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2(1 / 2)

在淮安,宗翰惊讶的看着战报。心中满是愤怒。

“可恶整个辽东防线又被宋军攻破了,又被宋军海上登陆了,那些烽火台全是废物,一点预警效果也没有起到。还有宗朝也真是一个废物,宗磐也是无能,两万大军竟然被登陆的宋军击败了”

“我女真野战从来没有打败过。这些废物竟然被打败”

“竟然要让我撤兵,只是打倒了现在,哪里是那样容易撤兵的”

看着千里传来的书信,宗翰就觉得压力巨大,有种喘不过来的感觉。

在金国刚刚建国,遭遇辽军强兵围困时,宗翰没有畏惧;在遭遇朝臣围攻。处境艰难时,宗翰没有畏惧。可是现在畏惧了,只觉得身上背负着巨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这时,宗翰有些怀念宗望。

宗望是他的死对头,两人不合,在朝政中,多有纠纷。

可是两人在合力对敌上,始终保持一致,不论是多么强大的敌人。在他们的联合攻击之下,也是飞灰湮灭,取得了一个个胜利。

只是如今宗望已经死了,只剩下他一个独自撑着大局。

而此时,对峙的宋军。不论是战力,还是将领素质,都是远远的超过了昔日的宋军,打仗越发的难打了,此时宗翰使用了各种手段,还是能以击败对面的宋军。

可是此时后院失火了。

辽东被登陆的宋军打了一个稀巴烂,女真牧场,村落等被烧杀抢掠了一番。昔日间,金军引以为豪的打草谷,宋军也玩上了,而且比金军玩得更出色。

毕竟宋朝的城池高大而防备森严,想要攻克颇为耗费力气,金军又不善于攻城;可是辽东则是城池低矮,很多地区还没有城池,只是简单的篱笆圈了一圈,而宋军又是以善于攻城而出名,结果辽地损失惨重。

而留在辽东的金军,又连续败于宋军,整个金国上下,人心惶惶,一道道命令传来,是退兵的命令,或是将一部分主力,稳定局面。

而辽东,乃是金国的腹地,丢了河北、河东都是小事,可是辽东丢不得。

只是此刻,正是拼杀到了关键时刻,哪里能退让一步。

这不是添乱吗

几天的时间,宗翰的头发白了很多,觉得心神疲惫。

而此刻更是得到密报,宋军要登陆山东,袭击青州,断掉金军的退路。

打仗打倒了这个份上,不得不退兵了。

“退兵吧”

当说出这三个字时,宗翰只感觉到头晕目眩,整个人被抽空了精力。

在西夏。

“什么金军大败,甚至是被打到了会宁城下”

西夏皇帝惊呆了,没有想到无敌的金军,竟然打了败仗。

西夏与金国也曾经激战过一场,西夏大败了,从此以后,夏金之间就结盟了。

曾经,完颜娄室提出过,席卷西北,覆灭西夏,然后合西北铁骑强军,横扫四川,从而下江南,覆灭宋朝。只是这个计划,果断的被金国的高层们拒绝了。

其一,西夏多沙漠,人穷地穷,没有油水,哪里有南侵宋朝获得利润巨大;其二,西夏军战力也较为强大,覆灭起来,难度不小,耗费兵力众多;其三,西夏多沙漠,不能因粮于敌,反而要陷入漫长的后勤运输中。

利润小,征伐难,后勤苦难,这三大因素,致使金国讨伐西夏的计划,很快的被否决了。

而此时金国忙于南侵宋朝,宋朝忙于抵抗,都没有理会西夏,西夏得以过着舒服自在。

在宋金之间,没有对决出胜负前,西夏处在绝对安全状态。

而在混乱中,金国南下席卷大宋时,作为小弟的西夏,也是趁机捡便宜,大举的侵袭西北之地,上千里宋地再度丢失了。

在西夏看来,宋军对峙,一直打仗,一直拼杀,对西夏好处最大。

只是万万没有想到,辽东竟然遭受了袭击,甚至是大败于宋军,让宋军纵横辽东,没有敌手。

这让一直坐山观虎斗的金国上下,一片愕然。

“宋金之战,出现了变局,我等该如何是好”西夏皇帝,看着满朝文武,问道。

“陛下,着只是金国小败而已。金军主力多数在前方,致使后方兵力空虚,才给了宋军可趁之机,一旦金军回过神来,那时宋朝必败”

“此言差异,先是洛水大败,如今又是大败,可见金国已经不似过去那般强大了。一旦宋军北伐成功,恢复宋朝旧土,那时必然对我朝出手。陛下不得不慎重”

“慎重什么,宋军向来是偶有小胜,然后大败,纵观宋朝百年,兵力虚弱,这不过是偶尔胜利而已,不足道哉。”

“我朝曾经侵占了西北千里之地,一旦宋朝取胜,携大胜之势,那时还有我朝必然被进攻吗”

很快的朝堂之上,分为两个派系,剧烈的争吵了起来。

而西夏皇帝苦笑着,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他虽然是皇帝,可是朝中权力却被一些党项贵族把持着,朝中充满了内斗,充满了党争,他也无能为力。

在西北,西军精锐正在与金军宗辅、宗弼等人对峙。

“我朝又败了,辽东等地被宋军袭扰不断”宗辅放下战报,悠悠道。

“那又如何,远水解不了近渴”宗弼道,“我等还是想着如何消灭宋军,打破僵局吧”

完颜娄室道:“西北军指挥使张俊,为人张狂,志大才疏。此宋军先是在洛水取胜,又是在辽东取胜,而张俊自诩是谢安之才,又岂会无所作为,必然轻敌冒进,我军机会来了。只要击败张俊所部,进可以攻略汉中,四川等地;退一步,也可以缓解大金不利的局势”

s:今天就一更

第388章西北战局

西风瑟瑟,天色昏暗,狂沙席卷。

唐代之前,西北地区,草场丰盛、田地密集,又有密集的水渠灌溉,关中地区、河西走廊、河套等地,都是中原王朝重要的产粮区,也是重要的草场。

那时定都长安,不仅对中原地区,形成高屋建瓴的掌控,更有天子守国门的味道。

长安,距离北方草原民族距离很近,只要越过贺兰山,越过阴山,就会直达长安,威胁帝国生存。在汉代时刻,受到匈奴威胁;在唐代时,受到突厥威胁。

汉唐那时执着于解决边患,主要因为帝都时刻受着草原威胁,不得不战。

卧榻之旁,岂容猛虎沉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