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招有效,谢小玉总算松了口气。
他对洪伦海的话一直只信七分,那家伙未必撒谎,但是可能会有所隐瞒。此刻确认用功德之力可以洗涤幽冥气息,他的心总算安定下来,接下来只需要想办法聚敛功德就可以。
一想到这里,谢小玉不由得苦笑起来。他越来越像一个真正的和尚了。
信步朝着寺院走去,他一边走,一边四处观瞧,那些烧香拜佛的香客有不少认得他,全都口诵佛号和他打招呼。
秀念和宽念也很快得到消息,两人带着十几个小和尚快步迎了上来。
看到秀念,谢小玉微微有些吃惊。
秀念居然也跨入门坎,显然这是功德的力量,否则以他的资质,这辈子都别想成为修士。
这就是佛门比道门强的地方,对资质的要求低。
宽念更不得了,已经练气二重。不过和后面跟着的那些和尚相比,宽念的境界并不算高。后面的和尚中,有两个人已经达到练气八重,其他人也多是练气三、四重。
“师叔,您出关了”秀念问候道。
“我马上要前往天门,临走之前来看看这边怎么样。”谢小玉说道。
“师叔,您可以不去。”秀念有些哽咽,虽然相处时间很短,他对谢小玉却颇有感情。
“天门开启是佛道两门的一件大事,也是一场大机缘,我不想错过。你二人无须挂念于我。”谢小玉转头看了看他们身后:“这是你们收的徒弟”
“师叔,之前圣地普陀开启,万佛山上很多寺院的当家住持都进去了,但是没几个人出来,有些寺院还好,另外一些寺院彻底没落。这些弟子慕名而来,我等代师收徒,收下这几位师弟,还有两位是在这里挂单。”宽念负责管理寺院,所以这一次由他解释。
那些和尚连忙双手合十,朝着谢小玉喊“师叔”。
他们之所以选择这座小庙,除了因为普济寺现在风光无限,另一个原因就是眼前这位圆无上人。
经过通德寺一战,整个江洲都知道原来这座不起眼的小庙居然藏着一位大德高僧。
“很好、很好,圆空师兄想必也能心安。”谢小玉叹息一声:“宽念,回头你安排一下,让几位师侄轮流回老寺院,那边已经没人了。”
“墨念师弟呢”秀念连忙问道。
“我让他了结心愿去了,他会不会回来还很难说。”谢小玉对这两个人没什么可隐瞒的。
两个和尚各念了一声阿弥陀佛。对于墨念的事,他们知道得一清二楚,自然明白让他了结心愿意味着什么。
他们也不奇怪师叔会这么做。他们早就感觉出来这位师叔行的并非是普通佛门之道,反倒更像走修罗道的战僧。
“这边怎么样”谢小玉问道。
“师叔,我等只用半个月就建起这座别院,虽然简陋了点,香火却还不错。”
秀念颇有些得意。他虽然从小就是和尚,在修练方面却是半路出家,所以脑子也没转过来,最在意的还是香火。
“那些病人呢”谢小玉不在乎这些,他在乎的是功德。
“这里差不多有三百多名病人。我们本来以为房子够多,没想到最后还是不够,只能几个人挤一间禅房,收留的弃婴也有二十几个人。一开始可能别人不知道,最近这段日子弃婴的数量越来越多,几乎两天就有一个弃婴被放在那座石佛上。”宽念脑子清晰,干脆代为解释。
“没碰上什么麻烦吧”谢小玉问道。
“之前倒也来过几批无赖,以为我们普济寺仍旧是凡俗寺庙,这件事最后是观海师弟解决,为此官府曾经派了人过来,后来才知道是那些无赖找了一个讼棍。而那个讼棍和县衙里的师爷有点关系。不过那个师爷很快就出事被抓起来,知县还亲自来道了歉。”宽念说道。
谢小玉看了看后面那些和尚,其中有一个眉飞色舞,显然就是刚才提到的观海。这人一身煞气比墨念还重,显然不是什么安分守己的人物。
这本来就是件小事。佛门号称慈悲,但是对敢于冒犯的人绝对会露出雷霆震怒,所以官府最多欺压一下普通佛寺,对于真正的佛修寺院绝对不敢有丝毫冒犯。
那个师爷职位太低,所以不知道普济寺的底细,稍微有点地位的人肯定知道普济寺不能招惹。
谢小玉终于放心了。
他未必会回来做住持,但是他绝对不会放弃这片基业。短时间内,这是他唯一能够获取功德的途径。
第十二卷第003章天门开
一进入平洲,远远就可以看到一座山。那是一座很高很大的山,上半截在云层中,根本看不到山顶。
它就是天门山。
谢小玉的遁光不慢,却也从清晨一直飞到傍晚才到了山脚下。
天门山的山脚方圆十万余里,想进山却只能从一个地方进去,那就是天门山东面的一座小城登临城。
此刻,这座城里人山人海,街道水泄不通。
聚集在这里的人各色各样,有豪门子弟,有江湖中人,也有小康之家或者平民百姓,他们来到这里都是期望能够求取仙缘。
城里的一家小小的茶铺里,很多人挤在一起,一边喝茶,一边听书。
“这天门是一个地方,也是一个仙家门派。客官要问这天门山有多高古老相传,此山上接天庭,下接地府,比那西天须弥神山还高一倍,不过从来没有人到过山顶,因为天地两隔,到了半山腰就再也上不去,同样,上面的神仙佛祖也下不来。
“各位是来求取仙缘,这天门山上就有一个天门派,那是天底下最容易进的仙派。不过想要进天门派,对于我们这些肉眼凡胎来说也没那么容易,必须靠自己的本事爬到接引亭。那亭子在一万八千丈高处,不但罡风如刀,而且滴水成冰,就算那些武林高手都未必上得去。想靠这条路求得仙缘,那是难上加难。
“好在我们这些人还有另外一场大机缘。这天门山每隔三千五百年就会有一场盛会,每到这时就会万仙云集,机缘来了的话,说不定会被哪位仙人看中,被收入仙门中”说书先生起劲地说着,类似情景也在城里各个角落上演。
谢小玉信步而行。此刻的他一身文士打扮,一点都看不出是和尚,绝对和那些求取仙缘的人没什么两样。
信步而行,一路上到处可以看到有人在做好事,这些人都巴望着仙人能看到他们的善行,收他们入门。
一旦每个人都这么想,情景就显得异常可笑,常常可以看到一个老太太身旁少说有五、六个人扶着。
谢小玉暗自好笑。这帮人真当修道之人是傻子连真心和假意都看不出来
更可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