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他是在郑娘娘党人的保举下,又起复原官继任蓟门参将,但是这蓟辽防线,被李成梁家看做是自己的基本盘,对于这支南兵势力并不十分友好。吴惟忠的日子,过的十分艰难。好在李家要忌惮郑家的势力,李成梁也没有造反之心,见他抱上了郑家的大腿,从广义说,两家算一个靠山,逼迫的不那么紧。
这次剿灭闻香教,郑国宝起用南兵,算是给他一个刷战功的机会,吴惟忠心里自是感激。听了郑国宝的夸奖,更觉如同喝了一碗烈酒,身上说不出的舒畅。二次跪倒“末将不才,当年跟随戚爷爷保境卫国,今日依旧是保境卫国。所立微末功劳,皆是天子洪福庇佑,大帅调度得法,末将不敢贪功。天兵天将的称呼,更是不敢担。当年戚爷爷教过我们,当兵的,就是要替天家看大门,谁的手伸进来就砍手,谁的头进来就砍头。今日末将带了三千儿郎前来,国舅您吩咐吧,让我们砍谁,我们就砍谁。”
郑国宝调兵之时,也曾做过权衡。按说蓟辽这地方,调北兵,属于大家都好的事情。因为四平大银矿的事,李家和郑家关系好的蜜里调油,若不是怕内外勾结的嫌疑,李成梁恨不得把郑国宝招了女婿。可是按北兵的风格,这些教民一个活人也别想剩下。相反,倒是纪律性,服从度都十分优秀的南兵,更适合这项任务。
郑国宝道:“吴将军,这些百姓都是受了王森愚弄的。只要他们肯揭露王森的罪状,保证与王森一刀两断,朝廷就既往不咎。若是有人要为王森张目者,定斩不饶”
即使是当前闻香教全部人马都在,也不是三千打老了仗的浙兵对手。何况王森的谎言一被戳穿,他维系的形象就支离破碎,信徒们恨不得将他生吃活剥,谁还肯为他卖命。
原本他们见官兵来了,只当是要用他们人头换赏金,可是听国舅发话,肯给一条活路,自是没人会为了王森殉葬。因此纷纷表示要与王森反目,丁壮们跟是冲过来,猛扑那些教丁。
王家的卫队倒是有些战力,可是在浙兵,苍头军以及洋兵的共同压力下,谁还敢抵抗只好乖乖做了俘虏。这时王森也发现,那些日月神教的旧部,也混在教徒队伍里,来捉自己的卫队及子侄,大喊道:“你们这里也有魔教妖人,凭什么捉我浙兵老爷,那些百姓里,有魔教”
郑国宝哈哈大笑“王森,你这人看来真是不够聪明啊。那些人哪是什么魔教那是圣门,是一心护我大明的江湖豪杰。谁是魔教,我说了算,你说了不算。你连这个都没闹明白,也就不怪,落到今天这个地步了。今日我要你王家满门死绝,也免得将来祸害我大明朝廷。”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二章密使
抓捕王森宗族的行动,在教民的帮助下,进展也异常顺利。这个地方本就是教民的实际人数远多于王家的宗族人数,一旦教民反戈,王氏宗族的灭亡,也就顺理成章。
教民们长年往来石佛口,对于这弹丸之地早已经了然于胸,为官兵们带着路,直扑各个总坛要害之处。王好古此时也从王宅方向出来,边跑边道:“国舅,我给您找到要紧的东西了。王森这老不死的,勾结蒙古土蛮汗,答应为土蛮刺探我边军情报,还要破坏粮草输送,罪证确凿,看他这回怎么逃脱”
郑国宝看了一眼孙大用,“那东西是你放的行啊,手脚够快的。”
孙大用却摇头道:“我想放来着,这不没来得及么。那东西,我估计着,是真的。”
锦衣卫为了办案稳妥,不出乱子,向来随身都带着证据。可是这回,他们还没来得及把自己的证据放上去,王好古就抢了他们的生意。从王宅里,直接抓了两个蒙古密使出来。这两个密使,乃是土蛮汗派来的特使,也带了一大笔金银过来资助佛事。他们身家丰厚,王森也不能对财神不敬,因此格外的优待。
今日王森前来,那两位特使,便到后宅去与王森的姬妾共悟无上大道,却与同往内宅打秋风的王好古撞上,结果光着身子就被捉了过来。郑国宝一声吩咐“与我绑。”
王好古带着他的亲信哈哈笑道:“绑什么这不都绑着呢么”
此时一群浙兵已经扑上来,带队的百总抬手一拳。将王好古打翻在地。“他们绑着,你不还没绑了么国舅吩咐,那必然是绑你。”
王好古见对他上绑,高喊道:“冤枉国舅你答应我的,要捧我做闻香教教主,你可不能说了不算啊。”
郑国宝笑道:“我怎么说了不算了闻香教的教主,我肯定是捧你来做。不过闻香教,这说话就要没了,只好请你,到下面去做教主了。到时候我让人烧上几百纸兵纸马给你。算是送你一支精兵。保证你能打赢你叔父,坐上这教主宝座就是。”
王森才知,自己的基业这么容易被倾覆,原来是自己家族之中出了内鬼。破口骂道:“你这个蠢驴你咋就这么糊涂呢。我要是当教主。你好歹能当个镇省仙师。如今你自己要谋反。勾结外人,却连命都保不住了。从来借外兵来扶自己上位的,能有几个好下场你个糊涂虫啊。这回全家都被你害了。”
女兵痞从后面踢了他一脚,“你自己脑袋都绿绿,哪还有这么大的闲心。这回好了,你居然连蒙古人都勾结上了,看你这回怎么个死法”
她家虽然是蒙古人归附大明,可是从她这辈根本就没有任何蒙古人的自觉。更别说她这套虏出身与土蛮汗的部落更是世仇,因此在她眼里王森勾结土蛮,简直就是十恶不赦,死有余辜,出手也格外狠辣。有了前面那一抓之威,王森对这女兵痞畏之如虎,连一句话都不敢回,只好乖乖闭嘴。
这时那位王亭王国舅已经苏醒过来,只在那里发出痛苦的哼哼。听了王森与蒙古人的关系,心知,作为一个不怎么招皇帝待见的外戚,惹上勾结蒙古的罪名,差不多就可以去死了。忙道:“郑兄,郑兄,借一步说话。”
“我没见过你这个事,怕是不方便吧”王亭的脑力或者说歹毒程度,比起郑国宝实在是弱了一筹,此时此刻,还想要说几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