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82(2 / 2)

赵朴摇了摇头,辽东该有动静了扬州,也该有动静了西北也该有动静了

一切贵在坚持,看谁最后坚持不下去。

随着金军的退去,襄阳城整个的沸腾了起来,百姓在欢呼,在雀跃,在兴奋,在庆祝死里逃生,欢乐之心,无以言表

金军退去了,只是战略性撤退,谈不上大败,赵朴这样认为。

只可惜,城内的百姓不认为这样。

之前汴梁几次大战,结果又是割地又是赔款,还是送女人,丢人丢到了姥姥家,可是金军还是贪心不足,一次次到来,最后干脆攻破了汴梁,灭亡了大宋,上演了最悲催的一幕,堪称永嘉丧乱。

而这次金军又是进攻襄阳,铁了心要攻破襄阳,要擒拿皇帝,要对襄阳进行屠城。

随着金军兵临城下,随着一次次战斗,城内的百姓惶恐不断,死伤的百姓无数,局势虽然没有继续恶化,但是人人心中都是带着阴影,得过且过,活一天是一天。即便是最后胜利了,能活下的,也是十不存一。

只是随着一场水师大胜,金军退兵了。

城内的百姓不会算计政治账,也不会算计经济账,只是看到金军退了,保住了襄阳城,就觉得宋军胜利了。

当军情司,将消息传来时,赵朴苦笑不已

“这算不算是阿q精神,算不算是精神胜利法罢了,有精神胜利法,至少百姓容易满足,也容易混弄”

随着此战的胜利,赵朴的威名也彻底的打响了。若说之前的几次大战,算是鼓舞了全军士气,提升了八字军战斗力,培养了一部分嫡系将领;而此战,却是将威名达到了巅峰,襄阳上下,都是称呼为“武帝中兴”,再也没有人说他来位不正,再也没有人指责变法不当。

这一切,都是赵朴没有预料到的。

陆陆续续的消息传来,一切如赵朴预料的那样。

金军离开了襄阳,但是兵力主要去进攻随州,荆州等地,一部分兵力更是进攻襄阳,开始大踏步的越过襄阳,实行跳蛙战术,进攻着襄阳南方、东方的州县。这些州县,城小兵小,除了少数地区之外,几乎如摧枯拉朽一般陷落。

只是胜利并没有带来喜悦,而是让金兀术陷入了犹豫中。

此时的金军,看似强大,攻陷了一个个城池,只是兵力也是越发的分散。湖北一些地区,在当地士绅、耗钱的组织下,开始有规模的抵抗,不断的出击,构建了一个个堡垒,守护着家产,百姓。

这些士绅武装,豪强武装,很是弱小,很是分散,但是一旦汇聚在一起,就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而此时,八字军的主力只能是守在襄阳,只能是派着少数部队增援。这些部队目的,不在于与金军决战,而是与当地的士绅豪强武装配合,缠住金军,将金军拖疲拖垮,最后拖死。

在湖北一线,战局渐僵持化。

可能今天,金军攻破一座城池,可能明天宋军就再度收复一座城池;可能金军奇袭而来,却是发觉是一座空城;可能金军刚刚睡觉,就被奇袭的宋军吵醒,想要袭击再战时,宋军已经离去。

磨、缠、拖,采用各种手段,使金军疲惫,使金军愤怒,又是金军找不到打击对象。

每战不求气势惊人,歼敌数量众多,总是不断的积小胜为大胜,一口一口吃掉敌人。

在这种近乎无赖的打法下,金军没有取得预想中的战果,反而是被吃掉了一部分;当集中主力打击时,又找不到敌人。

“只能是希望,攻克江陵了”金兀术默默的祈祷着。

第305章江陵之战

江陵,又名荆州城,位于湖北中部偏南,地处长江中游,江汉平原西部,南临长江,北依汉水,西控巴蜀,南通湘粤,古称“七省通衢”。

江陵,前身为楚国国都“郢”,从春秋战国到五代十国,先后有34代帝王在此建都,历时515年。至汉朝起,江陵城长期作为荆州的治所而存在,故常以“荆州”专称江陵。

五代以来,中原王朝统治中心在豫陕之间,江陵西控巴蜀,北接襄汉,襟带江湖,指臂吴粤,是中原沟通岭南的要冲,号为“东南重镇”,“亦都会也”。历代建都于长江中下游的政权多建都于此,有春秋迄五代共有十代政权建都,其中楚是大国强国,东晋和南朝都拥有中国南部半壁江河,故江陵的古都地位较高,仅次于“七大古都”,是荆楚名都。

江陵之重要,仅次于襄阳。

柿子抓软的捏。

屡次打襄阳,久攻不克,只能是打江陵了。只要是攻克了江陵,也算是一场大胜

至少,这一步棋,金兀术走对了。

实际上,宋军没有太多的主力守卫江陵。不是看不到江陵的重要性,而是兵力匮乏。

兵,不是拿上几根长矛,拿上弓箭就是兵

必须要经过训练,能够承受一定的损失,不崩溃;能够死战,而不后退

只可惜时间太短缺了

两次金军南下,围攻汴梁、太原。一个太原之战,围点打援,将西军精锐消灭殆尽;而两次打汴梁,又是将宋朝最后一点精锐消耗殆尽。在赵朴当皇帝的第一年,实际上也是最危险的一念。那一年。宋军正规部队消耗殆尽,新的部队还没有补充。

赵朴依靠的,仅仅是手下那一万多军队。

至于山东、陕西、河南、湖北等地,更多的是靠当地的士绅豪强,当地官员,组成的勤王之师。说白了,就是依靠当地官员,或是士绅建立的地方武装支撑,有些藩镇割据的味道。

只是此刻,赵朴可顾忌不了那么多了;只要不是裸的打着反旗。彻底投靠了金军,赵朴默认了这些地方割据武装的存在。哪怕是这些地方割据武装,听调不听宣,或是阴奉阳违,或是鱼肉百姓。或是与金军眉来眼去,或是杀良冒功。也忍受了

而一些极为强大。战力较强的抗金武装,赵朴更是不吝啬嘉奖,该封官的封官,该赏赐的赏赐。正所谓,乱世官位最不值钱,用虚名拉拢人。买卖值当。

直到第二年,才缓过劲来,才组织起新的部队。

只是新部队战力有限,数量也有限。仅仅是守卫南阳,守卫襄阳还可以;若是在分兵,就有些分摊兵力,只会处处失守,什么都没有了。

宁失一地,不失一师。

为了集中兵力,为了有充足的机动兵力,在江陵仅仅是派了三千的八字军,再掺杂上江陵本地的守军,就构成了整个江陵保卫战的整体。

因为兵力缺乏,再加上赵朴信心缺乏,认为江陵必然失守,只是能守多长时间的问题,大约江陵能坚守半个月,就失守了

而为了避免损失,在战前,赵朴就提醒过江陵的知州、通判等,若是事不可为,可以撤离江陵。而撤离前,必须掩护百姓离去,必须烧毁粮食,必选撤掉所有的船只。不留给金军一粒粮食,不留给金军一只船,将金军彻底的隔绝在北岸。

就这样,在赵朴惶恐不安中,江陵之战开打了

只是战局的发展,出乎了赵朴的意料,也出乎了金兀术的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