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34(2 / 2)

醉枕香江 忧郁的青蛙 5845 字 2019-04-25

林宥伦亲自做表率,这种对赌协议很快就成为行业惯例,香港电影里广告植入的疯狂势头也就此打住,而观众们在不影响观影体验的情况下,也慢慢地接受了这种全新的广告方式。

电影领域广告植入的成功经验当然也传递到了电视制作上。目前vb开拍的现代剧都有不懂程度的广告植入,台湾这边的电视剧因为是以古装剧,反而能够植入广告的地方不多,流星花园这次可以说是开了一个先例。

偶像剧是个新生事物,林宥伦也不指望一开始就能有多少广告赞助。所以这次也只是一个“饵”,如果这部电视剧拍出来能够带来客观的收视率,那么续集就可以狠狠地宰这些广告商一笔。

柴智萍站在制片人的角度,想到却是另一个问题。

“林先生,那个贾婧雯既然是吴先生公司推荐过来的,那要不要适当地增加一下她那个角色的戏份”

林宥伦摇摇头,“给她安排现在这个角色,已经是很给吴墩面了,所以这方面你不需要太刻意地去什么,当然如果她表演出色,也适当地考虑给她加一些戏,这个问题决定权在你手上。”

林宥伦话里表现出来的信任让柴智萍很感动,她知道在其他的投资人手上,绝对不可能有这样的待遇。

到了大楼门口,林宥伦上车离开,柴智萍和蔡勋岳目送着车身消失在街道拐角处,转身回去的路上,蔡勋岳感慨地说了一句:“看来林先生对我们剧组里这个几个演员很重视啊”

“也许吧。”柴智萍随口答了一句,但心里并不是这么想的。她有一种直觉,林宥伦固然对小虎队、金成武他们几个另眼相看,但绝对还没有到重视的地步。

林宥伦的想法还真被柴智萍给猜了,他投资拍摄流星花园就只是一次提前的尝试,所以哪怕柴智萍、蔡勋岳都是新手,他也很放心地将电视剧交给他们,拍砸了也不是多大的损失。

偶像剧就是这样,一方面因为剧情肤浅、价值观引导等问题一直被人诟病,但是在另一方面,在推出新人、为娱乐圈提供新鲜血液方面,也有着不可比拟的作用。

一个产业想要长久的兴旺发达,在产业基础和格局之上,人才培养是最重要的环节。

香港电影在进入21世纪后逐渐衰落,外部市场不景气固然是重要原因,同时和内部人才的断层也有很大的关系。无论是台前的演员还是幕后的编剧、导演,随着80、90年代成名的这批人统治娱乐圈的时代慢慢结束,新生代的演员、导演并没有能够顺利地接棒,整个香港电影娱乐产业衰败的伏笔就此埋下。

很多香港电影人也都意识到了人才断代的问题,特别是在功夫片领域,徐可、袁合平在90年代期开始就已经有意识地想要培养新的功夫明星,徐可找到赵闻卓,袁合平发掘吴亰,但这两人最后都没有能够扛起功夫片领域的大旗,以至于十几二十年后,大家认同的银幕功夫巨星依旧是程龙、李联杰,四十多岁快五十的人,还得在银幕上卖力打戏,其既有不肯服输的劲头,也有后继无人的无奈和悲哀。

当然,林宥伦用流星花园来推动偶像剧的发展只是一个尝试,无论小虎队还是金城武,他们都还年轻,需要更多的经历来磨砺自身,林宥伦现在更多的目光,其实还是是放在香港60后一代的影视演员身上。香港票房最有号召力的“双周一程”,周闰发和程龙现在都已经35岁出头,周星池也已经30岁,他们能够统治香港影坛的时间也顶多也就还有4、5年,现在已经有必要开始考虑他们接班人的问题。

有关于人选的问题倒不需要林宥伦费太多脑,60一代的香港演员堪称“黄金一代”,不仅人数众多,而且名气和成就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地步,而这其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四大天王”。

按照原来的历史轨迹,92年之后程龙、周闰发都开始尝试闯荡好莱坞,周星池刚刚成名,风头正劲,总的来说香港电影在这个时候已经开始了新老交替,以“四大天王”为代表的60一代演员开始组建成为影坛歌坛的新主宰。

但是因为林宥伦的出现,程龙提前在好莱坞获得了成功,而香港电影的强势崛起也让他放弃了单纯在好莱坞发展的打算,基本上是香港、好莱坞同时兼顾;周闰发在林宥伦的劝导下,没有去好莱坞发展打拼,所以他现在依旧是香港电影的头号男主角。

刘徳华、张雪友、黎名、郭富成这些人在林宥伦有意无意的影响下,实际上也都比历史上这一时期发展得更好,但问题是现在面前还有周润发、程龙这两座大山,影坛整个大环境是更好了,可他们这些人想要越过前面成名的人上位的可能性反而变小了。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刘徳华在四人是发展得最好的,影坛、歌坛成绩都很不俗,可直到现在,在很多观众眼,依旧只是把他当成“小周闰发”来看,很多电影投资商也抱有同样的态度,一部电影的男主角首先定的目标人选是周闰发,如果请不到周闰发,接着才会考虑刘徳华,这基本已经变成了一个行业潜规则。

第692章造星计划

人才断代的问题目前在香港影坛看起来还不怎么明显,但要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可能以后香港就不会再出现“四大天王”这个称号,即便是出现了,也很难达到历史上他们每个人所取得的那种高度。

要捧“四大天王”做接班人就可以刻意地压制周润发和程龙的发展肯定是不行的,唯一可行的办法是加大捧新人的力度,增加他们主演各种电影的机会,慢慢地替代周闰发、程龙现在的影坛地位,以此来保证香港影坛新老明星的顺利更替。

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集体造星,八十年代vb“五虎将”就是一次成功的案例,林宥伦准备效仿这一办法,不过这次他的造星对象是“四大天王”。

在回香港的飞机上,林宥伦心里一直在考虑这件事,首先要安排这些人一起或是分别出演不同的电影,期间发动舆论将“四大天王”这个概念炒作起来,然后有意识地将这些电影放在同一档期上映,而这期间再发动舆论挑起四人粉丝之间的口水战,最好能重现当年香港歌坛“谭张争霸”的场面,最后把这个概念炒到大众都普遍接受的地步应该就算是成功了。

考虑到和周闰发的关系,以及还要照顾到程龙的感受,林宥伦还不能直接出面来运作这件事,只能在背后通过一些暗示的办法,来慢慢地执行这个计划。

考虑着这些问题,林宥伦不知不觉就在飞机上睡着了,等飞机快要在机场降落的时候,这次被阿杰叫醒。

“已经到香港了”林宥伦揉了揉额头,让脑袋变得更清醒一些,“今天没有什么重要的行程安排吧”

“公事上倒是没有什么安排”阿杰话才说一半,林宥伦在一旁就捂着嘴打了个哈欠。

“没什么安排就好,下了飞机要是有人打电话来找,也都帮我推掉,回去我要好好的补一觉。”

阿杰忍不住提醒说:“老板,今天你答应了王小姐要一起吃晚饭的。”

林宥伦一拍脑袋,要不是阿杰说,他险些都忘了这件事,昨天晚上他才在电话里和王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