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2(2 / 2)

白玉蟾抗议道:“我这般聪明绝世之人,说懂了自然是真懂了。道者,道路也,引申出来就是世间宇宙一切的至高法则。这天,昊天也是,却不是人格之神化。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便算是文师叔,也不会直接能拿你怎么样的”

林灵素大摇其头:“难怪说你这小子自作聪明,哪里又是你这般解释的。何谓天心人心地气之谓也”

文飞本来还是有些明白的,但是现在听了越听越糊涂,却听陈泥丸笑道:“师弟,你往抬头来看”

文飞依言抬头,此时便见天青一片,白云软绵,竟是一副冬日难道的好天气。却觉得眉心一热,被陈泥丸点中后脑。再看天空之时,已经不是那副青天白云的模样。

只见无数气机,纠缠演化,如同江河汇入大海。又如云朵堆积为云层一般。各种气机有些垂降而下,与大地之中的气机交联成一片,有的却是逆冲而上,汇入这一片元气之海之中。

“元气昊大,则称昊天。远视苍苍,则称苍天。季春磔攘大傩,非所以祀皇天也。夫天道不谄,不贰其命,若之何禳之国有大故,可祈于南郊。至于祈禳,自宜止于山川百物而已。师弟还不明白吗”

文飞啊的一声,看着那元气之海,再听着陈泥丸用儒家经义解释,忽然恍然大悟。昊天就是这元气之海的意思,这般元气之海没有人格意志。便是朝代兴亡,都不会变化半点。哪里又会针对自己

这便是道门和儒门最大的区别之所在了,儒家认定天地四方神明,皆为一气所化,为大道之规律。所谓昊天上帝者,盖元气广大,则称昊天,据远视之,苍苍然则称苍天。人之所尊,莫于帝,托之于天,故称上帝。即知天以苍昊为名,不及星辰之列。天皇大帝,亦名曜魄宝,自是星中之尊者,岂是天乎

而道教,却要在这些规法则规律上,人格化,成为人格神灵

自己那一句话出口,无非是气机感应而已,自然有着雷霆生发而出。文飞再看却见着自己也身上气机原本看起来十分强大,不仅有着天子眷顾的龙气,还有着数万信徒的信仰,但是这时候在这昊天元气之海面前,却自如一滴水一般的渺小无足轻重。

再一细看来,哪里是向上之天是一团元气之海,便是自己所处之处,也无不在这元气之海之内。

第四十三章茅山黄澄

每一个人身上都有着气机散发而出,氤氲着弥漫四方,最后在皇宫旁边的社稷之处,化为一道天柱,直冲而起,与那无量无尽,远视则苍苍的元气之海汇合在一处。天意,人心交感一处。

难怪阴符经开篇就有说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化定基。难怪有言,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

下一刻,陈泥丸收回了手,这般异象文飞再也看不见了。陈泥丸再问:“你懂了么”

文飞点点头,又摇摇头。陈泥丸大笑:“不懂也就罢了,你要做什么只管去做,有我和你在林师兄在,自然可以护住你的周全”

林灵素负手,道:“不错,虽然你小子来历神秘。我们也不想追问你,只要能彰显我道,其他一切,都是旁枝末节罢了”

文飞这才稍稍有些安心,他一直怕林灵素这些人追问自己的来历。可是这种事情,真的很难解释同时,文飞有些迷惘起来,既然世间一切都在元气之海之中笼罩着,那么这个简直等于破坏规则的玉佩,又是什么来历

而且世间一切之运行,都在这其中,那么是不是北宋的灭亡已经是注定的,不论怎么挣扎,都是徒劳无功这些,以文飞如今的阅历,可就真想不明白了。

等文飞离开之后,林灵素问陈泥丸:“道兄。你如何看”

陈泥丸一声大笑:“一粒金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我辈修道之人,若不逆天改命。还修什么道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所谓君子,小人。不过是看我等能不能成功改变这天命而已了”

林灵素大笑:“豁出去了,原本一向以为只有我最胆子野心最大,想不到道兄却是不遑多让啊”

陈泥丸道:“不过这事情转机应该还在我们那位师弟身上,我初次见他之时。他身上居然没有半点气运笼罩。干干净净。就彷佛不似这方天地生人一般。棋盘若是注定,文师弟当是天外飞来之子,便是要打乱之棋局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九,其中自有一道生机,随世转化,神明莫能测。能将这注定之天机打乱,想来文师弟当是这一了只是文师弟。虽然躲过了雷劫,但是气运转换。以后却就魔劫重重了”

“不错,我也这般认为。我和王文卿一向交好,已经去信请他入京。他之道法远胜于我,到时候入到京城来也是一大助力”说到这里,脸色忽然一变,叫道:“不好,想不到魔劫居然来这般快”

万寿宫之中,如今东京城之中的道门领袖,茅山派刘混康弟子黄澄,默然坐在一个一间安静的大殿之中。

阳光从蒙的厚厚的窗纸之中透进来,让整个大殿稍微亮堂了那么一些,整体却还是显得格外昏暗。

“亏你想的出,以玉帝取代昊天”一个女子声音从沉静大殿之中忽然想起:“人心一发,天心感应。看你现在这般痨病鬼的模样。肯定是气机反噬了这叫做天谴”声音之中稍稍带着一些幸灾乐祸。

黄澄的脸半是隐藏在黑暗之中,看不清楚表情。身为文飞进京之前,当今官家赵佶最为信任的道士之一,黄澄如今是住持万寿宫。累授太素大夫、冲素静一先生,领玉堂高士、左右街都道录兼管道门公事,食实封一千二百户,赐紫金方符。只要看看这一大堆的官职待遇,就可以知道赵佶对他有多么的信重了。

黄澄淡淡的道:“这是我道门内部之事,不劳姥姥操心姥姥还是想办法,早点对付那王古和田虚静,让他们把灵宝派的经箓给交出来的好”

那女子不屑的道:“我才不肯牵扯其中,就算你们茅山派对我有恩。可是你们这完全都是刀口上走钢丝,一个不好,说不定整个门派上下,甚至是蚂蚁老鼠都会死个精光。姥姥我和你多说几句话,到时候都不知道会不会有气运牵扯”

“姥姥尽管放心此事如今已经做成了大半。我派从真宗时候,就在谋划这件大事,怎么也不肯把门派的道统前途拿出来开玩笑。”黄澄淡淡的道:“你当这大宋历代官家不想让自己的祖宗,成为这天地之主么”

“你们道教就是不成器”姥姥冷笑道:“当年太平道,不也是和你们一般。搞什么中黄太一。为诸天之帝,其实和这玉帝,也差不了多少都想让这苍茫昊天,转为人格之神。主宰天地一切。你也不想想,这般作为,天地鬼神能不妒忌么我看,说不定这大宋朝都要被你们拖累的灭亡”

“事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