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博远和姚清远,连幼梅,三人是脸色大变,姚博远更是夸张直接拿起了炕桌上的一盏煤油灯。
“哥。你干什么”姚修远立马展开双臂,站在了箱子面前。
“让开。”姚博远低声喝道,握着煤油灯的手指节泛白。
姚致远眼疾手快地啪的一声,合上了箱子,直接坐到了箱子上。打定主意死都不离开。
“你们到底知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姚博远阴沉着脸说道,“你们出去那么久,别告诉我都是睁眼瞎子,现在是天下太平。”
“就是因为不是睁眼瞎子,才不希望它们遭到毁灭。”姚致远梗着脖子说道。
“起来”姚博远低声喝道。
“不起来。”姚致远坚决地摇头道。
两个人就这么对峙着,互不相想让。
“青石,这样好吗”五叔公问道。按照他原本的意思可不是这样,孩子们作下的好事,商量一下怎么处理。
本打算私下处理的,没想到孙子爆料青石家的孙子比他还疯狂。
更没想到青石这大侄子居然这么干,可见有事情多严重。
“没关系,五叔公。这些都是小事。”姚爷爷倾身上前小声地说道。
“这是小事,那什么才是大事啊”五叔公嘀咕道。
两位老人这边摇着耳朵,场中央又起了变化。
“清远,把他给我叉走。”姚博远直接挥手道。
这长辈们都在场,小辈们儿就直接开打了。一时间让大人们有些懵。
“等等”姚奶奶赶紧起身拦着姚博远道,“博远你别激动,不就是些书吗你至于这么激动吗”
“奶奶,你们不知道事情地严重性。”姚博远说道,“我们每天在农场看着那些被斗的人有多么惨,奶奶就不会说,它们不就是些书吗”
“啪”姚爷爷拍了一下炕桌道,“原来你也知道它们只是书啊”
“爷爷,我知道它们是书没用,关键是那群疯子认为它们是封资修。”姚博远说道。
“书不论古今都是优秀思想文化的重要载体,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祖先创造和形成的睿智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传统美德得以流传至今,完全依靠着由甲骨、金文、竹简、帛书,一直到后来线装古籍这些载体的一脉相承。不然怎么吸收前人的智慧啊”刘姥爷出言相劝道。
“太姥爷,你不用说,大道理我都明白,我为什么会得到农场职工这个位置,除了我会种地外,就是我识文断字。”姚博远摆手道。
“哥,你既然知道,你还要烧了它们。”姚致远不解地问道。
“正是知道,所以才要烧。”姚博远轻描淡写地说农场里面的情况。
听得在场的人倒抽一口冷气,三大娘说道,“致远,起来,让你哥烧了它们。”
大侄子真是太给力了,人家直接上手了,比她磨破嘴皮子可好多了。
“可是,咱们村不是平安无事吗”姚奶奶不解地问道。
“现在平安无事,是因为咱们村小。不代表,未来不会有事,总会让他们扫荡一遍的时候,咱们村还在地球。没跑出华夏。”姚博远说道,“爷爷、奶奶,你们不能任由这帮二愣子胡来。”
“晟睿,把你的东西拿出来吧”五叔公出言道。
姚晟睿解开棉袄,从里面拿出几本书,几幅画。
刘姥爷说道,“这后村居士集清宫内藏,乾隆五玺俱全,宋刊本春秋经传四册,小子们。你们专挑极品啊”
姚晟睿老实地说道,“我们不懂,只是这些那些藏书的老人,哭得最痛,估计都是好的。”
“噗咯咯”妮儿毫不客气地笑了起来。他们可真实在。
五叔公也不客气道,“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这猴崽子把东西藏在棉衣和棉被里倒腾回来的。”他接着训道,“胆子可真大,也不怕被抓,咋不冻死你们得了。竟惹是生非”
听得姚爷爷和知情人耳朵里,尴尬地笑了笑。他家也是这么干的。
姚致远积极地又打开了一副字画,“这是一副字,写的潦草,可惜好多不认识。”
“我来看看,你可真敢说,这可是书圣王羲之的字。竟被你说潦草。”刘姥爷说道,他把字举了起来道,老爷子念叨了一遍。
听得众人云里雾里的。
“这是什么”姚长海问道,也问出了大家的心声。
“王羲之的字。”说谁的字,对于姚爷爷他们来说那是一窍不通。刘姥爷看他们一头雾水接着道,“距今1400多年 了。”
“什么”在场的人动容了,庄稼人别的不知道,这数还是会数的,这可是一千多年前的东西。
“上虞帖这是唐代摹本,原本没有了,所以摹本也价值连城了。”刘姥爷动容道,心里更多的是心痛,能到了孩子们的手里,可想而知有多乱。
“这是醉翁亭旁堂内珍藏的苏轼、苏东坡的字。”刘姥爷看到另一幅字动容地说道。
“苏轼是谁苏东坡,俺就知道东坡肉、红烧肉。”姚奶奶哂笑道。
“呵呵亲家母,说的对,就是东坡肉的那个苏东坡。”刘姥爷笑道。
乡下人也许不知道这些大文豪是谁但关于她们的名人轶事,却是被普罗大众广为流传。
“咯咯”妮儿笑了起来,姚奶奶真可爱。
“太姥爷你咋知道的。”姚晟睿傻乎乎地问道。
“问那么多干什么”姚致远瞪了他一眼道,“我们还没有跟你这个叛徒算账呢”
刘姥爷悲痛地叹了一声,“造孽哟”老爷子哽咽道,“人没了,也许后继有人,宝物没了,就真的没了。烟云往事,惩前毖后,却痛定思痛;前人愚昧,后人觉醒,但文明已残缺他们会后悔的。”
妮儿轻轻举起手擦擦老爷子的脸,为什么本该这个文明古国的古迹最多,现如今反而最少,博物馆里的文物更是少的可怜,民间的文物十个有九个都是假的,为什么因为真的大多毁掉了。大多美术馆古代书画墨宝极少,为什么因为书画是最容易毁掉的,扔到火里一烧就没了。
更讽刺的是,现如今文物破坏,却造就了以后富豪,其中就有把京城这期间没收文物的库房中的“货物”以低价占有后,成就了富豪。
在场的这些老实巴交的农民从来没见过人对着这些死物哭泣,无声的哭泣。这些东西,说句不客气地人家认得他,他们不认得它。
姚致远他们也呜呜地哭了起来,因为他们仿佛看见,监工看着烧字画时,那些老人家痛哭流涕地模样,“犯罪,你们这是在犯罪。”
s:
感谢彩霞满云间书友投的粉红票
、第172章 解决之道一
一时间房间内响起了嘤嘤地哭泣声,姚博远上前一步揽着姚致远的肩头,沉下心来,“不是我不想,而是”
姚致远轻轻推开了他,“哥,你真的还要烧吗”姚致远摸了一把脸,微笑地看着他道,“那么你的龙凤被,咱家的祖爷爷、祖奶奶的牌位,还有这家族宗谱,祠堂里牌位,其中包括二伯的牌位那不好意思,我们革命小将都要烧了。”
姚博远还没有说话,姚爷爷、姚奶奶、五叔公齐齐怒吼道,“你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