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小子。当官了说话都不一样。”赵彤轻骂一声。只是那脸上满是幸福和得意。根本沒有一点生气的样子。“说的也对。专业工作就是要让专业人士去做。。回头招几个大学毕业生。档案局都是半大老头老太太。买三台电脑闲着一双半。整天擦得干干净净。商标都快磨掉了。”
不当县委办主任。赵彤似乎开通很多。邓华笑了:“大学生愿意去档案局吗。其实可以招清远师范学校的老师或者学生來帮忙。对于学生來说。晚上勤工俭学还能玩电脑。是不错的享受。”
“好办法。”赵彤笑了。第一次发现岳母很美。是那种耐看的美。自家媳妇应该传承自岳母的容貌。赵彤年轻时候一定是大美女。不知道岳父那个闷葫芦怎么给骗到手。不会是凭厨艺吧。
小邓同志脑子里八卦岳父母的年轻时代。脸上笑容不变。赵彤似乎感觉到女婿探究的眼神。站直身子离开一些:“回头就去找人。找家庭条件不好的。。也算变相扶贫了。”
早餐很精致。孙敏文做饭就像教学生一样一丝不苟。精美的小菜。色香味俱全。让人食欲大开。老孙看着女婿吃得香甜:“中午也回家來吃。”
“怎么可能。”赵彤叹口气。做过多年县委办主任。女人最清楚一点。“人在官场身不由己。邓华能回來陪咱们吃顿早饭。已经很难得。该忙啥忙啥去。不要想着我们。都不老能够照顾好自己。”
如今邓家很难有如此安静的早餐。一家三口坐在桌前。慢慢享受早点。邓华很喜欢家庭的味道。就像他前世喜欢充当宅男一样:“要不。您和爸爸调到兴安省。我们在一起。也好照顾彼此。省得”
“胡说八道。”赵局长给女婿夹一块腊肉。“我看你在兴安省也呆不长。说不上以后在哪里落脚。好好干吧。现在交通也方便。想你们了。我和你爸爸就跑一趟。等啥时候跑不动了再说。”
邓华算得上幸福。孙敏文和赵彤待他。甚至比邓明毅老两口都上心。都说一个女婿半个儿。在孙家。邓某人就是当儿子养。比孙倩在家里都吃香。
“欢迎邓华同志回娘家。”王尚春副市长春风满面。小邓同志可是他的老部下。升职如此迅速。老王与有荣焉。“廖书记有指示。手扶拖拉机厂來自日本人的技术。将会和江滨市高科技工业园有偿分享。我想知道。江滨市购买技术。还是另有合作模式。”
和一年前相比。王副市长越发富态。腐败肚子就像怀孕七个月的妇人。不知道他和黄霏之间。究竟是女人疏离了老王。还是那个河东狮吼强制王尚春戒色。
心中想着。邓某人笑道:“如果手扶拖拉机厂有钱。江滨市高科技工业园非常愿意引进吸收清远市的资本。如果资金匮乏。不妨把來自日本人的技术整体出售。江滨市高科技工业园将会全部买断。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价格。”
清远市领导层。王尚春大概是最了解邓某人的。按照王副市长的想法。宁可和邓某人携手。只可惜手扶拖拉机厂不争气。改制试点成了半吊子。根本沒有钱。也许处理积压产品的时候回笼一部份资金。流失多少只有天知道。
纵然王尚春知道其中的奥妙。也决计不敢公诸于众。那里意味着一个深深的坑。老王一向是个聪明人。若非如此。一个掌控交通局多年的领导。怎么可能一点说到沒有。
王局长在位那几年。清远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巨大。其中有多少成了黑账。恐怕只有王尚春自己知道。不过老王似乎沒有在其中赚多少好处。更多的是以定点餐厅的形式。让王家成为巨富。
“还是买断吧。放心。一定会给你一个合适的价位。不过小邓同志也不要那么小气嘛。适当放宽采购底限。你好我好大家好。何乐而不为呢。”
第948章河东河西
老狐狸果然是老狐狸。总想着赚便宜。什么叫做适当放宽采购底限。王副市长似乎在暗示什么。不过邓某人从來沒想过走歪路。行贿也好索贿也罢。都不是邓公子想要的。
想在仕途上走得更远。对于沒有什么强硬后台的邓某人來说。像岳母一样洁身自好是最佳选择。至于说最敏感的男女关系。小邓同志恐怕难以过关。不过那都是对方的事情。这个不需要邓某人操心。
不是邓公子不负责任。而是黄家也好。梅家也罢。都不屑于邓某人出头多事。有些事邓公子会越帮越忙。就像东方姐妹处置费海清。堂堂的费家被两个女娃挑头算计。想起來恐怕会让很多人胆寒。
其实小邓同志已经很克制。昨晚书记姐姐有多次暗示似乎吃干抹净。也不会受到惩罚。只是昨晚的邓某人罕见禽兽不如一回。。不是他不想。一个精力过剩的家伙。恨不得夜夜。
有了梅惠儿的事情。确实刺激到小邓同志。他不想伤害女人。从东方怡和黄玉英那边得知。廖书记也是一个可怜人。一个名义上的丈夫。让仕途上无比辉煌的廖书记独守空闺很久了。
白瞎了那么好的女人。邓某人相当遗憾。却终于把握住自己:“王市长。您是我的老领导。我决计不敢和您讨价还价。如果戴上一个不尊重领导的帽子。小霏都会笑话我的。”
“小霏。”
一瞬间。老王的脑海里闪现出那个娇美的身影。王副市长浑身一个激灵。年轻人提起黄霏让王尚春有点唏嘘。一转眼那个小女子离开自己很久了。整天面对家里的黄脸婆真心沒心情。
让王副市长感触更深的。。邓华同志似乎对自己沒那么尊重。最起码不像嘴上表现的。特别是此时提起黄霏。让王副市长情何以堪。那可是万花丛中过。唯一一片让王尚春昼思夜想的小女人。偏偏无法长相厮守。作孽呀。
“年轻人尊老爱幼着实难得。”王尚春不想在黄霏的话題上纠缠。不想让邓某人牵着自己鼻子走。“小邓同志进步很快。已经是副处级干部。我当年不过是个小排长。”
不到二十五岁的副处级。在那个年代是不可想象的。也只有在战争年代。一切打破常规。才会有那些逆天的年轻人存在。王尚春一阵感慨。想起当年和赵建军争來争去。自己成了笑到最后的那一个。当时何等得意。
和今天的小邓同志一比。老王有点汗颜。邓华殷勤地帮王副市长点燃香烟:“瞧您说的。如果沒有您的教诲。我怎么可能成长起來。说起來很怀念古城县的日子。老领导为古城县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几年來古城县gd超过40的增长速度。和老领导打下的基础分不开。”
张利民在一边忍住笑。认识邓某人四五年。第一次听他捧人。说起古城县gd超常规增长速度。那是黄玉英时代打下的根基。如果说有其他人的政绩。恐怕邓某人自己更多一些。
从民俗大市场到中草药种植收购。从民俗工艺品生产竞赛到特种养殖计划。还有那个农民工输出项目。每年为古城县带來巨大收益。和1992年相比。古城县农民人均收入增长五倍。从人均年收入区区二百元。增长到一千余元。成为淮阳省增长最快的县域经济体。
如果算上城镇人口收入的增长。古城县人均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