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浮云的带动下,几乎各处都在施工,都在修路,一条平坦通行的大路有多么重要只要自己试验着修一条就知道了。
最好的公路,是浮云柏油混着石子制成的黑色大路,这种公路很结实,而且便于维护,哪里有坑了,直接用沥青烧热,混上石子铺上就可以了。
然后便是水泥路了,青灰的水泥路特点就是坚硬,结实,正是因为这种特性,维修起来也不太方便。
最后便是砂石路了,这是各大国自行修路的时候使用最多的一种路,因为浮云的水泥和沥青产量都有限,除了自身使用,消耗极大之外,其余的多用于池唐,然后是南洋,最后是倭国。
浮云的两大城市如今只剩下一座水泥厂还在生产,近距离供应使用,这种厂子的污染是最大的,水泥灰四扬,落到哪都是蒙蒙的一层灰,就连环保局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也无法做到完全去除。
所以现在水泥厂大部分都搬到了倭国,除了技术员之外,使用的多是倭国的工人,而且建的还都是超级大厂,若不是环何局的那些力量族女性在环保上一个个都是死心眼,只怕在倭国的水泥厂,连最简单的去污除尘都懒得做,不是自己家的后院,在一些事情上,总是不那么上心。
浮云拥有最大的海上运输船队,各各都是轮船,一次可以运输的货物多得让人惊叹,而且往往还是十艘一个船队,还有海军的军舰随行护送,在这片海域,虽然还有残存的海盗,可是浮云海军剿海盗的那段日子,已经把他们吓破了胆子,远远的看到浮云海军飘逸的军旗,有多快跑多快。
就算是跑不掉,也会立刻把武器扔进海里,然后拿起鱼网来冒充渔民,目瞪口呆的看着体形庞大的军舰扬着粗大的炮口,护送着更加庞大的货船在轰轰的声音当中一路远去。
海口大学的船舶院系,如今已经成为了船舶设计的领头羊,甚至从造船业最为发达的楚国暗地里请来不少造船好手。
由于浮云的大工业变形的成功,使得浮云的船舶设计上也继承了这种思想,大,再大一点,那些正统的,参与过军舰设计制造的技术人员们还好点,总需要与一些老船工进行商量,然后考证,严谨,是浮云科技业的主流。
可是那些年青的学生们就不一样了,学了三角猫的功夫,一个个兴致高昂的很,谁不想在船舶设计上留下一笔,谁不希望能够成为科技志上重点描述的对象,有一天自己死了,也可以像铁汉那叔那样,足足留下两页的一生精彩描述。
学生们聚在一起,发挥着自己的想像力,设计出各种各样的船舶出来,当然,他们设计出来的东西并不是空穴来风,他们需要造出模型来进行实验,然后再送到科技处进行审核。
只可惜,想像力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科技的基础,大型船只造出来,扔到水里,最先损毁的就是船只的明轮,位于船只外侧的明轮无疑是最容易损坏的。
“我靠”向海一把将手上的模型使劲的砸了个稀巴烂,“明轮,这个破明轮,什么时候才能结实点为什么每次受伤的都是它如果不是它的话,我们早就可以通过科技处的审核了。”
“哥,这事,急不得,我们的前辈集结了大陆上所有东方人的力量,甚至是借鉴的西方大帆船的结构才造出来的今天的大货轮,咱们只是学生,怎么可能一下子成功呢”弟弟向往扯着脾气暴躁的哥哥说道。
479 船舶设计系
“明轮,已经不再适合浮云的海军,甚至是海上货运了。”向海斩钉截铁的说道,向往也跟着狠狠的一点头,表示同意自己哥哥的意思。
“那我们怎么办其它方式,我们有什么办法”一名学生小心的问道,向家兄弟,在浮云船舶设计上绝对着独到了见解和思路,船舶设计系数百名学生把他们当成了老大。
“必须采用其它的方式,最好是水下推进”向往想了想说道。
“没错,我弟说得对,水下推行,虽然水的阻力要更大一些,但是我们如果把明轮放到水下,就可以减轻明轮在的受压能力,啊啊头疼死我了,不行,我要给丁先生写信,我要向他讨教一下”向海抱着脑袋大叫了起来。
他们这些学生当中,只有向往的硬笔书法写得最好,所以由向往执笔,写了一封信寄给丁君霍。
其实学生给丁先生写信,这原本就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丁君霍每天都会收到不少学生们寄来的信件,有很多的奇思妙想,甚至比现代学者的一些想法都要高明上几分,却也只是限于时代的局限性,无法施展罢了。
信件由秘书处代收,平均每人每天都要阅读不少的信件,有一些毫无新意的信件,就由秘书处代为写一些加信寄回去,而一些关于学术上的不解之处,则要收集起来交给丁君霍,丁君霍琢磨一下,虽然不会给出具体的解决之道,但是却可以给出一些创意上的指点。
向家兄弟的信件自然也寄到了秘书处,是关于船舶方面的不解之处,自然要交给丁君霍。
丁君霍每次看到这些学生们寄来的信件,心情都十分的高兴,他们,十年以后,将会是浮云下一代的科技领跑者,浮云的最重要的建设者,对这第一批大学生,丁君霍从来都没有放弃过自己的关心。
丁君霍看着经过整理之后交到自己手上的信件,足足几十份之后,有关于电力方面的不解,有关于力学方面,丁君霍都根据现代一些人尽皆知的一些小窍门小知识进行的解答。
说实话,丁君霍的解答并不尽人意,想当年,他只是一个小白领,虽然读过大学,但是和很多大学生一样,把所有的精力都浪费到了网游、恋爱上,对学习并不热衷,只有到了这个地方,丁君霍才后悔,为什么当年没有好好学习呢。
不过一些方向上的指点,也足以让那些学生们矛塞顿开,指出了一个新的方向,对于浮云的科技工作者来说,似乎就没有什么是丁君霍不知道的,虽然语焉不详,可是那种方向上的指点,哪怕是浮云为数不多的几位工程师也对丁先生佩服不已。
当丁君霍看到学生们送来那个装到信封里足有一尺厚的大图纸的时候,心里高兴得几乎要跳起来,也怪不得秘书处不敢自做决定,因为他们根本就看不懂这复杂得要命的图纸。
其实丁君霍也看不懂,对于海洋船舶方面,他懂得也不多,但是仅仅看个长宽,他还是能看得懂得的。
长五百米,宽五十米,长宽比十比一,如此巨大的船舶,哪怕是在现在代的多铁巨舰当中,也没有哪个国家敢说自己造得出来,就算能造出来,成本也足以让人望而却步,何况是浮云的船舶还停留在钢木混制的阶段。
如此巨大的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