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不是占算出来,而是他透过某个特殊的管道得来。
李素白倒是知道璇玑派最近在琢磨什么。
“他们在研究怎么将一个大空间压缩得尽可能小,可惜在空间之道方面,道门并不是很擅长,那是佛门的长处。”李素白投桃报李,也给算命老者一个消息。
“那倒未必,道门的缩尺成寸简单又实用,佛门有吗至于佛门擅长的掌上佛国,我道门中也有袖里乾坤,未必比他们差,只不过擅长这东西的人没他们多,再说,他们那点玩意儿还不是从魔门手中得来”算命老者对佛门并不怎么有好感。
“算你说得有理,但是有一件事你不得不承认,除了缩尺成寸之外,在其他的空间运用上,佛门确实走在我们前面。”李素白不想抬杠,算命老者的话确实没错,他的话同样也没错。
到了至极的地步,涉及的全都是道。
道门中研究空间之道的人虽然比佛门少,但是层次不比对方低,否则也不会有仙、佛两界的存在。
能破开虚空,将那么多人迁移到仙界,道门对空间之道的掌握绝对不差,尴尬的是中间这一段。佛门有很多类似芥子道场的东西,道门却少之又少,这就是差距。
刚才算命老者提到璇玑派的人打算前往婆娑大陆,他其实也明白十有八九是为了空石。
空石又称为虚空之砂,和曼荼罗阵一样都是西方的特产,它们大多是掌中佛国毁灭后留下的碎片,带有空间大道的痕迹,如果想炼制空间类的法器,用这种东西最适合。
“看来我也得走一趟了我已经多少年没去婆娑洲了”李素白转头看了西方一眼。
第十七卷第003章婆娑
“铛铛铛”
一阵阵钟声在耳边回响,钟声并非从一处传来,而是四面八方都是。
谢小玉停下脚步,他听着那此起彼伏的钟声,也听着那夹杂在钟声中的梵音禅唱。
不只是谢小玉驻步聆听,周围的人莫不如此,而且所有人都露出虔诚的神情。
这就是婆娑大陆,西方佛土。
不知道过了多久,钟声渐渐停下来,众人开始做自己的事,谢小玉也继续往前走。
此刻谢小玉是赤脚走在路上,来到这片佛土后,他又恢复和尚的打扮,不过这次他身上只披着一件薄薄的僧袍,这是一件很宽松的僧袍,一侧肩头搭着,整条右臂连同肩膀都裸露在外。
婆娑大陆的僧人都是这样的打扮,因为这里气候炎热,衣服多是用来遮羞,而不是为了保暖。
谢小玉的样子也变了,变得凸额深目,短发全都打着碎鬈,皮肤又粗又黑,完全和当地人一个模样。
谢小玉小心地看着路。
西方佛土被认为是人间净土,不过来这里有一段时间,谢小玉对这个“净”字有些不敢恭维,因为这里很脏,大街上到处都是牛走来走去,牛的粪便自然也随处可见,风一吹,总有一股臭味钻进鼻孔里。
最让谢小玉受不了的是,这里的僧人全都赤着脚,所以他也不得不这样,但只要一想到可能踩到什么脏东西,他就感到浑身不自在。
现在谢小玉有些后悔来这里,可他来婆娑大陆并不是为了空石,而是为了实现当初的诺言。
当初谢小玉为了拉拢那三位大巫,曾经许下诺言让他们至少多活两、三百年,就算做不到,也让他们能转世重修。
谢小玉想出来的解决办法很麻烦要先转魔门,再转佛门,最后转入道门,不过这中间的每一步都有保命的办法。
现在三个大巫已经开始修练魔功,所以谢小玉也要兑现诺言,帮他们炼制魔门秘药。
之前在苗疆的时候,三个大巫问遍他们认识的魔道中人,结果一无所获,那些魔道中人没有人研究秘药,也没人有药方,更别说药经;最后,一个和罗老相熟的魔道中人提议让他们来婆娑大陆看看,或许在佛门的典籍中可以找到一些与之有关的线索,所以他们来这里。
这座小城叫耶罗,站在这座城,稍微抬头往远处看一眼,就可以看到一片整齐的山岭。
这些山岭彷佛被刀削般,不但侧面是平的,连山脊都几乎没有起伏,这片山岭绵延数万里,中间被围起来的地方是一个巨大的盆地,这个盆地直径一万两千余里,被划成八个邦。
如此巨大的盆地并不是天然形成,而是人为造成,制造出这个巨型盆地的正是佛魔之争的最后一战。
这座盆地正中央的位置,曾经有一座气势恢弘的城市三连城。
传说在建造三连城的时候,是先由人工堆砌出一座千余丈高的山,然后在山脚、山腰和山顶各建造一圈城墙。山脚就是最外围的城墙,是用铁浇铸而成;山腰则是位在中间的城墙,是用白银浇铸而成,最高也最里面的城墙是用黄金铸成。
那时候有数千万人居住在三连城,平民住在黑铁城域,有钱、有地位的人住在白银城域,修士和贵族住在黄金城域。在黄金城域,夜晚亮如白昼,住在那里的人美酒佳肴、莺歌燕舞,无时无刻不在享乐,那是真正的人间乐土、极乐世界。
如果说天门是太古妖都,这座三连城就是远古魔都,可惜这一切已经连一点痕迹都看不到。
三连城在那一战中化为废墟,数十万年的岁月沧桑甚至让三连城连残垣断壁都没有留下,大部分东西都被拆走,剩下的则抵挡不住岁月侵蚀,早已经化作流沙和尘埃。
不过也有一些东西被保留下来,比如魔门的传承。当然,不可能留下完整的传承,只能从各式各样的佛门典籍找到痕迹。
谢小玉所在的耶罗城就是一个佛门圣地,在攻打三连城的时候,佛门就是在这里集结;三连城毁灭的时候,这座城收到波及被夷为平地,后来佛门重建这座城。
耶罗城当然不能和难陀寺、天龙寺相比,不但名气小得多,规模也差得远,除了这里的地理位置有些偏婆娑大陆的中心在北方,而这里靠近南方,另一个原因是这里的佛寺全都属于早期教派,秉承最初那套佛门思想,在大乘佛法兴起的现在早已经落伍。
这里的和尚大多是本地人,像谢小玉这种挂单的和尚很少,就算有,也都是对早期教义感兴趣、认为佛门应该回归本源的异类,其中大部分是苦修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