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66(2 / 2)

赵朴点点头。这一点上与他不谋而合,金军不是那样容易击败的,也不要妄想几次战役就击垮金军,这是不现实的。此时的金军战力衰退了,可也不是训练了几个月的宋军可以完败的。可能在优势兵力下,优势地形上,取得一些大捷,但是整体上,还是处在弱势。

赵朴道:“卿家可有保襄阳之法”

“襄阳孤悬于长江以北,本就是一座孤城。虽然有险要地势,城墙又多次修建,但是不可守”秦桧建议道,“请陛下退守长江以南”

守住襄阳很难,我又何尝不知道。只是守不住也得守。有时候,军事上不利。但是政治上有利。那时军事要服从于政治。为了政治考虑,襄阳必须要守,若是一枪不放,就丢了襄阳,影响太坏了。

后世的老蒋,不抵抗政策。臭名远扬,更是有西安事变,差些丢了脑袋;若是他不守襄阳,不抵抗政策的名声落在头上。那时说不定就是兵变,赵朴可不确定他是否有老蒋那样的运气,在兵变中活下来。

“若是陛下要保襄阳,除了加强城防,训练士卒之外,必然要保南阳。南阳存,则襄阳存;南阳亡,则襄阳亡。此次金军三路出击,我军也应该三路出击,中线防守,西线出击,东路围困”

而赵朴只是简单的问上几句,只要是秦桧回答为主。

在论述中,秦桧看出了金军的疲惫,战力的衰退,但是也坦言了宋军已经不是对手。而在一些对政局的分析上,更是与赵朴不谋而合,在整个回答中,秦桧都表现出睿智、精明、深谋远虑。

此刻的秦桧没有一丝议和的趋向,是一个坚定的抗战派,语气中更是带着对金军的仇恨,这些都不是伪装出来的。

听着听着,赵朴心中生出一丝怀疑,这个秦桧真的是历史上那个秦桧吗

不会是同名同姓吧

历史上,那个秦桧大开议和,是坚定的投降派,更是将整个宋朝搞得鸡犬不宁。可是此刻的秦桧留给他的是坚定的抗金斗士,一点也没有汉奸,卖国贼的表现。

只是很快的摇了摇头,世界上哪有那么多同名同姓的,秦桧就是秦桧,只是此刻的秦桧还是坚决的抗金派。或者是,抗金派也罢,议和派也罢,对秦桧来说,只是一张皮而已,有用则披上,无用则丢弃。

谈了半个时辰,该谈的大致也谈了一个差不多,这次“面试”算是到了尾声。

这时,秦桧忽然开口道:“陛下,可记得东晋之亡”

“东晋之亡”赵朴心中一动,各种念头飞快的闪过,最后问道:“卿家可为我解惑”

“外患不足惧,内忧堪可危”秦桧道,“八王之乱,五胡乱华,晋室衰微,司马睿南渡,建立东晋。东晋建立之初,兵威是何等强盛,北挡胡虏洗劫,西边覆灭了成汉,更是多次北伐。祖逖北伐、庾亮北伐、桓温北伐、谢安北伐、刘裕北伐,兵威强盛的时刻,收复关中,洛阳,势力达到河北。那时北方五胡相互残杀,十六国,朝为帝,夜为囚,政局极度动荡,可以轻易北伐成功。然而,先是有世族门阀之祸,侨姓世族与吴姓世族争斗不休,世族对寒族歧视,世族与朝廷分庭抗礼,地方上藩镇割据,祸乱不断。先是有王敦之乱、苏峻之乱,致使东晋动荡不安。内忧不断,北伐后继无力,最后多是失败而告终。更有武人刘裕趁机崛起,篡君夺位,东晋乃亡”

赵朴心中立时闪过多个念头,心情极度的起伏,东晋就这样亡了

那宋朝,又会怎么亡了呢

这时,秦桧起身道:“微臣告辞”

有些话,不需要说得太明确,只要大概的点一下就足够了,以皇上的智慧,自然是能理解其中的意思。

“卿家且慢”这时,赵朴道。

秦桧一愣,只见此刻赵朴已经站了起来,高高在上,有种说不错的威严:“卿家记住在任何情况下,党争、皇位之争、权力之争,都服从于大宋的利益;若是有人敢于将党争凌驾于大宋利益至上,将皇位之争高于大宋利益,为了权力之争出卖大宋利益。朕宁愿冒着五雷轰顶之劫,也要将此国贼诛杀”

秦桧身子一颤,心中闪过一丝恐惧,道:“是”

第278章聪明人与傻子

当秦桧走出大殿的那一刻,冷汗湿透了脊背,心中的恐惧无以复加。

回想着,皇帝的眼神,秦桧就感到阵阵齿冷,皇帝对他动了杀意,那种杀意是那样的疯狂、执着,纵然是五雷轰顶,纵然是万劫不复,也要杀死他。

而这一刻,秦桧恐惧了,只要皇帝抬起手,身边的那位女侍卫就会出手,将他斩杀,至于事后的影响,一点也不顾及。

所幸的是,在关键时刻,皇帝陛下收敛了心中的杀意,他才缓缓退去。

这一刻,秦桧前所未有的恐惧,对这位皇帝陛下畏惧了。皇帝若是下定了决心杀一个人,甚至是不惜背下恶名,那这个人必死无疑,天上地下没有人救得了他。

“疯子,完全是一个疯子”

秦桧口中喃喃道。

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明君,明君会顾忌名声,时时爱惜羽毛;最可怕的也不是昏君,昏君只是脑袋迷糊而已,很好欺骗的;最可怕的,也不是暴君,暴君倒是凶残无比,可是也有畏惧之处,也有害怕之处,也有软肋。

世界上,最可怕的莫过于天才与疯子的集合体,就好比是秦始皇、汉武帝、李世民等。他们天生睿智,对于臣子很是宽容、厚待,可是一旦触犯了他们的逆鳞,那时他们会疯狂的报复,哪怕是万劫不复,哪怕是九死也不悔。

“看来,我那句话,刺激了他”

秦桧苦笑道。

“陛下,可记得东晋之亡吗”

“陛下,可记得东晋之亡吗”

“陛下,可记得东晋之亡吗”

此刻秦桧已经退去了。而赵朴坐在椅子上,还是久久难以回过神来,那句话好似恶魔的诅咒一般,不断的回荡在他的心中,让他有种发狂发疯之感。

历史上的,东晋与今天的宋朝,是何曾的现实

西晋遭遇到了五胡侵袭,国破家亡,最后被迫退守东南,划江而治;而今天宋朝也是遭遇了女真入侵。不得不后退,最后划江而治。

西晋的衰败,是因为世族实力太过强盛了,小则是掌握一州之权,大则是掌握国家大权。皇帝是他们的傀儡,家族名目之下。圈养着大量的佃农。圈占着大量的土地,处处逃避国家赋税、兵役等,又不断的压制士族寒门。那时华夏几千万人,都是几十万世族的奴仆,好似蛆虫一般吸食着汉族百姓的血液。只要世族阶层存在,就必然是七层对内。三层对外,根本无力对外北伐;

北宋的衰败,则是因为文官集团势力太过膨胀,压缩了其他阶层的利益。使社会阶层失去平衡。为了保证文官集团的利益,必然是七层对内,三层对外,根本无力北伐。即便是强行北伐,也是必败。

隋朝时,为何能一统天下,就是因为连年的战乱,严重的打击了世族的利益,使世族走向了萎缩,再也无法压制其他阶层,各个阶层的利益需求得到了满足,于是社会相对稳定,能够将大部分精力转到外面,统一全国,甚至是北击突厥;

为何朱元璋北伐成功,就是因为经历了元朝的摧残之后,士大夫阶层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再也无法压制其他阶层,使各个阶层利益得到了平衡,不需要花太多力气压制内部矛盾,有足够的精力和实力,北伐驱除元朝。

后世,若是日本的幕府不倒台,日本必然要将大部分精力用来内斗,根本无力对外发展壮大;而同样,中国若是清政府不倒台,中国必然将大部分精力用来内斗,根本无力发展。

而此时,宋朝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