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30(2 / 2)

地球上的资源,总是有限。倒是宇宙中的资源,却是无穷无尽。一颗富含各种金属矿藏的小行星。几乎抵得上地球数国所有的金属矿藏总合在这种情况下,花费几百个亿,开采一颗小行星,取得几千个亿,甚至上万亿的收益,远比发动一场战争来的合算许多。

如今就算是以碾压的姿态,征战和肢解地球上一个最小的国家,其军费花销,也不只几百个亿华夏币。

而此时,也有那对华夏的古典文明有着深刻了解的人反应了过来,想起华夏古卷司马法中所言曰:“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比如说当日的五月花联邦,有着庞大的星球大战计划。有着世界第一的国力。有着可以肆意掠夺他国财富的经济体系。

可是,就是这么一手好牌,愣是让天下第一的五月花联邦玩儿的稀烂。鼎盛不过数十年,形势就急转直下。在征讨了几个盛产石油的小国之后,便陷入了泥潭之中。其军费花费,前前后后加起来已经超过了十万亿五月花联邦币。

这笔钱,相当于五月花联邦大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若是用来投入可控核聚变的专项研究。可控核聚变,怕是早就被五月花联邦的人成功实现了哪里还有华夏丝毫的机会

就算是后来亚特兰蒂斯人出手偷袭,五月花联邦黄湿超级火山爆发,喷发出足以掩埋整个北美的火山灰,有了这项技术在手,五月花联邦也完蛋不了

可如今,情势急转直下,又哪里有五月花联邦丝毫的机会

那些五月花联邦花费巨大的军费,掠夺来的钱财、石油、天然气,和一些其他的资源。放到几十年的尺度上看,是不小的财富。但若是放到几百年,或者几千年的历史尺度上来看,简直就是些只能引来巨大仇恨的累赘和废物

实现可控核聚变之后,得到的能源,几乎无穷无尽而且,完全没有污染比掠夺到的有限的石油要强太多太多而在此之前,五月花联邦所有的耀武扬威,都变成了一场巨大的讽刺和嘲笑。仿佛一个一个巨大的耳光,抽在如今追悔莫及、四散余世界各个角落的五月花联邦人的脸上。

而这其间的落差,只能被解释为五月花联邦的短视

一众学历高反应快的记者们,在想明白这一系列的选择和世事变化之后,不由得唏嘘起来。并对华夏的选择,感到庆幸。也纷纷安下心来,开始写稿。一时间,各种新闻稿件满天乱飞。不过几分钟之后,相关的头条,便出现在世界和华夏各大媒体上。

不出意外,这一次华夏发言人在例行对外记者招待会上的答记者问,直接红了起来。

不但那学识渊博、应变机智的发言人,在网络上红了起来。那两首被引用的辜鸿铭的诗红了起来。

而且,出人意料的是,那个在清末才气纵横,声震欧罗巴诸国,却并不太招当时华夏人喜欢的清末怪杰辜鸿铭,以及其言论著作,也陡然之间红了起来

许多人这才知道,在当日华夏积弱,被欧罗巴一系诸国打压的年代,还有这么一位牛人。辜鸿铭此人,生于南洋,学贯中西,精通九种语言。曾经先后获得数学、哲学、土木工程学、英国文学和拉丁文学等十三个博士学位。其著作二十余部。并将三部华夏经典巨著论语、中庸和大学翻译成英吉利语言。向欧罗巴众人宣传华夏文明。

或许是因为混血儿的原因,辜鸿铭此人几乎有过目不忘的能力。学养十分深厚。后世有学渣怀疑当年辜鸿铭此人的十三个博士学位是否为真。却不知,天资真的是一件限制想象力的事情。

撇开学位不说,普通人哪里有精通九门语言的能力这世界上,是真的有天才这种神奇物种存在的

当然,辜鸿铭的可贵之处,并不在于其天资聪颖,学贯中西,毕竟,乱世出英雄。从清末开始,华夏出了不少学贯中西的学问大家其中也包括后世人熟知的鲁、郭、茅、巴、老、曹,等等。

可是,这些学贯中西的学问大家之中,倒有九成九是否定华夏数千年传承的。是打算全盘学习欧罗巴一系文明,放弃华夏文明的其对于华夏文明批判之尖酸刻薄之处,甚至比欧罗巴人还要激烈。似乎,不将华夏这数千年传承彻底抛弃抹杀,便是罪大恶极

而这些人中,也只有少数真正坚持着华夏的文明与传承。而不但能够坚守华夏的文明与传承,并且还能将其发扬光大,客观指摘欧罗巴一系文明弱点的却只有辜鸿铭一人而已

正文 第九百四十一章 大家

至于辜鸿铭,因所想不合于时,而被世人排斥。被称为怪杰。但实际上,却是看破两个文明优劣之处的巨人。若是真的按照学术贡献被成就论,辜鸿铭的成就,还在后世所称的鲁、郭、茅、巴、老、曹几个大家之上。

这些后世所称的大家,虽然也有所成就,但是论建树多少。论对于华夏文明和欧罗巴文明的洞彻程度,论其高屋建瓴般的长久远见,却不如辜鸿铭多矣。

这些后世所称颂的大家,都是以指摘华夏文明的缺陷而成名。如果算起来,其实相当于一个一个炸毁城堡的炸药包,虽然其爆炸的时候,声音轰鸣,色彩炽烈,引人注目。

但是,除了破坏之外,并没有太多的用处。其价值最多,不过是引人深思而已。在炸药爆炸之后,一片废墟,满地狼藉,根本就没有住人的可能性。

当年的某个大家,不但想要摒弃华夏医学,甚至还想摒弃华夏文字。若是当年这位大家挟自己巨大的影响力,真的做成了这件事。那华夏数千年的传承,可就真的断了。

如今的华夏,也不会有同一的文字和语言。华夏数千年的典籍文章,种种精华,对于华夏的后人来说,将如阅读天书一般困难

倒是辜鸿铭学贯中西,客观的对比华夏与欧罗巴的文明优劣之处。在华夏文明衰退之时,在举世非之、欲弃华夏文明传承的情况下,仍旧于欧罗巴诸国讲说传播华夏文明。并切中要害,以一己之力生生在欧罗巴诸国掀起一股热潮。

论英雄,谁是英雄

后世的网络上,有一张图,非常的形象。这张图中,有三个人,这三个人的脚下,踩着不同厚度的书。其中一个人只看过寥寥几本书。并不了解这个世界的凶险。所以,看到的都是一片天真绚烂的景色。

而另一个人看到的书,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