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是二级技术员,但是毕竟他们已经是学生当中相当优秀的,走到哪里,都可以高高的抬起头来。
丁小君,在上次绑架事件之后,就以此为借口,辞掉了队长的职务,当一个普通的小司机,因为普通司机轮休的时间比较长,跑一趟勃尼或是池唐,一次远程跑下来,可以休息五六天,这样他可以有充足的时候去完善他那台机器。
蒸汽机小型化,似乎在缩小到了车用以后,就已经走到尽头了,因为蒸汽机再缩小,就没有实用价值了,比如大阅兵时丁先生所乘坐的那台车,那种蒸汽机所带动的车子,只能在浮云好路况下使用,而且速度还慢,根本就没有实用价值。
而丁小君现在无疑找到了一种更加先进的办法,凭着对蒸汽机的熟知程度,进行了改装,变成了直接在燃气缸里,将油料与空气混合燃烧,达到用蒸汽机那样,驱动动力轮转动的目地。
丁小君不懂得什么做功,也不懂得什么连动,只是凭着身为一个优秀司机,一名优秀维修人员的直觉进行改装。
他的机器可以说经过了实战检测,上次带着安全部人员一路飞驰,不过噪音大得惊人,像肥猪濒死的嚎叫,而且上次用过之后,这机器就算是废了,因为这还不是一件成熟的机器。
不过丁小君并没有气妥,仍然在摸索着,,改装着,甚至他的机器还惊动了科技处,蒸汽机的鼻祖,二傻同志,丁小君对在业余时间能与科技处最高明的研究员一起工作而感到高兴。
蒸汽机算是外燃机,而丁小君鼓捣出来的就是内燃机了,只不过内燃机对材料、环境的要求比较高,一时之间,这种明显有着很大前途的机器成为了研究的重点,二傻甚至放下了蒸汽机的改进与研究,因为在他看来,浮云的蒸汽机已经达到了成熟的标准,接下来的改进都是一些小地方,交给其它人完全可以了。
浮云的蒸汽机技术确实一直都遥遥领先,这是浮云在技术、材料成熟以后自然而然的产物,其它国家固然没有放弃仿制,但是全手工打造,成本可想而知,安全性可想而知,锅炉一炸,那可就是相当于一枚威力巨大的硝化甘油炸弹呐。
而且与此同时,教育部与外交部联合向关系最好的楚国发去了合作意向也得到了皇帝的支持。
按着文件上所说,浮云出资,楚国出人、物,共同沿着公路修建新式学堂,招收学生进行普及型教育,而在教育有成效的地方,浮云设厂,与楚国合作发展。
550 文化先行
由于浮云海军跑得可以更远,再加上浮云的大工业生产,各种质高价低的物品可以销售得更远,可以说浮云拥有着更多的市场,却没有足够的货物,任何一个工厂,只要一开业,无论生产什么东西,哪怕是日用的小铜盆,也能赚得钵满盆满,但是在原材料上,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毕竟浮云是一个进口材料,出口成品的地方。
所以,浮云向外扩张就变成了必要,至少也要拥有足够的原材料提供地,一提起扩张,几乎每个人脑子里浮现的都是持枪带炮,武力扩张,浮云虽然拥有这样的实力,可是却不愿承担更加残酷后果,战后的恢复就足以让人头死,还不如使用科技力量进行稳步渗透。
而与楚国的教育、外交的合作就是一个开端,这个开端将会让其它两国都看到它的好处。
与浮云合作的好处其实早已经显现了出来,比如说池唐就是一个最完美的例子,勃尼也能看到美好的未来。
小国积极的与浮云进行着接触,使得浮云的行政力量明显不够使用了,在保证自身管理不受影响的前提下,浮云尽可能的分散出力量去帮助那些小国进行行政方面的管理,只是在皇权受限,司法完全独立这一点上,仍然与一些小国家无法达成共识。
对于这次与楚国的合作,丁群霍很是重视,甚至还亲自参与了进来,组织开了十几次会议,将人员的调配、地点的选择、与当地人之间的关系处理等等,事无具细,都率先做出了很是详细的规划。
浮云行事的特点就是在事前总有最详细的规划,但是在执行的时候,却可以灵活处理,毕竟计划没有变化来得快。
与楚国达成的这项协议,无疑是一件极大的大工程,大到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见到效果,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最初定下来的计划就是先在距离浮云较近,而且受影响也较大的三大工程沿途开展教育工作。
在通向海口的三大工程沿线,由于当初为了不影响沿线村镇对浮云河的使用,在工程修建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了这个问题,甚至各种灌溉还有民用提水等等设施的数量不少。
而且沿线的楚国居民至少有一半左右的人参与过浮云这三大工程的建设,所以在这里率先开展工作,也能比较得到楚国居民的支持。
最重要的是,在开展工作的时候,需要各种各样物品的投入,有浮云最大也是运量最大的公路、铁路、水路的支持,成本也会较低一些。
“还有一样我们必须要提前准备好,各种教科书,还有纸张笔墨,都必须要先备齐了。”丁群霍说道。
“这点不用担心,我们的造纸厂是最大的纸厂,完全可以供应得上。”身边的王坤拿出一份资料来看了两眼便说道,王坤自刘金花之后接任教育部,一切做得有条有理,倒是一个相当合适的人才。
“那就是,一环扣一环,一定不要出乱子。”丁群霍再一次叮嘱道。
“先生,这是你说的第五十八遍了。”王坤笑着说道。
“唉,普及教育,这是一项超级工程,甚至影响百年的超级工程,你说,我怎么能不紧张。”丁群霍苦笑着说道,虽然浮云人已经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而且在浮云对普及教育已经变成了一种司空见惯的事情,就像吃饮喝水一样的自然,可是丁群霍仍然觉得,在其它地方开展教育普及工作有些沉重,没有人比他更加明白教育的重要性。
这一次在楚国能够成功的开展教育普及工作,一是因为浮云的努力争取,二来与楚国的文风较重也不是没有关系。
当然,浮云的这种教育并不可能成为楚国做官的标准,当官的,仍然是四书五经的科举,而不是浮云那种大范围的招聘,当官,仍然只是少数人的专利。
浮云的普及教育是免费的,与浮云本地相同,这可是个无底洞,这也是为什么浮云的一些民意代表和官员阶层反对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