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来吧”姚博远把炕桌放到炕尾,坐在炕沿上。
“小叔,小婶,打扰了。”姚博远笑着说道。
“说什么话呢”姚长海指了指墙角的椅子道,“坐吧”
姚博远拉来椅子坐下道,“我来找小婶的。”
连幼梅抬眼诧异地看着他,指着自己道,“找我的,有什么事吗直说吧”
“小婶,农场的王琦红为人怎么样子弟小学当老师的。”姚博远直截了当地问道。
连幼梅轻蹙了下眉头,抬眼问道,“博远,你问这个做啥”
姚博远把事情说了一遍,连幼梅恍然道,“王琦红啊她的心很大,和咱不是一路人。”
“对了,刚才听你说大嫂也知道了,这事她怎么说。”姚长海冷着一张脸问道。显然怒气不小,虽说幼梅没有明说,但一句话不是一路人,就已经说明问题了,不知道那傻小子办出多少傻事了。
“娘说不用管,用不了多久,清远就会明白了,那女的会让清远死心的。”姚博远有些为难地说道。
“你是想早点儿让清远认清现实,不要傻乎乎的越陷越深,所以才找你小婶的。”姚长海问道。
“嗯小婶在农场上班,知己知彼,可以把伤害降到最低。”姚博远接着说道。
“你是担心清远那傻小子受不了打击。”姚长海一想就明白了,他拍着姚博远的肩膀道,“行了,这事小叔记下了,会时刻注意着清远的。”
姚博远站起来道,“谢谢小叔了。”
“谢啥子啊一家人,谁让他是我侄子呢”姚长海笑道。
“那我没事了,不打扰小叔了。”姚博远说着就起身朝外走去。
姚长海把姚博远送了出去,回来时,就看见坐在炕上的连幼梅嘀咕,“原来农场议论的那个傻小子就是清远啊”
自知说错话的连幼梅一脸讪笑地看着姚长海。
“她妈,怎么回事。”姚长海坐在炕沿上问道。
“哦没什么,就是清远对女孩儿诸多照顾,不过听说人家好想没那个意思。”连幼梅保守地说道,“她爸,你生气了。”
“哦没有。”姚长海摇头道。
“大嫂还真是稳坐钓鱼台啊”连幼梅转移话题笑着说道。
“横加阻拦,反而遭遇反抗,人有时候就是这么糊涂,还不如顺其自然。”姚长海心不在焉地说道。“我看清远欠抽,揍一顿就好了。”
妮儿腹诽道:年轻人嘛谁没有眼神不好的时候。
“行了,别瞎想了,注意着点儿清远。”连幼梅说道,
她想了想又道,“明儿没时间,后天吧你去农场找我的好姐妹,就说老姚家有结亲的意思,让她去王家恭喜,一准儿让王琦红傻眼,肯定急忙否认。”
姚长海点点头,还能怎么着,余下的看着那傻小子呗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
这个家还真是行动派。
夫妻俩又说了会儿闲话,姚长海收拾了碗筷才出去,看看有什么帮忙的。
农家都睡的早,即便过年也只有三十睡的晚,其他时间为了节省煤油钱,都早早的休息了。
aa
正月初二、初三,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回娘家的习俗,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
大娘和三大娘的父母在战争年代已经去了,早已经没有了娘家,所以她们没有回娘家。
而姑姑姚长青过年就在娘家。
所以只有姚长海一个人去了丈母娘家。
虽然少了他家里依然热闹。
两个大孙子陪着姚爷爷耍花牌,姚长山和田胜利去村子里串门。
女人们则就没有那个闲情逸致了,要推石磨,磨面。
姚湾村没有通电,所以不管是玉米面、高粱面、小米面、白面等等就是大家手推出来。
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古老石磨在这里还在续继,妮儿瞠目结舌地打开天眼看着她们如此原始的推磨、磨面粉。
“唉”姚夏穗叹口气道,“又要开始每天的必修课了。”
推磨是每日的“必修课”。
下午放学后,吃完饭,赶紧做上几道习题;娘忙完了锅边的事情,头顶围上一条蓝色的花帕子,姐妹俩就知道娘开始磨面了。
s:下午5点二更
第42章 推磨
更新时间201484 16:32:41字数:2249
做为一种古老的机械,磨在农村地区扮演重要角色。欧洲国家的磨总是和风车联系在一起;华北的磨往往借助畜力,同样需要较大的空间;而现在这个艰苦岁月,牲畜少的可怜更是生产队里宝贝,怎么能接私活,所以磨是由人来推的。
推磨,这可是一件不想干又不能不干的活,这是农村人基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农村生活每天三餐吃的就是玉米饼和窝窝头,而这些的由来是最初用磨推出的面蒸出来的。
上岗可就下不来了,每天都要吃着推磨磨出来的各种粗粮面粉所蒸的窝窝头也只能够全家吃三天的,那就是说每隔三天都要推一次磨。
姚家人口多几乎每天都要推磨。
“娘,小叔上次磨的面吃完了。”姚秋粟垂头丧气,满心不甘地问道,“今年才初二耶”
“马上见底儿了。”大娘清洗着青石磨盘道,“不然俺也不想大过年的让你们推磨吧”她顿了一下接着道,“年前事多,让你们松快了这些日子。”
她拿着笤帚疙瘩,敲了她的头一下道,“你们知足吧小叔子和你哥哥们,在妮儿出生前,磨了一个多月的量,让你们轻省了这么长时间。”大娘又道,“少废话,赶紧干活,先磨些棒子面,这个用量大。”
“是娘。”姚夏穗认命道,“娘,你知不知道,每当看见着磨盘,我的心情比这磨盘还重耶那真是一片乌云遮过来,阳光都变黯淡了。”
姚夏穗胳膊横在胸前,抬头仰望,深情地说道,“我仰望天空中飞翔的小鸟,扇动着翅膀,越飞越高,逐渐变成一个个小黑点,它们多么幸福,飞到东飞到西,不用推磨,一路欢歌。无羁无绊,可我小小年纪,却要与磨盘为伍。”
“啪”大娘给了她一巴掌,“小小年纪,悲什么春、伤什么秋,能当饭吃啊”
“姐,说的对,看见这磨盘,我就知道,我的年过完了。”姚秋粟附和道。
青石磨就安在家里厨房的隔壁,房间低矮,没有窗户,感觉阴森森的,终日见不着阳光,湿气很重,青石磨四平八稳地摆在房间内,板着它几百年来的老面孔。
“行了,知足吧现在放假还能白天干,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