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84(2 / 2)

醉枕香江 忧郁的青蛙 6085 字 2019-04-25

香港电影里从来都不缺少枪战场景,场面也有做得很大的,拍得很热血的,但这些都和战争片不在一个层次。

正因为这种类型片的缺失,所以刘瑞城每次看这种大场面的战争片时,都会情不自禁地很佩服导演的功力,而斯皮尔伯格显然是此的高手。

他对整部电影的掌控已经到了收放自如的地步,简直就让观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而这种观众与电影的距离感,又通过影片的各种细节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

比如在战斗打响前,明知已经陷入包围的国士兵表现各不相同:有的人手在无意识地抖,有的人在默默的擦枪,一位军官放下望远镜,拿出妻的照片最后看了一眼,种种细节将大战将临的紧张感清晰的传递给了观众。

而战斗一打响,这种紧张很快就变成了残酷。

队的阵地被猛烈的炮火覆盖,一个被炸断了手臂的士兵到处找自己胳膊,然后找到了断臂拿在手里不知所措;受了重伤的伤员躺在那里一个劲儿地叫哀嚎;一颗弹打死了士兵身边的伙伴,正当这个士兵庆幸死的不是自己的时候,令另一颗弹把他的头打碎了残骸断肢、崩碎的脑浆、从身体伤口里流出的肠,每一个镜头都是那样的触目惊心。

刘瑞城发誓,金陵十三钗的这场南京保卫战绝对是他看过的最具真实感和细节感的战争场面,血腥到不忍目睹,以至于在观影的时候,有的观众都悄悄遮住了眼睛,不忍去看。

这种对战争场面的真实描绘,并没有带有任何主观色彩,这也许就是斯皮尔伯格作为一个外国导演拍摄这类题材影片一个独特的也优势,他不会去评判这场战斗谁属于正义一方,只是真实地把战争的残酷表现出来,而通过这种触动与震撼,自然就会让观众意识到战争的不人道以及和平的可贵。

这种手法比起单纯地反应日军的残暴,高明了不止一倍。

刘瑞城心里琢磨着这些问题,随着散场的人流往外走,这时候挂在腰间的传呼机却响了起来。

看到上面显示的号码之后,刘瑞城跑到影院门口,和一家商店的老板商量了一下,然后用这家商店里电话回了一个电话过去。

“怎么样,你那边感觉如何”

电话一接通,刘瑞城就迫不急地问道。

电话那头的朋友兼同事沉默了片刻,“太震撼了,整个太平轮沉没的过程完全就像真的一样,根本都看不到任何特效存在的痕迹,那个场面我都有些不知道该怎么用语言来形容了。”

“就只是特效,剧情方面呢”刘瑞城皱了皱眉。

“剧情也很感人,片三队情侣沉船时候生死离别那一段,把电影院里好多人都看哭了。”同事将自己的观影感受简单地描述了一遍,跟着就问起刘瑞城这边的情况。

“斯皮尔伯格在这部电影里对战争场面的掌控,绝对是同类型题材电影里的翘楚,不,完全可以就可以说是战争片的教科书,至于剧情我先卖个关,反正很值得一看”刘瑞城换了一只手拿话筒,“对了,我在首映式没看到林宥伦,他去了你那边”

同事的回答让人十分意外。

“没有啊,我还以为他在你那边呢”

刘瑞城忍不住皱起了眉头,林宥伦居然两边的首映式都没参加,这也太不正常了

第1066章宾客盈门

从商店里出来,刘瑞城越想越觉得这事蹊跷。

放下一枚五元的硬币做电话费,也不等商店老板找补,转身就走。

刚迈出店门,刘瑞城就和一个匆忙赶路的家伙撞了个满怀。

骂人的话还来得及说出口,刘瑞城就已经认出这人是香港一家报社的记者,因为工作的关系,两人还打过几次交道,也算是半个熟人。

一看对方身上带的行头,相机、录音器一样不少,刘瑞城便知道他应该是刚从金陵十三钗首映式现场出来。

“徐记者,这么巧,你也来参加金陵十三钗的首映式”

这个叫徐立华的记者见是熟人,已经到了嘴边的脏话赶紧又收了回去。

“原来是刘先生,真是抱歉,刚才走得有些急,没撞着你吧”

刘瑞城摇摇头,示意自己无事,眼睛却忍住不好奇地往徐立华脸上看去。

因为就在和自己说话这会儿功夫,徐立华脸上已经现出焦急的事情,再加上他刚才那番着急赶路的架势,显然是遇到了什么心急火燎的事情。

“徐记者有急事”

“刘先生还不知道”徐立华一脸诧异地看着刘瑞城。

见刘瑞城一脸迷茫的表情,徐立华这才想起来对方是影评人不是记者,消息当然不会像自己这么灵通。

徐立华朝两旁看了一眼,然后压低声音说:“周小姐生了”

“那个周小姐生了”刘瑞城下意识地问了这么一句。跟着表情却突然僵住,连语气也变得结巴了起来:“你说的是周彗敏”

“除了她还能有谁啊你没看今天林宥伦都没露面。肯定是一早就在医院里守着了”徐立华匆忙和刘瑞城解释了这么两句,跟着便转身要走。

刘瑞城从这个消息带来的震撼回过神来,一把拽住徐立华。

“男孩女孩”

“这个还不清楚,不过应该很快就会有消息了。”徐立华跟刘瑞城道了一声别,然后头也不回地就走了,他现在还得赶着去医院那边,晚了估计就什么消息都捞不着了。

看着徐立华拦下一辆计程车离去,刘瑞城心想着香港媒体今天可有得忙了。

本来金陵十三钗和太平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