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宝摇头道:“不急。杨应龙手上,也还有底牌没掀,咱们急什么。我想他的骑兵队,该登场了。”
杨应龙那支骑射大军,被称为播州军的精华,外加五千苗兵,一骑一步,是杨应龙手上的最宝。他原本想着,将官兵的阵型彻底冲乱后,再将部队投进去,可是眼下自己投入的部队虽然多,官兵的阵型却依旧完整,可是他自己这边的部队,却已经受不了了。
“大总捅,赶紧让骑兵和苗兵上吧。咱们花那么多钱养着他们,不就是为了让他们在这个时候玩命的么再不让他们上阵,我们的人就死光了。”
杨家以往只是和土司们发生械斗,夺地争产而已。这种规模的战阵,如果伤亡超过百人,那就可以算的上伤亡惨重,如果接近千人,那就是世仇了。可是开战这么点的工夫,杨家子弟兵就伤亡几千人,这样的伤亡,让那些播州国防部的杨家宗族长老无论如何都接受不了。
“不行,现在还不是时候。必须把官兵的阵型打垮以后,才能让我们的骑兵上去。”龙骧在旁急忙劝阻。
那些杨家宗族子弟却不理他,只盯着杨应龙“大总捅,这播州是您说了算,还是外人说了算现在倒下的,可是咱自己家的子弟。您难道就眼睁睁看着,咱自家的娃娃,就这么样个送死那官兵如同妖魔一样,吃人喝血,咱们根本敌不过,除了苗人,谁能敌的过”
杨应龙号称播州战神,也是用兵能手,自然看的出,现在不是让骑兵上阵的好时机。可是他更清楚,如果自己不下命令,那些宗族子弟,说不定就敢自己拉着队伍逃。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啊。他无奈的点头道:“你们放心吧,朕这就带着苗人和骑兵亲自冲锋,看孤王生擒郑国宝。”
这命令传达下去以后,战场上的播州兵却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那些杨家的子弟兵在方才的攻击中伤亡颇大,已经没了胆子,听说杨应龙要带着苗人上,自作主张退了回去,美其名曰:护驾。而他们的撤退,却没有通知新附军,结果自相践踏,互相冲撞,在杨应龙发动攻击时,播州兵的阵势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曾省吾见杨应龙一身金盔金甲带队冲锋,也将手中令旗一挥,官兵趁着播州兵混乱之时,一声呼喝,发起了反冲锋。阵阵铁蹄踏地之声,一直以来养精蓄锐的官兵重骑,终于登场。为首之人一身盔甲,手持大刀,背后大旗上,斗大一个刘字,格外显眼。那些苗人看不见来将面目,却看的见旗子和那大刀,惊呼道:刘大刀,刘大刀。接着发一声喊,四散奔逃。
杨应龙万没想到,单单一杆旗子,就能吓走这么多苗人,急的大喊道:“谁敢逃跑,苗王不会放过你们的。那不是刘大刀,那是假的”可是那些苗人却似发了疯,根本听不到他的呼喝,不但自己跑,还拉着自己认识的苗人一起逃跑,整个苗人的阵势彻底混乱。这些人本就没有纪律,这回彻底乱了套,就算苗王在此,也休想指挥的动。就在此时,对面的官府铁骑已经人如墙进,朝着播州的轻骑兵碾了过来。未完待续。。
第四百八十三章灭播八
杨应龙当做珍宝一样,作为杀手锏使用的轻骑兵与苗兵,在官兵的铁甲重骑面前,全都不堪一击,被轻松碾了过去。直到龙骧把杨应龙拉下战场时,他还在念叨着“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我的部队,为什么这么快就垮了”
在重骑兵摧枯拉朽的突击下,什么骑射,什么风筝全都没有发挥的余地。尤其战场混乱,轻骑兵更是施展不开,被重骑兵一个突击,就打了个对穿。而之前杨家子弟兵的撤退,已经彻底搞乱了杨应龙部队的阵型,在重骑兵的突击下,整个战场,杨家部队被打的落花流水,不成阵势,官兵趁势发动反冲锋,杨应龙的部队四散奔逃,再难约束。
杨应龙有心带着自己的亲兵发动反突击稳定局面,却被龙骧硬拉着撤下战场。“岳父,您不能回去,那是送死。您仔细听听,那些苗人都在喊,苗王阵亡,全军溃败。您倚仗的就是这些生苗,现在他们跑的比谁都快,您带队伍杀回去,又有什么用再说了,这苗王阵亡的消息,即使是真的,哪传了这么快我看,是苗人里面出了内鬼,有人内附了官兵,我们这次,是被人坑了。”
杨应龙盘算一下,也觉得自己女婿说的话有道理,说不定,自己身边的人,已经暗通了官兵。现在最重要的是保住老家海龙囤,依仗多年修建的工事,据险死守,争取耗到官兵同意招安。那样还有一线生机,再杀回战场,也就是送死了。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郑国宝,你给我等着。”杨应龙放了两句狠话,带着自己的亲兵,仓皇撤退。他一身金盔金甲,格外惹眼,结果他这一跑,播州兵没了主心骨。战场上。到处都是丢了兵器乞降的乱军。练天风等人指挥部队一路追砍,对于投降的,往往也是先扫过一顿火器,再行接收。等到中午时分。各路战报传来。官军这次彻底大获全胜。播州几路大军,尽都败了,残兵败将逃向海龙囤。其他各地,已经全都是无兵防守的状态。
这一战光报上来的斩首就不下万级,郑国宝也不核查,大笔一挥,全都认了下来。若是说遗憾,就是官兵攻克娄山关的大功臣,苦心孤诣打入敌人内部,为朝廷做出卓越贡献的大侠田伯光,在交战中不幸为国捐躯,郑国宝还特意为他做了篇祭文悼念,也算得生荣死哀。命人将他的尸体火化,将来的骨灰送到蒙古,给宝日其其格,至于怎么处置,郑国宝就不想过问了。这丧事办的十分隆重,让那些夫子营、选锋队的江湖好汉们看了,也颇为唏嘘:人生百岁,终有一死。以往在江湖上臭名昭著的万里独行,没想到死了之后,倒还能落个为国捐躯的好名声。只是有人议论,他致命的伤势,似乎是来自背后,不过这种言论很快就在军营里消弭于无形,讨论这个话题的,也都无一例外被送进了选锋营。
另一个斩获,则是当初在河南兵变中大放异彩的胡云翼,苗振邦二人,居然全都在这次交战中被生擒。一问才知,他两当初被蔡公冲驱出河南后无处投奔,就一路来到播州,进了招贤馆。只可惜胡云翼实在太过出色,在整个招贤馆内,也是出了名的人物,自然被其他江湖人孤立起来。饶是杨应龙一代枭雄,也架不住所有人都在说他的坏话,又怕他真有那么大本事,将来夺了自己的权柄,就干脆把他打发到了骑兵之中做个小军官,不给大权。
可惜胡云翼满身绝技无从发挥,在乱军中,也济不了什么事,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