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还没到,黎老就扯着嗓子吼道:“土豪快跟老哥几个出来看国宝”
“什么东西,嚷嚷得”李老性急,听到吼声,站起来,扯开大嗓门回了一句,迎出门外,只见黎老跟个班师的得胜将军一样,昂阔步走在前头,吴晨跟孔四又抬着那铜人跟在后面,徐少东和白荷则走在最后。
“天圣针灸铜人”黎老这次没藏着掖着,一进门就宣布了一个爆炸性的消息
“虽然还没仔细鉴别,但我可以百分之九十九的确定,就是它”
“什么”这下连刘老都坐不住了,站了起来。看着吴晨跟孔四将铜人又放回到案桌上。铜色润泽,看着就像一个躺着的半裸男子。
“你是说宋天圣针灸铜人”李老大声的确认一下,见黎老点了点头,几个老头子都走过去围着铜人,激动不已。
“不就是一个铜人么就算做得精致些,怎么就敢称为国宝呢”孔四从没见过这些老头子激动成这样,想问吴晨,又觉得他也不会知道,干脆问起徐少东来。
“我好像听说过,不过不是很了解。”徐少东也是不甚了了,忙活了一阵,有些口渴,就拿起茶壶来,几个人猛灌了一通,等着那几个老头平复下来。
不怪这些老人家激动这可是正儿八经的失传国宝,没想到在今天重现天日
针灸自古就是天朝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最早的记录,应该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虢国太子突患“尸厥”,生命垂危。神医扁鹊应诏入宫,用针刺、用艾条熏灼太子身体的经络穴位进行救治,使得太子死而复生,留下针灸治病救人的传佳话。
北宋以前,医生主要都是按照唐代皇帝明堂经指定的人体经穴,进行针灸治病。然而皇帝明堂经因唐朝末年的战乱轶失,致使后来的针灸取穴,失去了标准。
为了给针灸经穴重新制定国家标准,宋天圣四年,宋仁宗诏令医官院重新编撰标准。医官院将这个任务,交给了著名的医学家王维一,经过3年的努力,完成了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将它分别刻在5块石碑上。
因为宋仁宗认为“传心岂如会目,着辞不如案形”,于是再次诏命,根据新铸铜人针灸图经铸造针灸铜人,仍然由王维一负责设计,朝廷组织全国的能工巧匠,进行铸造。最后终于铸成了两具一模一样的针灸铜人,后人称为“宋天圣针灸铜人”。
“就算是医学史上一个重要的东西,也不用这样吧”孔四听了半天,这最多属于行业至宝,再说放到今天,只怕纪念意义,多于实用意义了吧。
那可不是黎老还在激动之,教训了孔四一番,这年轻人,不知道国宝的珍贵啊
天圣铜人被浇铸为前后两部分,利用特制的插头来拆卸组合,完全体现了当时极高的人体美学和铸造工艺。标有354个穴位名称,所有穴位都凿穿小孔,体腔内有木雕的五脏六腑和骨骼。
因此,不仅可以应用于针灸学,也可应用于解剖学。西方医学,包括很多国内不知道的人,一直诟病医没有解剖理论,其实,至少到这个铜人铸造完成的宋天圣年间,国人已经准确掌握了人体内部结构,只不过更侧重于经络学而已。
从理论上证明了医,包括经络针灸等学说,都是有实体解剖基础的,并非后人所诟病那样,凭空出现。“宋天圣针灸铜人”是天朝乃至世界上最早铸成的针灸铜人,它开创了世界上用铜人作为人体模型进行针灸教学的先河。
除了理论上,铜人还有特的实用性。宋代每年都会在医官院,进行针灸医学会试,会试时将水银注入铜人体内,将体表涂上黄蜡完全遮盖经脉穴位。应试者只能凭经验下针。一旦准确扎穴位,水银就会从穴位流出。医学史书,把这一特的现象称之为“针入而汞出”。
针灸铜人铸成之后,一具放在朝廷医官院,用于学医者观摩练习之用。另一具放置在京城大相国寺的仁济殿,供百姓前来参观。“资圣薰风”成为汴京八景之一。
可惜在靖康之乱的时候,两具铜人都不见了踪影,据传其一具是被金军掠走,另一具则可能被人带出汴京流入襄阳府,等到南宋赵构登基不久,赵南仲才将“宋天圣针灸铜人”送归南宋朝廷。
公元1232年,元朝军队进攻金国的都城汴京。两年后金国灭亡,元朝趁机派遣使节到南宋威逼索要针灸铜人。惧于元朝的势力,南宋朝廷只得将“宋天圣针灸铜人”献出。
后来,因“宋天圣针灸铜人”历经200多年,“岁久阙坏”,急需修缮。在公元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广召天下能工巧匠,最终诏命尼泊尔工匠阿尼哥修复“宋天圣针灸铜人”。阿尼哥经过4年的努力,终于修复如新,因此受到忽必烈的嘉奖并赐官。
“宋天圣针灸铜人”和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石碑由汴京移到元大都三皇庙。
朱元璋攻占元大都,建立明朝。此时,“宋天圣针灸铜人”和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石碑仍然放置在三皇庙内。
到了明正统八年,历经400多年的“宋天圣针灸铜人”已经昏暗不堪,穴位名称也已模糊不清。明英宗诏命仿照“宋天圣针灸铜人”铸造一具针灸铜人,人们称之为“明正统针灸铜人”,与“宋天圣针灸铜人”“不差毫厘”。
同时还仿制了宋天圣石刻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明正统针灸铜人”被放置在药王庙内,并一直保存到清代。
明景帝时京城失守,在战乱,“明正统针灸铜人”被毁伤头部,直到清顺治时期才被修补好。
后来八国联军入侵,掠去大量国宝,现在能确认“明正统针灸铜人”藏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艾尓米塔什博物馆,而这具“宋天圣针灸铜人”竟不知去向,没想到今天这里出现了一尊
第112章岭南风情
有关这尊铜人如此传的经历,由几个老者娓娓说来,听得几个年轻人目瞪口呆,吴晨更是惊讶自己的浅薄,跟徐少东对望了一眼,都觉得自己知识贫乏,苦笑了一声。
几个老头子却很是激动,议论纷纷他们这些人,现在也不缺钱,平时也尽力回收流失海外的国宝,就以“明正统针灸铜人”而言,几个老头都曾参与医协会与俄罗斯方面的洽谈,希望对方送返国宝,可惜没有结果。
等到几位老头平静下来,低声商量了一下,田老就对吴晨说道,希望能将这尊铜人,暂时留在他们这里,进一步考证鉴别。
吴晨当然没有二话,早晚得求证出个结论来,还有什么这些人强的呢何况,就凭着这些老前辈的名头地位,也不会黑了他。
唯一让他有点担心的是,这尊铜人既然见了光,一旦确认是真的,肯定要被有关部门征用了,就看到时候这几个老人家能帮他争取多少的补偿了
虽然有点心疼,吴晨还是点了点头,权当是为国家做贡献吧,对于这尊多灾多难的铜人而言,如果能交由故宫博物院这种专业机构保存,应该是较好的结局。
剩下的时间里,基本就是围绕着这个铜人展开研究了,就连刘老,本来是带了田黄来的,现在也就不拿出来了。
“小五,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