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万对五万,诸族盟军的人数上似乎占优,而且桓玄、殷仲堪等人皆为武道高手,手下奇人异士无数,神器法宝更是不少,还争取到了一些江淮三家宗门的支持,可谓势大
他们又有着殊死抵抗之心,也许这是一场持久战江淮百姓都十分担忧,其实他们对谁做皇帝没什么所谓,最重要是有好日子过,若是连年战乱,那当然不是百姓想要的。
不过事实宽了百姓的心,而又狠狠地抽了桓玄等人一巴掌
北府军都不需要跟他们玩阴谋诡计、奇谋妙略,直接轰轰轰的奔过去,轰轰轰的在战场把诸族联军击溃
其中,有着阿蛮英姿飒爽的女武神身影,还有云飞扬等蓬莱友人,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谢灵运在战场上帮了蓬莱,他们也在战场上相助北府
这个漫长的寒冬,新春时节,淮南里却是鏖战正酣,五万北府兵迎击十万联军,激战半日,胜负已分
谢灵运把联军的“征讨都督”桓谦、“左卫将军”吴甫之,以及“右卫将军”皇甫敷斩杀于马下,而五万北府兵也个个以一当百,有的将领甚至以一当千当万,杀了数以万计的联军兵士之后,这支无首大军当即崩溃,纷纷向西逃窜。
北府军步步稳进,从淮南一路打到了江州,连场大捷,贼军首领杨俭期、殷仲堪先后被斩下头颅
其时已是元宵之期,北府军继续推进,而诸族残军苟延残喘地退到了江陵,但不说武力不济,如此一败涂地,这个所谓的义盟已经是人心涣散,谁人相信还会反败为胜怎么反
而这个时候,桓玄更做出了一个近乎疯癫的举动,或者说圆了一下自己的皇帝梦,却说当今朝廷昏庸无道,称帝了
就在一片愁云惨雾的江陵,他大事铺张,以十二旒冠冕加诸自己头上,好一通的车马仪仗,封皇后、太子、群臣等而又登坛祭告天地,正式登基为帝国号“楚”,并且改元“永始”,定都于江陵
不过他这个皇帝没做几天,北府军已经是兵临城下
江陵百姓们陪着他玩了几天建国的把戏,早就惶惶不可终日,而楚军们更无一战之心,建国与否根本毫无影响
轰隆没有什么像样的恶战,北府军就打开了江陵城的大门,攻陷了这座“楚国都城”,很快,就斩下了桓玄那颗戴着皇冠的头颅。
立此大功的人,却正是唯一的北府女将高蛮。之前姓虎不够威风,她觉得姓高比较好,高手都姓高
而何无忌等男儿大将须眉不让巾帼,带军大破桓玄分派出的二万水路军,击灭了楚军反扑最后一丝希望,也雪了之前吴江一战的耻辱。
江陵城中乱成了一团,仿佛是会稽城的重演,楚军就像长生贼军那样降的降、逃的逃
谢灵运没有给他们机会,更没有给桓氏余党势力机会,把桓玄的从弟桓石绥等楚国重臣全部处以死刑、弃市斩首,几天之间,就于脆利落地让桓氏势力灰飞烟灭。除了那些没甚罪过的老弱妇孺,包括桓玄的小儿桓升,他都没有杀,一如之前处置会稽王势力的无辜家眷,全部贬为平民,流放到岭南的边疆雷州。
又是半个月,随着那些零星打斗渐变于无,江陵一带才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谢灵运留下一万北府兵先行驻守,又任命荀雍为将,治理满目疮痍的江陵,等待朝廷的再安排。
而谢灵运则带着其余四万北府将士,班师回朝。
其时正值清明时节,细雨纷纷,让天地万物蒙上了一层朦胧,却又有着春天独有的生气勃勃
第五百七十七章 志于道
北府军的凯旋归来,让整个京城沸腾了起来,这次平乱伐贼的全胜战果早就传遍了天下,百姓们无不是欢欣鼓舞,那些天灾异象也都不见了,看看这春天的明媚,今年定是个丰年
都是谢灵运和北府军的功劳啊有着这么一个大将军,实在是天下之幸,万民之福
迎接北府军的民众连绵到了城外十里,城内则是挤满在街道的两旁,当那些威风凛凛的将士出现在民众的视线里,不管城外城内,立即就是一片激动的高呼,少女们纷纷把早已准备好的水果掷向那些北府男儿,诉说着自己的仰慕之情
总的来说,北府男儿们更加的精神焕发,不过却混杂着一把古怪的叫声∶“瞎了你们的眼,看清楚点,我是女的”
呃少女们一怔,不管了,继续尖叫,继续掷
“好帅啊”、“我要嫁给北府兵,怎么才可以嫁给北府兵”、“我愿意为谢将军生孩子”
“你们想得美,杀过人吗打过仗吗”
奇怪的声音渐渐远去,少女们才面面相觑,疑惑的嘀咕:“那是谁”
无论如何,北府军的归来牵动着广大百姓们的心,还有在神都的各个氏族和修门,都成群结队地来迎接,以憨皇帝和皇后娘娘为首的一众皇亲国戚亦然,这个派场也不知道合不合礼法,却绝对是前所未有的。憨皇帝不明白怎么了,但见得这么热闹,自然就乐呵乐呵,高兴
只是一些皇亲和朝臣见了,心里有些唏嘘,皇上啊皇上,恐怕你头上的皇冠,就快要被人摘下来了,甚至乎脑袋都
看看这些百姓吧,这就是民意谢灵运也有这个功德,短短半年不到,就平定了孙恩之乱,又把桓氏等异己势力消灭,现在中原已经再没有哪股力量可以和陈郡谢氏相提并论。
而且在谢氏的周围,还有高平郗氏、彭城刘氏、东海何氏、泰山羊氏、颍川荀氏乃至琅琊王氏都视谢灵运为执牛耳者。
其实只要一个北府兵,天下又有谁人能敌谢灵运虽然年纪轻轻,但有着超凡的修为、强大的兵力,有着才名,有着民望,还有着谢太傅、康乐公等先辈积累下来的声威,他如果要改朝换代,一点都不难,都不用兵变弑君,让憨皇帝禅位就行了。
那样憨皇帝也不必死去,就不会遭人话柄,也不会引起民怨至于皇后娘娘那更好办了,让她假死而去,换个身份不就行了,谁会罗嗦
要不要改朝换代去年还不是时机,现在却已经成熟了,京城和天下的万民再一次等待着谢灵运作出决定
这一天,北府将领们来到了皇宫的九间朝殿,接受了憨皇帝的、其实是谢灵运的论功行赏之后,又移步到了谢府,把家主书房挤了个密密实实,他们望着那个青年主帅,一脸殷切。
谢灵运也在扫视着他们,看得出他们的心思,道:“诸位,可知我现在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