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0(1 / 2)

是在229年,当时派的是校尉张刚、管笃两人。其后,又派将军周贺、校尉裴潜再次访问辽东,这次明确记载走的是海路。232年十月,公孙渊派校尉宿舒、郎中令孙综拜会孙权,向孙权称臣,并献上貂皮、马匹等礼物。孙权很高兴,他不但加封公孙渊为“燕王”,而且还命太常张弥、执金吾许晏、将军贺达率兵一万余人,准备了很多的金银珠宝,飘洋过海向公孙渊送大礼。不料这公孙渊竟反复无常,张弥、许晏到了辽东后,竟全被公孙渊砍了头,首级送给曹魏,公孙渊还接受了曹叡的官职封号,那一万多名士兵也全被他收编为奴了。孙权人财两空,在天下人面前丢尽了脸面,他“气涌如山”,切齿怒道:“我不亲自把公孙渊鼠子的脑袋砍下来扔到海里,就没脸重新面对天下,即便失败,也在所不惜”

后来,因为吴国众多臣子劝谏,最后不了了之。

而这一刻,皇上再度提出了跨海击辽东的主张,从骨子里,李纲是坚决反对的,因为难度太大,几乎是自杀式行动。

“为何不可”赵朴笑了。

李纲感到了皇上的不悦,可只能是硬着头皮道:“海战不同于陆战,不确定因素更多,风险更多。一是,夏季多风暴,在海上风暴更是厉害。一旦遭遇到风暴,几乎是听天由命,死活全靠天注定”

“二是,这时航行多是沿着海岸线行驶,以免迷失了方向。这样让船队在停靠时,很容易遭到袭击。”

“三是,给养问题。此战至少要出动五万以上规模的大船队远航。粮食、淡水都是问题,沿途需要上岸补给,而这本身就要冒极大的风险。如果还要携带马匹,那给养的问题就更加突出。”

“四是,即使航行到了辽东,我军能否投入战斗。战士多是来自南方。能否适应东北寒冷的气候,能否适应当地的地形,战争的给养哪里来还有锱重是否跟得上在东北平原上,我军能打过女真强军吗”

“五是,一旦战争失利,远征军既缺少根据地,又没有后勤基地。还缺少援兵,实在的不堪设想。”

“这实在是一种自杀行为。除了耗费财力,浪费兵力,徒然伤亡之外,再也得不到一丝好处”李纲说出了五点反对意见。

赵朴点了点头,李纲虽然言过其实,有些嘴炮的成分,可还是有底子的。肚子里还是有货的。不然也不可能,一针见血的指出海军出击的五大弊端。

只是,有困难就不上了吗

赵朴笑道:“困难是有,但不是无法克服。第一,夏季风暴巨大,的确有风险,只是不断建造大船。有实行密封舱技术,足以将风险见到较低。而泉州多有码头,商人多数往南洋经营,熟悉海文。也可以减低海浪风险;第二,最好避开海岸线,直接向北走,有着指南针,应该差错不大吧“

“第三给养也好解决。假设五万大军北伐辽东,每人每天的的食物和淡水配给为六斤,五万人六天共需给养,只需四艘这样的“艑”即能全部装载。从中途补给的可能性上来看,舰队可以在济州岛、庙岛群岛和大连上岸获得淡水补给。食物补给部分可以通过沿途航行的捕鱼作业进行,因为从会稽到辽河口这漫长的航线上,渔场广布,渔业资源丰富。航行中合理进行捕鱼作业,可以保证部分食物的需要。”

“经测算,舰队从泉州出发,到辽东航行距离约为900海里,也就是三千里,假设舰队的航速按普通帆船的平均航速5节来计算,大约连续半个月,就可抵达辽东。”

“第五,此次是奇袭辽东,重在偷袭,重在避强击弱,而不是跟金军死拼。“

“多算计胜,少算不胜。只要多多算计,极少不利,还是有机会的。“

一年前的那一夜谈话,仿若是昨天一般,又好似做梦一般,李纲至今都有种晕昏昏的感觉。从泉州跨越三千里大海,袭击辽东,怎么想,都有些不靠谱。只是收获太巨大了,收获之巨大,即便是有着全军覆没的危险,有着十死无生,也值得拼上一把。

此时宋军处在极端不利的情况下,几乎是处处防御,处处失守,所幸的的金军人数较少,又无高明人才,无法对占领区实行有效控制,只是以洗劫为主,才给宋朝以喘息的机会。只是一味的任由金军在腹地搞破坏,破城池、烧房子、践踏田地,残杀百姓,这也不是一回事。

皇上说过,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御。

而进攻不能盲目的进攻,不论是从陕西发起进攻,还是山东、河南等地发起进攻,都不可避免要与金军的骑兵交锋。

在平原上,缺少骑兵的宋军,处在极端不利的局面,盲目进攻,只会白白耗尽战士鲜血,也未必能取得作战效果。只能是剑走偏锋,甚至是走九死一生之路。从海上进攻,袭击辽东幽云等地区。

重点在破坏金军的战争潜力,使金军无法持久作战。

首先,此时金军主力南下,后方空虚,给了奇袭的机会;其二,此时没有海防意识,几乎是一打一个准。

而此战,政治意义大于军事意义

“罢了,此战不能打,也得打”李纲看着信鸽传来的消息,暗自发狠,“此战,老夫就拼上一把。若是此战再败,再也无力回中枢来”

在福建窝来半年,李纲也算是明白了,他先是在河东打败仗,又是在山东丢了地盘,朝中弹劾不断,说他言过其实,嘴炮不断。若是没有惊人的战绩,别想着会中枢了,一辈子就呆在福建养老了

皇上这是给他一次机会

这也是一次军令状,不成功,便成仁

生死,就是这一回了

若是胜利了,一切都好说;若是败了,那万事皆休

第285章大海做洗澡盆

“洋流,风力、台风,航程、给养”

在一沓纸上,详细的写着着舰队的各方面,从大到小,各个细节,大事小事都是记载其中。尽可能的做到详细,尽可能的做到完美。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此战只能是拼了”

李纲嘘了一口气,竭力放松心情,可是心情还是依旧激动。这一战很是关键,甚至决定着大宋社稷能否保全。在信鸽传来的信件中,详细的描述了前线的战局,襄阳之战打的如火如荼,扬州之战也要上演,而在关中厮杀也要展开。

从东部的淮河,到西部的秦岭一线,庞大的战局已经缓缓拉开,大战已经开始。而在战争中,宋军处在守势,只是处处防御,只会是处处失守。此刻宋军只能是进行重点防御,守护一些重要的关隘,重镇,而很多城池会遭到金军袭击、沦陷,这次金军的锋芒可能直接指向宋朝的一些腹地,比如财税重地江南。

海军必须要出击,抄金军的后方,开辟第二战场,缓和前线的作战压力。

只是这份作战计划,李纲至始至终都感觉不靠谱,觉得胜算不超过三层。

只是胜算再低,也得拼上一把

李纲起身走出了房间,向外走去。

“老爷,要远行吗”

“去,到港口吧”李纲道。

此时的泉州依旧繁忙,港口的商船进进出出,繁忙不断,一点也没有受到战争的波折。

到了港口之后,李纲走进了一个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