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07(2 / 2)

唯有做出一副什么都不怕,不在乎一切,鱼死网破的样子,才能震慑住对手。

果然,苏梅被她震慑住了。

“如今,金国强盛,宋弱,辽也弱。如今唯有宋辽再度联合,合击金国,才能一切平灭金国”这时,苏梅说出了打算。

“联盟”王舞月道,“我不是朝中大臣,找我没有用,还是找游说朝中大臣,劝说皇上为妙

“公主殿下,你是宋朝皇上的女人,更是将一支宫中近卫,让公主统帅,可见对信任。公主若是在枕边,美言语几句,辽金盟约,顷刻之间,就会达成”苏梅道。枕边风的威力是巨大的,往往是超过了许多臣子。

所谓的后宫不得干政,不过是说说而已。实际上,后宫与政治,总是分不开的。

“我会说的”王舞月平淡道。

在皇宫内。赵朴正在听着报告。

“天香楼,似乎幕后老板是辽国人。天香楼已经开设了百年之久,与朝中勋贵多有接触,从任宗皇帝时,就开设,一直为辽军提供情报”赵大说着情报。

真是百年老字号了

赵朴心中暗自惊讶着。

真正的情报机构,往往是隐蔽十几年,甚至是百年之久。除非某个环节暴露,不然根本察觉不出来。

天香楼,就是辽国在宋朝的一个重要情报机构,除了少数人之外,外人根本不知道。借着官员们流连风月,靠着美人计,获得了大量情报,源源不断的送到辽国。一般人根本不知道,隐蔽的很好。

只是随着辽国的灭亡,天香楼好似失去了爹妈一般,一直游离着。

直到,不久前契丹人再次联络天香楼,才露出了马脚,被军情司盯上。

天香楼的暴露,很是偶然

“据说,辽国没有彻底灭亡,跑到西域的一支契丹人,再度建立了大辽,他们的皇帝是耶律大石”赵大道,“似乎有使者前来,要与我大宋联盟,共击金军“

赵朴点点头,并没有说什么。

“官家,是不是取缔天香楼,一锅端了”

“不用,打掉容易,可是会再建,而且更加隐蔽。一暗不如一明,留下更好监查”赵朴道。

“殿下,似乎王姑娘进入了天香楼”赵大尽量委婉的说着。

“那又如何”

“陛下,她似乎与契丹有牵连,似乎是契丹公主”赵大咬着牙,说出了事情的真相。

“说说理由”赵朴道。

赵大上前递交出了一份材料。

赵朴接过材料,仔细的翻看着,心中越发惊讶,甚至有些害怕。

似乎是受着赵朴的影响,军情司和内卫做事情,讲究滴水不漏,讲究细致推理,讲究认真推演,越发的向着苏联的克洛勃,美国的联邦调查局发展。

至于说,王舞月是契丹公主,这点上赵朴只是微微惊讶而已,没有太多的吃惊。

世界上,最了解你的,莫过于两个人,一个是你的敌人,一个是枕边人。敌人要算计你,要坑害你,因而要千方百计了解你;一个是枕边人,因为早夕相处,因而了解你的一切。

从王舞月迥异于中原的生活习惯,及言谈中,就有着浓郁的契丹色彩。

只是赵朴没有太过在意,只是这一刻回想起来,一切都想得通了。

第347章西辽使者进京

现在想来还是仔细翻翻,努力修改吧,算是对这本书的回忆。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见何必曾相识”

赵朴忽然冒出一句诗。

“官家”赵大的思维有些跟不上节奏了,此时皇上应该是震怒,或者是一脸惊讶才对。可是赵朴却只是微微惊讶,就恢复了平静,然后悠悠的发出一声叹息。这一切,都让赵大有些恍然不知所措。

“官家”

“她是契丹公主,我是大宋皇子,我们倒是绝配”赵朴平静道:“我了解她,若是所料不错,一会回来时,她就会向我坦诚一切”

赵朴颇为自信。

恍然间,赵朴想到了辽国。

宋朝有着大名鼎鼎的靖康之耻,被后人铭记,后人永远记得那种皇室被欺凌,百姓遭到洗劫的痛苦岁月;而历史上,辽国也经历了宋国相似的耻辱,只是辽国没有国史记载,没有种族传承,彻底的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恰恰缺少了契丹族。

身为公主,若是在太平时,虽然婚姻无法自主,多数是联姻的对象,但是至少生活安乐,锦衣玉食;可是在战争时期,公主的身份。更多是一场灾难,容貌的享受,身体的占有,这些都是其次,那高高在上的身份,往往是蹂躏时,多了几分变态的快感。

赵朴难以想像。一个亡国公主,如何在乱世中挣扎,如何避开金军的围捕,如何活着。

王舞月是幸运的,因为他遇到了王禀,那时仅仅是九岁的她。得到了安乐之地;她也是不幸得的,在十八岁时,就遭遇到了义父亲的身世。在后来,就是王舞月,被当作礼物送给了他这个大元帅。

回想着这一切,赵朴感觉王舞月过得很苦。

此时韩世忠回到府邸中,久久难以回味过来。

皇上给他画了一个大大的饼。诱惑太巨大了。只要他愿意统领辽东军务,就可以获得四分之三的海军控制权,轻易获得数十万精锐大军的掌控权,每年得到两百万贯钱的军事物资,成为大宋最强盛的将领之一。

只要他愿意,就可以实现许多武将的梦想。

只是这个馅饼太大了,他有种吞不下去,被噎着的感觉。

“夫君。你是怎么了,为何精神恍惚”梁红玉问道。

“官家交给某一个任务”说着,韩世忠将出征东北的任务,说了出来,“出征东北,九死一生,冒险至极。根本没有一丝生路。可陛下竟然要开辟第二战场,这不是找死吗”

梁红玉仔细的听着,没有说话,良久之后。才道:“夫君,这是打开南北对峙的唯一机会夫君责无旁贷”

“我也知道如此,只是风险太大了,最为重要的是,我不懂海战”韩世忠是谨慎之人,最了解自身缺点,向来不打无把握之战。

“但是朝中似乎无人可以担任”梁红玉道,“北伐艰难至极,若是循规蹈矩的北伐,一个个攻打金军重镇,屯兵于坚城之下,久战之下,士卒必然疲惫,金军又用骑兵袭扰粮道,那时可能功败垂成。唯有出奇兵,从海路出击,只要避开风暴,就可以在千里海域登陆,袭击辽东、幽云等地,致使金军防不胜防。”

“官家曾经让李纲负责组建海军,只是李纲忠贞有余,军事不足。出其不意,出现在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