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35(2 / 2)

历代以来,封禅时候的规模极大。比如唐高宗的时候,就率文武百官、扈从仪仗,武后率内外命妇,封禅车乘连绵数百里。

随行的还有突厥、于阗、波斯、天竺国、倭国、新罗、百济、高丽等国的使节和酋长。

然而这次,大宋的封禅虽然没有这等规模,然而声威之盛,却是已经有过之而无不及了大宋国运声势之盛,却也已经超过了大唐。

“官家来的晚了,”文飞笑道:“我已经等候多时了”

自古封禅,原本只能允许帝王一人登上泰山顶上。然而这次却是赵佶和文飞两个联手登上山顶。

原本还算和风丽日的天气,顷刻间就是变化了起来了,眨眼间乌云就如同奔马一样的聚合而来。

赵佶有些惶恐:“自古帝王封禅,似乎都会遇到大雨。秦皇汉武登泰山,风雨大作,被儒家讥之。尚父,难道是我等功德也不够么”

文飞哈哈大笑,泰山上天气变化最为无常。所谓“长冬无夏、春秋相连”。

一年之中大风日数162天,极大风速达到过45米秒。由于泰山山顶同雷雨云层基本处于同一高度,每到夏季雷暴十分强烈。而到冬季狂风肆虐,大雪封山时经常无法上下山,夏天大雾弥漫,经常十几天剑不到太阳。在这里风雨变幻,简直是太平常不过了。

只是这些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同样有着天人交感之因。

“官家不必担心,这雨下不下来”文飞笑道。

“哦莫非是尚父做法,驱赶云层么赵佶好奇的道。

文飞摇摇头,笑道:“不用这般麻烦,圣天子出行,百灵护佑,风伯雨师随行。便是这山川河流,一切地祇,都有着护庇之责。又哪里有着大雨能够降下来”

他这句话说的大声一些,在山崖间传递出去,隐隐约约的在山谷之中回响,似乎一直要传递到渺不可测的地方。

赵佶自然也是聪明人,同样也笑吟吟的道:“尚父这句话恐怕不是说给我来听的吧”

两人相望一眼,同时哈哈大笑起来。转瞬间,就见到那大风吹起,将将四周的云层给吹散的干干净净。

昔年黄帝出巡泰山时,大象驾辕,六龙拉车。蚩尤在前开路,虎狼在后护卫。群鬼列侍保驾,众神簇拥陪行。风伯扫除,雨师洒道。蟒蛇伏地,凤凰覆上。

黄帝登临泰山之巅,诏鬼神议国事。定大位、划疆域、祭天神,并作清角之音。似两凤双鸣,如二龙齐吟。

这哪里又是人间帝王的排场分明是天帝出巡的气象。

第七十一章柴于上帝

“自古帝王封禅泰山之后,多有灾劫。却是积累不够的原因,”文飞娓娓而谈:“登封报天,降禅除地。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

顿了顿,说道:“说白了,便是携天下之气运和众神谈判罢了”

原来如此赵佶恍然大悟,一句话居然被文飞道尽千古之谜。

“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这个时候三字经约莫已经写出,怕是没有大规模的流传。

然而这种启蒙读物,对于赵佶这种多才多艺,有着深厚文学和艺术素养的皇帝来说,是最简单不过了。不知道文大天师说这些又是什么用意

“大禹传子,殷商替之。殷本纪之中所谓,汤既胜夏,欲迁夏社。不可,作夏社。”文飞笑笑说道:“商人没能继承夏之神道,乃以神道设教,以帝喾为天帝。周人革天命,不称帝,而称王了。却就是已经非是帝喾子孙了”

“后世这天子之名,却都是白叫了”赵佶感叹着道。

文大天师点点头,说道:“是啊,所以历代大有为之主,都要封禅这泰山,便是要再立这天地间神道的秩序。

只是这神灵们逍遥惯了,又哪里愿意找人管束着找人要反抗。甚至亲手对付始皇帝,所谓祖龙死而地分”

“所以到了汉武帝之时。干脆撇下古代神道不理,以公羊学派之法,董仲舒之论。天人感应,再造神道。以太一取代昊天不说,便是封禅泰山,用的都是祭祀太一之礼。后世因之,却是积重难返了”

“看来都是失败了”赵佶有些叹息的说道。

“也不尽然,光武复兴,却就是得了鬼神之力相助。西汉末年一直到东汉,谶讳之学盛行。鬼神之力大张。”

后面的话,却就不好和赵佶说了。

汉明帝梦见金人,遣使西域拜求佛法。请回了印度二高僧迦叶摩腾、竺法兰以白马驮载佛经、佛像抵洛。从此之后。佛教就开始盛行中土。

原本分散无组织的本土神灵们根本不是对手,穷极思变之下,为了和佛教对抗这才有着道教出现。

然而这般,本土的神道再是一变。道佛相争气运消长。这才有着南北朝数百年的纷纭乱世。

隋唐之后。天下一统。道佛始终相争不绝。然而道教始终占据着国家意识形态层面的优势。在原本的历史上,就是在北宋末年,赵佶的手中,道教再次一变,开始本土神道最后的变化,渐渐的形成了后世人们所耳熟能详的格局。

然而明太祖朱元璋,虽然复兴汉室。社会习俗衣冠各个方面都要努力恢复的唐宋制度。却最终有着蒙古百年的割裂,大明之后。道教就从国家的意识形态层面给剥落了出来。

后来的便不过只是一个苟延残喘的过程罢了,没有意识形态层面的作用。再不能为国祈福。

道门就一偏流入到个人修炼的神秘学范畴,从一门显学变成了一门神秘学了。在唐宋时候,士大夫们参与斋醮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到了明清之后在参与其中,却就要犯朝廷的忌讳了。

到了文大天师穿越过来的时代,却就可以说是一脉不绝如缕了。甚至很难看到复兴的希望。

然而这个时空之中却不多,道教一直牢牢的占据着这个优势,甚至可以说是一家独大。

文大天师甚至一直做着吸引儒家士大夫们参与进来,改造道门理论的工作,让道门之中发展出人道的学问来。

只要道门占据这种优势有着二三十年的功夫,这一切都会逐渐的成形。地位,再也无人可以撼动了

而这今天,却更是要为这神道,建立万世根基。

两人一路行走上山,此时的泰山自然没有熙熙攘攘的人群,一路上的风景自然是绝佳。

两个人行了几步,却忽然听到一声虎吼,震的山谷响应。吓的赵佶差点腿软,这可不是御苑之中的豢养的宠物,而是实打实的猛虎。

那一头白色的猛虎从这山林之中窜出,把口中衔着的一棵灵芝放在离着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