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66(2 / 2)

火枪手大约有2500人,全部配有火器,专门负责远程打击。专门射杀骑兵,射杀弓箭手。考虑到燧发枪,不受雨天影响,缺点是故障率高;而火绳枪,结实耐用,价格低,但是容易受潮。雨天不便。火枪手中,燧发枪与火绳枪,配备比列是1:2。

又有1000人,配备着三丈长的长矛,负责掩护,负责拦截骑兵。步兵攻击。

骑兵1000人,装备有马刀、长枪、燧发枪、匕首等,主要是用来掩护两翼,用来冲击敌人阵型,远距离燧发枪射击,近距离长枪刺杀,再近些马刀劈砍。若是不幸滚落下战马,那就用匕首战斗。

炮兵800人,装备有二十门青铜炮,三十门飞雷炮,又有匕首,长刀等作为自卫武器。

又有300人,算是战车兵,主要是放在后方。阻拦敌军袭击后方,同时也断掉了自身的后路。

又有300人,算是打杂,看管辎重。

没有盾牌,作为防护。因为赵朴觉得没有必要,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御。

随着令旗挥动,一队队将士快速运动。好似舞动的火焰在燃烧,因为全军将士都是穿着火红色的战裙,战甲,战旗也是火红色的。只因为赵朴觉得。红色更有激情,可以激发战士们死战之心。

更因为,红色在战场上最为明显,最容易遭到敌人攻击,也最不容易跑路。

岳飞看着,眼睛中火热一片。

之前,岳飞军中也有一些火药武器,可更多是充当试验品,检验火药武器威力,测试火药武器不足,不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还是在战术上,都粗浅至极,简陋的好似叫花子。

而此刻,这只军队不论是战术上、数量上、质量上,都具有相当的战斗力。

“这只火器军,暂时交给你,算是为那次奇袭,多一些胜算”赵朴道。

“多谢陛下”岳飞道

“李泉,你要听岳将军指挥,不得违背军令”赵朴又对一个红袍将领说道。

“末将晓得”

李泉欣然领命。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皇上花费重金打造火器军,自然不是为了当仪仗队,也不是为了玩乐。而是要战斗,以赫赫战功,显示存在价值,正所谓不成功,便成仁。

不能取得应有的价值,那就消亡吧

“接下来,朕要让你见识一件可怕武器,也是这次奇袭能否成功的关键”赵朴深吸了一口气,向着院落深处走去,越是到深处,看管越是严格,弓弩齐备,刀剑明亮,若是硬闯,绝对会遭到会米性打击。

而这时,一些侍卫被留在了外面,只有赵朴、王舞月,岳飞等三人,进入深处。

岳飞的心情,越发的紧张起来。保密级别越是高,越是重要,也越是引人入胜。

门被打开。

一个个棺材进入眼睛中。

岳飞心中愕然:“怎么是几个棺材”

“这就是朕送给你的最后礼物,棺材”赵朴笑道。

岳飞立刻道:“臣定然不辱使命,不成功,便成仁”

这是抬棺出征呀

赵朴摇了摇头道:“打开棺材再看”

打开棺材,只见上面包裹着被子,被裹得严严实实。解开被子,只见里面,放着黄色颗粒。

“陛下,这是什么”

“这是黄色火药”赵朴道。

“黄色火药”岳飞愕然。

没有太多的解释,黄色火药是什么。赵朴只是到:“一般的火药,是黑色的,叫黑色火药;而这种火药是黄色的,叫黄色火药。威力更大,爆炸起来,杀伤力更大。用它炸城墙,最合适不过”

这个时代,冷兵器为主,攻城技术落后。多是靠着人命堆,攻破城池;有时即便是死上很多将士,也未必能攻破城池。很多城池,多是靠着围困,将粮食耗尽,将守城器械耗尽,最后攻破城池。

历史上,金军围攻太原,花了一年时间,才攻破,主要是太原没有了粮食,不然还能支撑住。金军两次围攻汴梁,花费了半年之久,也没有攻破汴梁,若不是皇帝意志不坚定,还能支撑住。

而蒙古军进攻襄阳城,也是打了五年之久。也是围困得襄阳没有一粒粮食,最后攻破。

而在进攻钓鱼城时,打了三十多年,还没有攻破。后来钓鱼城降元,以不可杀城中一人的条件。放下武器。自愿终止抵抗。1279年守将王立开城,钓鱼城才落入蒙古之手。要知道蒙古人在侵略世界的过程中杀人过亿,凡是抵抗的城市都被屠城。而且是被屠的干干净净。惟有由钓鱼城抵抗了36年而全身而退,用实力让蒙古军放下屠刀。

而在和尚原之战,几千宋军就抵抗住了十万金军的围攻。

这个时代,最难打的就是攻城战。

而想要速战速决,快速破城,最佳的战术就是在城墙底下。挖下地洞,然后埋下棺材,在里面填装上火药,然后密封,进行爆破。

大军出动了,四路大军好似张牙舞爪的猛兽,向着金军扑击而来。

赵朴一下子清闲了下来。有些闲的蛋疼。

最好的制度,就是有你没你,国家照样运转;最差的制度,就是缺了某个名将,或是某个名臣,或是某个明君,结果国家运转不便。

而赵朴一直,致力于建设“有你没你。照样运转”的制度。

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宋朝按照固有的模式运转,没有惊天大事,没有发生天崩地裂的事情,根本影响不到他。

朝中,政事多是由内阁为主的文臣们运转,军务则是由军部为首的武将们运转。朝内依旧有党争,此时主要是南北之争,可已经伤害不了大宋整体运转。

赵朴只需要,适当的监督。防止“列车出轨”就可以了。

因为无事可做,或者是紧张的事情忙碌过去了,赵朴变得无聊了起来。

北伐,是来不得急躁,大军需要一步一步开拔,一个城池一个城池攻破,不打上三五个月,讲不出分晓;不拼上一两年,见不了胜负。

战斗在继续,只是这是属于前线将士的,而不是属于他这个君王。

赵朴是君王,此刻只能坐在杭州城,静静等待。

前线胜利了,为他们送上庆功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