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喝点儿热水,暖和暖和。冷不冷,饿不饿。锅上熬着玉米粥,要不先来一碗。”姜大志问道。
几个爸爸先拿着大茶缸子给孩子倒了半茶缸热水。
姜山捧着茶缸灌了一口水道,“呀这水还真甜。”
“这屋里还真暖和。”姜山摸着热乎乎的暖炕道。“爸,你别忙活了,赶紧过来坐吧我们不饿。”
他们中午还真没吃啥,早上就坐车了,坐了一上午的车。有的都坐火车坐了十来天,说不饿是假的。都饿过了。看见爸爸们,哪里还饿啊
“对对。快坐下,看看妈妈让我们给你们带来的东西。”
四个孩子掏出各自带来的东西,堆了一炕桌,炕上放的都是。
“你说你们,我在这儿挺好的,不缺吃不缺穿的。你们日子艰难,又领着孩子,拿这些东西干啥。”
几个爸爸同时说道。
“谁知道你们是不是谎报军情。”
“听他们去五七农场探望回来的说,条件艰苦着呢种田、挑粪、养猪、做饭、挑水、打井、盖房要求自食其力。有很多人因不堪重负,还有给活活累死的。”文隽看着文飞道,“爸,你没事吧”
“废话,你爸身强力壮的能有什么事,我现在黑了,也壮了。”文飞拍着自己的胸脯道,“你爸我现在结实着呢”
“你看看,我们身上穿的,脚上蹬的,都是乡亲们给我们做的。”文飞接着说道,“别看不好看,暖和着呢乡亲们很照顾我们。”
姜大志他们抿嘴偷笑,这个文飞在孩子们面前不能落了当父亲的尊严,算了不揭穿他了,刚来时狼狈的不行。
“你们怎么下乡来了,怎么没有随着大部队走。我还以为你给我划清界线了,我这个老子可是把你给拖累了。”文飞拉着儿子的手抱歉道。
“爸你瞎说什么子女是债,皆因宿世债务之关系,可概括为讨债、还债、报恩、报怨,无债不来。父母与子女之间,不论是讨债、还债、报恩、报怨等等现实情况的出现,皆因是宿因宿缘所导致。”文隽挽着他的胳膊道,“爸你上辈子欠我的,我是讨债来的,你可不可不能赖账啊”
“我们响应的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所以我们就来了,至于怎么会来这里,还不是因为你们在这里。
实际上出身好,根红苗正的都参军或留城了。向我们这些狗崽子,还有平民百姓的孩子都下乡插队了。”车国盛撇撇嘴道。
“对哟像是姚湾村就聚集了这么一帮人,敌特、高干、臭老九、高知、靠边儿站中层干部和平民百姓的孩子。”程爱国微微一挑眉说道,“向我认识的同学中有的随大部队走了,余下的便是各校不愿随本校插队跳槽瞎跑的。”
车国盛接着话茬道,“我们都是有目的的,有些就是瞎乱窜的。”
“家里还好吧”姜大志问道。
“有单伯伯帮忙,挺好的,妈现在在后勤打扫卫生,勉强维系一家的生活吧”姜山汇报道。
即便说的太好了,粉饰太平,他也不会相信。
“别担心爸我们一家糊纸盒,还有咱家不远处不是有一个大斜坡,我去给人家推车一个月也能挣块,省着点儿花也够生活费了。”文隽笑道,“你看看这身板也结实着呢”
一句话说的老父们既欣慰又心酸,这眼泪顿时湿润了眼眶。
“爸,别这样。我们都好好的不是吗”车国盛抹了下眼,自嘲道,“爸。这不是世道所逼,我都不知道我这么能干。”
“真的,爸,只不过提早长大,见识了社会的残酷而已,总比温室中花朵要好吧”程爱国笑道。“小鹰被抛下山崖。才能展翅高飞呗就当是人生的磨练呗”
“爸,你瞧瞧你们越说越来劲儿了。”
闹得四个大小伙子硬挺着眼泪没有落下来,他们要是在哭了。这就水漫金山了。
待情绪稳定后,姜大志先问道,“山子,你有啥打算啊”
“还能有啥打算,下乡不就是来种地,刨地球的。”姜山笑道,“还是跟你一样。去当牛倌。放牛娃。”
“你们的课业没有落下吧”程天佑看着孩子们问道。
“没有,没有,有妈看着怎么可能落下。”四个孩子一致点头道。
不过怎么看,这眼神游移,怎么心虚。
失去家里的顶梁柱,生活的重担一下子压在长子头上。每天为了生计东奔西跑的。累的跟条死狗似的,怎么可能还有闲情逸致追求精神世界。看书。
“算了,冬闲也没啥活儿,你们别急着下地,下地也没干不了,加上快过年了,先把落下的功课给我补上来。”姜大志说道。
“等等爸,我们连书都给当成封资修给烧了,哪儿来的书。”文隽赶紧说道。
“我们这儿的书多着呢”车报国又道,“先声明啊在这里看到的不许说出去啊”
“这么神神秘秘的。知道了。”四个小伙子相视一眼道。
“这里的书,好像跟大学图书馆似的。你爸跟掉进儿蜜罐儿里似的。”程天佑倾身上前小声地嘀咕道。
“难怪你们气色那么好,原来有精神食粮啊”姜山打趣道。
“你们可不能让村里的孩子给比下去。”文飞看着他们几个道。
“爸您就吹牛吧怎么可能。”文隽不以为然道,“我们即使在不济也比乡下孩子强吧是吧兄弟们。”
四个爸爸相视一眼,嘴角划出一抹诡异的弧度,哼哼小子们等着被打击吧
“我听说咱们有生力军加入了。”郝老推门进来道。
“郝老”
姜大志他们立马起身道,孩子见状一个个蹦下炕来。
“这是郝老,你们称郝爷爷好了。”程天佑笑着拍着孩子的肩头道,“郝老,这是我的大儿子程爱国。”
“郝爷爷好。”
“这是我儿子”
就在小学校里相互介绍时,姚家也在相互介绍。
“好好好”姚奶奶拉着田悦宁的手问道,“你爸爸、妈妈好吗妹妹和弟弟好吗”
“好着呢”田悦宁笑道,“奶奶这是我同学祁红,跟着一起来下乡的。”
“好好”姚奶奶不住的说好,“这是你们爷爷、大娘、大嫂、二嫂”
姚家是来一拨人介绍一拨人。
吃完饭后,说到怎么安置这俩女孩子时,姚长青道,“来到叔叔家了,哪儿有出去住的道理,家里又不是没有房间。”
祁红感觉孤零零的,她想说,话到嘴边却没有说出口。
人家有亲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