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的意外,却是事实。
没人知道皇上的具体修为,世间也还没有流传他的死因,随着时间的推移,有说是遇刺而死,也有说是龙寿已尽,仙逝而去。
随之而来的是新皇登基,却正是只有两三岁小儿心智、连春夏秋冬都分不清楚的憨太子,改年号“隆安”,为太子妃王神爱为皇后。
听闻此事后,阿蛮瞪目结舌,“怎么能嘛”憨太子变成了憨皇帝,他他怎么当皇帝
没有谁没有这种心情,憨太子固然禀性善良,但绝对不能胜任皇帝,这样会害了天下,也会害了他。
然而他的登基,却是各方诸侯期盼已久的事情,也是会稽王所推动的结果,这个权势最重的王爷已经携家入京,辅助新皇治理朝政,说是辅助,事实上是把持。
另一边,早有谋反篡位之野心的桓氏,亦在蠢蠢欲动还有不为人知的众多势力
天下,暗流涌动。
对于老百姓来说,皇帝更替似乎没什么影响,日子还是那样过但对于丹道中派和朝天宫,不久之后,影响就来了。
当上太傅之后,会稽王便开始明地暗地的打压谢氏,所谋夺的自然是北府兵权,而谢氏支持的修门当然也就不好过,朝廷指派下来了诸多任务,有关于税收的,有关于祭祀的也幸得朝天宫如今财力深厚、高人成群,才没有被找着什么茬。
但很显然,朝天宫无人敢惹的日子过去了,那些隐藏于黑暗之中的仇视目光,正在变得清晰。
又是一年的盛夏到来,谢灵运北上从军已经快两年了,众人对他的思念日渐增重,尤其因为最近半年,几乎没有他的消息传回来,整个北府都是如此。
这年的气象很诡异,夏季的时候暴热,而到了秋季,雨水不断,竟然连续下了一个月的大雨,天下到处都水位高涨,百姓饱受雨灾之苦。
如此天降异象,各地宗门并不是袖手旁观,却阻不了这雨势。
天下百姓受苦的同时,也感到一股不知缘由的压抑,心头焦虑而忧伤,就好像有什么巨大灾难正要到来
就在这个秋天,又有一个惊人消息从京城传出,传遍了天下。
当传至金陵,就像其它的地方,满城百姓一片悲鸣,天崩了一般,冶城山也为之哀伤,康乐公谢玄仙逝了中土的武神,震慑天下的大将军,离世归天
去年皇上驾崩,老百姓们都没有现在这么悲伤,若然没有康乐公和北府兵,天下早亡矣可是强大如康乐公,怎么会死
他们不想相信,都这个就是事实,修士们都说,因为康乐公逆天而行,为整个天下扭转了命数气运,因而折福损寿太多,而招来了天劫
老百姓不太明白,挽救了天下,为什么反而会有天劫呢
而修士们了解一二,天道循环,万物皆灵,康乐公挽救了人族,却无形之中对其它众生造成影响,改写天数的人,招天之怒。
康乐公无疑是中原人族永远的英雄,但对于他的死,并不是每个人都为之悲痛,会稽王等一些人却在欢呼沸腾谢玄一去,谢氏的式微,似乎已经是不可阻挡。
“我们要做好准备,应对任何事情发生的准备”玉芝师姑颦着柳眉,沉声地提醒朝天宫众人,“牛鬼蛇神都快要出现的了。”
众人都点头,就算是小孩们也知道板着脸,过去两年的平静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艰难的岁月已然开始。
他们对此有担忧,有思索,但现在最着紧的还是阿客怎么样,他一定因为康乐公的事而非常难过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将军江天浪翻腾,江南边的北府大营,响荡着一阵阵的悲壮歌声,其中混杂着情不自禁的哭泣声,北府男儿们热泪纵横,不论征战多年的老兵、初初从军的新兵,还有那些战兽,全都哭成了泪人。
所有的将士都走出了营账,刘牢之、孙无终、何谦等大将带头,朝着南边京城的方向,双膝跪下,洒泪地伏拜,重重地磕着响头,康乐公,愿来世再作袍泽
谢灵运、谢公信、谢瞻、何无忌、何长瑜等年轻将领,亦是如此,不管是不是谢氏子弟,都为了那个老人而落泪,都咬着牙地默默发誓,直到他们战死,他们都会用鲜血去保卫天下的康乐
许久许久,天空漆黑,昏暗如塌,将士们才起了身,各自回营,整个北府笼罩在悲伤之中,寂静无声,犹如死城。
一处将军营帐卧室,摇曳的灯火照映着一道高大的身影,谢灵运坐在木榻边,脸沉如水,读着手中的一封书信,这是之前忠叔转交给他的康乐公的一封信,让他在康乐公死后,才开封阅读
经过这两年的磨砺,既得到了孙无终、何谦等老将军的指点传授,又得到和妖魔实战的诸多机会,他修炼起来事半功倍,道胎育出了元婴,又继而不断养育,现在弱冠之年,他的命功已经到了元婴境后期,就差几步就可以炼出第一个阳神。
而性功上,则还在证道后期,好几次他都仿佛听闻到了一个声音,来自内地深处的声音,但最终还是听不清楚,未能闻道。
功法和神通方面,也有着很多的进步,他的战力已非往昔,若然再来那一战,就算没有莫愁剑相助,他也可以把那个皇子魔将斩落马下,击溃五万魔军
随着年岁的增长,外形上当然也有所改变,他并没有控制自己的形貌在少年时,而是让其自然成长,身材高大了,面容硬朗了,还蓄了一把络腮胡须。
“爷爷我会的。”看着信纸上的文字,他喃喃说道,决不会让北府旁落他人手上,决不会让谢氏族人受到伤害,所有他爱的,都要守护。
北府都督依然是刘牢之,不过他的脾气比起以前稍有改变,治军宽和了一些,所以将士们叫他一声刘都督,也没什么不满的,他毕竟有着战神的辉煌过去,赢得尊重不是件难事。而谢灵运这两年立下的军功无数,也是深受全军的爱戴。
有些将军调走了,离开北府到各地任职,一些军官随之成了新的将军,比如勇猛过人的何无忌,智勇双全的刘裕谢公信、谢瞻、何长瑜等很多人都成了幢主。
现在北府内,大概分成两派,一派是坚决支持谢灵运接过康乐公的帅印,成为新一任府主,像孙无终、何谦、何无忌等人。
另一派则倾向于由刘牢之担当,因为谢灵运年少,实力和军功与刘牢之相比都还有一段距离,刘牢之之后的下一任,再由谢灵运当比较适合,像刘毅、刘袭等人,刘裕似乎亦在此派,当然前提是刘牢之不贪权,行仁义,他们才会追随。
谢灵运并不担心刘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