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12(2 / 2)

这次赵佶有了心理准备,知道这是尚父文飞口中的扩音法器的功劳。倒没有丢脸的吓的再往后退。

随着巨大咳嗽声音传遍全场,慢慢的奇异的,不约而同的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

为了达到这种声音环绕全场的效果,这次文飞动用了数百套专业级别的音箱,布置场地各处。这才有这般的效果。

但是赵佶,却突然卡壳了。他从来没有想到过,如何和这些他治下的百姓们讲话。甚至历朝历代的皇帝们,也都对此没有任何经验。

这个上升不到某些砖家叫兽的们所说的,统治者不愿面对百姓云云的层次上。分明就是技术手段原因。

开玩笑,别说在几十万人的场合下。就是学校开一个运动会,若是音箱坏了。校领导就算好破喉咙,怕是也不会有人听见他再说些什么

整个会场被文飞布置的老实说,还真像是开运动会。一个巨大的主席台上,也只有文飞和赵佶两个才能上去。

而主席台两侧,却是按照身份地位,官职高下的百官。这个新鲜的布置,并没有得到太多百官们的支持,甚至认为不何体统。

很多官员认为,这样面对着无数百姓。简直就和看猴戏的一样,当然了百姓们是观众而十分的不乐意。

无奈赵佶,文飞,蔡京这些人乐意,其他人再不愿意,也就只有捏着鼻子暂时忍了。反正这时候,他们也不重要,顶多也就是背景

从来没有这种经验的赵佶,这时候一下子为难了起来。整个会场安静的落针可闻,在这种情况之下,额头上见汗的赵佶,半天才说了一句话出来:“我是你们的官家”

刹那间,巨大欢呼的声音以更加狂猛的姿态给散播了出来,那种感觉。就好像站在海岸边,一道几十米高的滔天巨浪狂猛的迎面扑了过来

赵佶好歹也是经历过场面的人物,但是却从来没有直接面对治下无数的百姓,接受欢呼呐喊的经历。通常都是他坐在依仗之中出行,而亿万百姓夹道欢呼。

这完全是两种不一样的体验,赵佶深吸了一口气,觉得自己十分享受这些。

没完没了的欢呼声音持续了不知道多久,人们陷入了巨大的幸福之中。能得见天颜的人,在这东京城还有不少。而还有机会,亲耳听到皇帝,亲口向自己说话的

最后的局势发展,甚至让文飞觉得啼笑皆非。事实上,由头至尾,赵佶都没有说出一句完整的话来。每当他一开口,就被山呼海啸,铺天盖地的喊声给淹没了。

以至于真正快半个小时的时间,赵佶就只能站在台前接受欢呼去了。当满面cháo红,甚至带着点点发抖的赵佶退下来的时候。文飞忽然发现,讲话什么的,太过超前,其实根本不用没奈何,文飞只好自己上台去。面对迎面而来,如同万马奔腾的cháo水一样涌来的欢呼声音。文飞就要淡定多了,毕竟他文大天师,大场面可见识的不少。话说他文大天师,哪一次开坛的时候,人会少了的

所以文飞只是很淡定的,拍拍话筒,叫道:“大家请安静”

巨大的声音,在又惹起一阵莫名其妙的欢呼声之后,场面才最终安静了下来。但是当文飞再次开口,又不得不郁闷的发现,那些人居然又开始欢呼了。把他的一肚子话,都给憋到了肚子里去。

事实上,文飞这时候,根本不知道这些百姓们,到底莫名其妙的再欢呼些什么。但是实际上,怕是那些百姓们自己都不知道

巨大的群体效应之中,人们陷入了莫名其妙的狂欢和激动之中。以至于每次发出声音,都会惹来巨大的欢呼声音。

没奈何,我们的文大天师也只好败退下来。也不再纠结讲话,对着那些高呼欢叫的百姓们喊道:“这是华夷定鼎碑自炎黄以来,所有在和外敌战斗之中,牺牲的战士,都将入主此忠烈祠之中”

不出预料的,又迎来了一阵更加巨大的欢呼声音。文飞不再纠结,摇头对赵佶道:“官家时辰不早,咱们开始”

事实上,赵佶现在还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不过ri头已经升的这么高了,他掏出文飞所送的金链怀表,不得不说,和文飞料想的一样。这怀表比戴在手腕上的手表,看起来有派头多了。

时间已经到了九十点钟了,再耽误下去,那就不知道什么时间了。总不能让人一直饿着肚子

有朝廷的礼官安排的整个仪式的礼仪,由文飞的熟人提举大晟府的周邦彦,新制而成的“大武”之乐。

在激昂悲壮的乐声之中,忠烈祠的大门一下子打了开来。赵佶率着群臣文武百官,鱼贯而入。

整个忠烈祠的和那寺庙的三进规模绝然不同,刚刚进去,就见一个巨大广场,尽数是光滑的如同镜子一般的水泥地面。

这在文飞看来,实在太没有档次的东西,惹得无数人啧啧称赞。甚至连那些见多识广的朝中大佬也不例外。

虽然知道文飞这个尚父天师,能带来各种各样的新鲜玩意儿,但是每次见到还是让人忍不住称奇。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阅读。

第四章永垂不朽

感谢轩辕二,天龙之战,天之东皇几位兄弟的打赏

这是一面巨大co场,正中间却是一尊巨大的鬼帝大尊的神像,同样也是水泥铸就,雕刻的,栩栩如生。足足有着十几米的高下。这却是文飞夹杂的私货了

还在没有人反对,文飞现在在的教义里面,把鬼帝大尊塑造成了y世的主宰,最高的神灵。而所有的战魂,都为鬼帝大尊的神力所庇佑

进入大殿之中,绵绵密密的,全都是雕像,一尊尊都是武将雕塑,当然了还有一些文臣的。

事实上,在汉唐之际,文武不分家。所谓出则为将,入则为相,是士大夫们的写照。

里面有着自古以来,所有的和外族战争之中战死,或者立下大功的人物。

从那为孔子赞叹:“微管子,吾其披发左衽矣的”管仲,到在塞外开疆千里的赵武灵王,李牧,甚至是蒙恬

再到卫青霍去病,那位不辱汉节的苏武,喊出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陈汤。几乎把草原上的羌人给杀光的名将段颎在内的凉州三明,七擒七纵的诸葛亮,大败乌丸的曹co。

还有上次,文飞在闻鸡祠见到的那位闻鸡起舞,中流击楫的祖逖。下杀胡令的冉闵千军万马避白袍的陈庆之。乃至于五代时候,和契丹大战的那晚将领们。

所有人物,按照功劳大小,塑造成大小不等的雕像。以供人们瞻仰。甚至这大殿极大。现在这些雕像只是占据了一部分的空间。ri后等待新的英雄雕像加入。

最后一间大殿,却是更为巨大。所有的墙上,都以蝇头大小的字迹。刻下了历代可以查的出来的战死沙场的战士的名字。但是其实,留下名字的却往往都只是将领

能侥幸留下名字,为后世所知的士兵,倒还真不多。

只是在大殿正中,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碑文,上面写着历代英勇战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