是三楼,再加上那对鸟翅一样的东西也起到了缓冲作用,只是摔断了一条腿。

丁君霍知道这件事之后,与刘金花研究了一下,没有责怪学校,也没有责怪学生,甚至他还亲自到医院看望了那名学生,用很肯定的语气肯定了他的实验,不过却又教育学生,在做各种实验的时候,首先要保证安全,否则的话一切都是空谈。

而丁君霍的肯定也给了这些学生们动力,说实话,有的时候这些少年们的想法确实有些让人哭笑不得,那个想飞的还算轻的。

有个学生甚至琢磨着这个天空倒底有多高,愣是做了个小号的热气球,偷偷的弄了一些油料一直向天上飞,幸好那天的风并不算太大,而且油料也不是很充足,这学生足足飞起了两千多米,在高空差点被冻死,气球一直飘向镇外。

结果军方动用侦察翼,一个小组的破山队才把这个学生找回来,脸上手上都生了冻疮,幸好没什么生命危险。

不过这些少年却也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高空比地面要冷得多,下次上天,一定要多穿衣服。

不得不说,这些少年们有的一些希奇古怪的想法,还有他们大胆的实验行动给了丁君霍很大的感动。

丁君霍身为浮云镇的最高长官,虽然拿来是最高级别的薪水,除了结婚的时候金钱短缺一回之外,平时用不上什么钱。

所以每个月他都将自己的工薪拿出一半来捐给学校,完全是私人性质,并不鼓励行政式的捐款,但是却提倡私人捐款。

丁君霍几次在报纸上发表文章,着重的讲叙着下一代的重要性,着实带动了对教育投资的积极性,如今的教育部设立了专门的帐务机构,由大法院与法律部组成二人审查组,轮番对教育部的捐款进行管理,保证每一分钱都用在教育上,任何敢向教育金伸爪子,都会被定为最高罪名。

382 由镇到城

在丁君霍的刻意引导之下,浮云镇的教育以传统学科为辅,创新为主,四书五经之类的,只做平时学习之用。

当然,浮云镇的学校与整个浮云镇的理念是相同的,讲究的就是一个兼容并蓄,来者不拒,不过,学问是学问,管理是管理,想凭着学究的名头入主政务厅是绝对不行的,搞行政的不能做学问,做学问的不能搞行政,这是铁律。

而且浮云镇对于各种专业的学问方面也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无论是薪金还是平时的研究资金,全部到位。

那些搞传统文学的也不是没有想到去搞行政,搞个官当当,也有真正走到那个位子上的,比如各部门下属的助理,就相当于如今的局长科长之类的职务。

但是浮云镇的行政官职却又与其它国家不一样,仅仅是一个职业而已,传统文人心目中那种光宗耀祖,扬眉吐气根本就别想,不当官,只搞学问还好点,无论走到哪多少都能受人尊敬,仅次于科技处的那些研究员。

但是当了官却不一样了,哪怕是一个小百姓也可以跟当官的在大街上吼上几句,而且当官的还要陪着笑脸,有什么问题回头马上解决,否则的话捅到大法院去就是个大事了。

浮云镇的服务型官员制度彻底的打破了传统官本位思想,将那些传统文人的官迷思想真正的打消了下去。

如今,浮云镇的第一批学生已经走出了校园,参与到了浮云镇的各项建设当中,只不过数量还少,仅有不到千人而已,原先入学的时候,都是十四五岁的少年,当然,如果他们想在学校接着读下去的话也不是不可以,不过主要还是要靠他们自学,十八岁以后,他们就要自己承担一部分学习的费用了。

刘金花虽然是一介妇女,但是却很守本份,将教育部管理得井井有条,而且更加善于听从那些助理等人的意见,虽然她并不出色,但是却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刘金花也知道自己在学识上的局限性,所以已经在着重的培养着十几名从学校走出来的姑娘,准备当她们能够独挡一面的时候接自己的班。

丁君霍与刘金花等人商淡了一下关于教育的下一步趋势,便赶到了钢铁厂。

如今的钢铁厂已经初具现代化规模了,只不过受到动力的限制,无法做到真正的现代化,水力和畜力仍然是主力,这需要科技处拿出更好的蒸汽机应用于工业。

但是哪怕如今,现在的浮云钢铁厂也变成了一个庞然大物,每天消耗的铁矿都是天文数字,甚至浮云本镇后面铁背山出产的矿石已经有些不太够用了,毕竟那只是一处露天铁矿,而且存储量并不是很大。

浮云镇,真的需要走出去,否则的话这区区小的资源根本就不足以支持浮云镇越来越大的胃口。

如今的浮云钢铁厂,已经迁到了城外,与本镇连接,距离石油提炼厂并不算太远,占在足有小半个浮云镇那么大,下属工人更是多达数万人,如果算上家属的话,已经快要接近十万人了。

这么大的一个厂子,哪怕是放到现代,也是一个超级大企业,在这个时代,浮云钢铁厂绝对算得上是一个超级大怪物,也只有浮云镇的环境才能创造出来这么一个怪物。

虽然浮云钢铁厂按着现代的说法属于国营,但是却并没有那种吃大锅饭的现象,浮云镇实行的务实的信念,哪怕是从现在的学生时代,就开始给他们输灌一种概念,无论是做哪种工作,可以离开,可以自行创业,但是无论做哪一行,只要干一天,把手头上的工作做到最好,这是一种信誉,也是一种责任。

由于上马了两项超级工程,所以钢铁厂如今最主要的生产集中到了铁轨的生产上,这种轻型铁轨放到现代根本就不够看,但是放在浮云时代,已经算是超级重轨了,这种铁路运输千吨货物不成问题。

浮云镇现在并不具备铁轨压轧这种能力,所以铁轨都是铸模成形,然后直接送进切削车间,用超大号的简易车床进行切削打磨成型,速度还算很快,每天可以生产五公里左右铁轨,对其它的生产影响并不是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