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5(2 / 2)

转眼到了八月,张商英果如赵柽所说,张商英被定有“十大罪状”,罢相下台,贬黜出京。在前后一年中,商英演完了这个特定角色该演的戏,现在该告别舞台了。离开汴京城时,他写了首南乡子,算是个人生总结:向晚出京关,细雨微风拂面寒。杨柳堤边青草岸,堪观。只在人心咫尺间。酒饮盏须干,莫道浮生似等闲。用则逆理天下事,何难

“王爷,张天觉走了,我现在收了七万引的盐钞,花了十万贯了,现在还不知道谁会为相,不会砸在咱们手里吧”黄经臣一回来就直奔夏院来找赵柽,老张下了台,一直没有任命新丞相,他心里没了底。

“黄伯,你这么大岁数了,怎么沉不住气呢,先喝点茶”赵柽连忙请黄经臣坐下,又叫见喜送上茶水说道。

“我能不急吗,开始我是两贯钱一引收的,后来人们听说我这收旧盐引,盐商们蜂拥而至,一贯钱都肯卖,收的我手软,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这要是将来买不出盐来,不得亏死啊”黄经臣见赵柽笑他,指着嘴角上的燎泡说道。

“黄伯,现在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你现在收的越多,咱们将来挣的越多,千万别怕,你接着收,把剩下的那十万贯花干净为止,赔了不就是二十万贯吗,就当咱们今年白干了”赵柽不在乎地说道。

“王爷,你现在真是饱汉子不知道饿汉子饥啊”黄经臣听完赵柽的话,好悬没让茶水呛死,“家财万贯,这话就是说一家人有一万贯就是上等人家了,二十万贯说扔你就扔啊”

“黄伯别急”赵柽在黄经臣背上捶了几下,让他顺过气来说,“黄伯可记得崇宁年初,蔡京复相时的事情吗”

“哦,王爷的意思是说,蔡京这次真又要复相吗”赵柽一句话惊醒梦中人,黄经臣是宫里的老人,怎么会不知道那年因为蔡京改制惹出的一场风波呢

盐是人民生活中须臾离不开的,一直由北宋政府垄断专营。在西北地区,实行的“盐钞”政策是叫商人交钱给当地官府,然后换取“盐钞”,凭钞买官盐。在东南地区,则由地方政府专卖,盐钱一分为二,一部分交中央,一部分留地方。

蔡京为相后主持讲议司,为了改善财政亏空的局面,则完全改变了“盐钞”政策。他要盐商交钱给中央,然后换取“盐钞”到地方买盐。这样,盐利归属中央,地方官府鸟毛也捞不着,这个政策立竿见影,国库很快就充盈起来。可这里边还存在着个问题,那就是官府的盐钞经常更换,旧钞没用完,新钞又发出,只有贴上钱才能以旧换新。往往花三倍的钱,才能得到一份货。没有钱换新盐钞的,旧钞全废,变成故纸废物,很多商人被逼的破产,甚至倾家荡产。

蔡京为了维护新政的新形象,认为朝廷不偿还旧盐钞,失信于民,有碍堂堂天朝大国国体,讲议司订出兑现办法,一半给盐,一半给内库和左藏库所存的香料、珍宝和家具等。这个消息很快就被朝中一些大臣们知道了,他们发动盐商亲戚们,马上廉价收购了不少旧盐钞。很快,商人们都争先恐后地来京城兑换盐钞,购买盐钞相当困难,而这些下手早的人,不但倒卖兑换的盐钞挣了一大笔,还早早的得到了朝廷里的折顶物品,稍后卖了出去,又是一大笔收入,一进一出,挣得钱何止千万。

“是啊,蔡京是个搂钱的好手,父皇现在缺钱,肯定还会用他为相,老张上台后,否定了他的政策,当年他发的盐钞都做了废,或是兑不出盐,蔡京上台后要想很快出政绩,除了茶,就是盐了,为了能钓住大鱼,开始的时候他还会故技重施的,咱们就趁机捞点油水,现在你是内侍省都知,上上下下都熟,到时候可要给自己点方便,从左藏库弄出点好东西来啊”赵柽看黄经臣脸上几变,知道他想明白了,笑着说道。

“哈哈,管理左藏库的都是我的徒子徒孙们,他们敢不听话我扒了他们的皮”黄经臣咧着嘴笑了,这钱来的容易啊。

“那你就别闲着了,赶紧着接着收,咱们到时候就是平价走,也能挣它个百八十万贯,你也跟童贯他们学学,娶几房老婆养着玩儿”赵柽打趣他道,各位别奇怪,宋朝太监娶老婆可是合法的,而且大太监们可以在外买宅子置地,没事儿的时候可以回家住,不用总是待在宫里,这也算一大特色吧

“呵呵,我可没童贯他们那个雅兴,跟王爷在一起我就很知足了,就是不知道蔡京什么时候复相”黄经臣有点等不及了,又问道。

“黄伯,老蔡他还在杭州养老呢,回来最早也得等明年三月了”赵柽说道,“现在咱们还有一件大事要办,大行皇后的三年丧期将满,娘娘就要被册封为皇后了,我这个当儿子的该表示一下啊”

“好事,这是大好事,一定得让娘娘高兴,可送什么好呢”黄经臣看着赵柽心里美啊,跟着个神仙的弟子就是好,什么事情都能走在别人前头。

第一卷我的地盘我做主第八十五章免费广告

政和元年十月初九,仁明殿中一早就开始忙碌起来,郑红梅如同往日一样吃过早膳,翠珠领着倚重宫女走了进来,施了个福礼,笑盈盈地说道:“娘娘,请您更衣吧”

“嗯”郑红梅波澜不惊的扶着翠珠坐到妆台前,翠珠打开娘娘的头发,郑红梅满头的秀发披撒下来,翠珠从妆盒中取出玉梳将头发捋顺,再把发拢结于顶,然后分股用丝绳系结,又编入假发,弯曲成鬟,托上支柱,让头发倾向两侧,似有巍峨瞻望之状。

“娘娘,今天您就要入住慈明殿,母仪天下,为何不喜呢”这个发式十分繁琐,翠珠边梳理边问道。

“唉”郑红梅叹了口气没有说话,自己生于一个小官吏之家,父亲只是个王府外官,兼经营酒肆日子也算过得去,后来自己被选入宫中,靠着勤奋努力,作了向太后的押班。皇上那时还只是端亲王,每日都要进宫请安,他好书画,喜诗文,深谙音律歌舞,精于各种游艺,两人经常见面,日久生情,向太后边将她与另一个押班王芙蓉许他为妾。

谁能想到几年后,端亲王登基做了皇帝,那时皇上就有了四十八位妻妾,入宫之时,向太后大惊,不得不派人一一点验。论家世自己不如皇后,甚至崔德妃可自己凭着天姿国色,庄重典雅,良好的礼教修养,能博古通今,懂得琴棋书画,更加上机智活泼,入宫三年便由才人越次加封为贤妃,王芙蓉由才人越次加封为修容了。

想到这郑红梅心中有些激动,皇上视自己为知音,先后诞下一双儿女后,又晋升为贵妃,更受到皇上的宠幸,就连奏章也常常让她代为批阅,宠冠,就连王皇后也知趣的回避退让,家族蒙荫,父亲封为国公,一跃成为大宋的新贵,自己这十几年的奋斗容易吗,其中滋味又有谁知道

“娘娘,头梳好了,你看看还好吗”翠珠花了半个时辰终于郑红梅弄好了这个朝天鬓,拿起一面铜镜放到她的脑后,让她看。

“怎么这么黑,看不清楚,拿柽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