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陛下皱眉道:“军校时如何处罚这些学生的”
牛进达站了出来,说道:“陛下,军校的处罚措施是杖责五十,鞭笞五十,关禁闭三日,给予留校察看处分,取消所有成绩与荣誉,一年内不允许参加任何荣誉评选,不允许参加考试,参战获得之功劳不予表彰,一年之后视情况而定,留校察看期间若有再犯,杖一百,鞭笞一百,关禁闭五日,逐出军事大学,军中永不录用此人”
这是非常严重的处罚了,李二陛下都觉得有些过重了,不过那些文官显然不太了解军校的规章制度和运行准则,纷纷提出疑问,牛进达冷着一张脸说道:“张泽鞭笞自然不用我说,关禁闭就是将犯事学生关进无有一丝光亮的小屋子,关上三日,不与他说话,不让他听到任何声音,完全封闭的环境下关上三日
至于不允许参加荣誉评选和考试,那也是非常严重的处罚,一个学生要在军校接受三年教育,每一年会有四次大考试,春夏秋冬各一次,一共十二次,只要有六次不及格就会被取消军事大学学生资格,一年内不准考试就是意味着四次考试不合格,他们只剩下两次机会了,若是再有两次不合格,直接驱逐其余的也很好理解,一年内不会获得任何功劳,要让他们一辈子都忘不了这一次受罚”
文官们面面相觑,对于军事大学规章制度,他们还是第一次了解,看上去,貌似非常严厉啊
军校校方的处罚结束之后,李二陛下作为校长也要给予军校处罚,军校的学生已经遭遇了这样严苛的处罚,李二陛下就不能再做什么了,能做的就是处罚军校校方管理不严,平衡一下文官的怒火,于是和军事大学有关的将军统统都被罚了三个月的俸禄,而最重要的关键人物苏宁被罚了一年的俸禄,当然,不止这些
“这段时间,朕甚是喜爱你的才华,放开手让你施为,你也确实做得不错,深得朕心,无论是纵横司还是和西突厥通商,都成功了,很有效果,这一点,就证明朕没有看错人,但是你终究还是太年轻了,年轻气盛,你看看都把其他大臣气成了什么模样你们都是同僚,何苦如此
所以你把所有职务都暂时卸下来,军事大学不用去了,纵横司有克明管着,和西突厥的通商自然也归克明负责,你去做太子的伴读,和太子一起读书,什么时候朕觉得你可以了,修身养性的足够了,再把这些职务还给你,你虽然是纵横家传人,但是若论修身养性,纵横家不如儒家,你去给朕好好的修身养性,听清楚没有”李二陛下瞪着眼睛说道。
三百九十太子伴读
现在的情况很不妙
苏宁皱着眉头,苦着脸,正正规规的跪坐在软垫上,忍受着腿部脚部已经发麻的酥痒般的痛苦,手持毛笔,一个字一个字的写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苏宁的身前端坐着眯着眼睛的孔颖达老头儿,一副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我自巍然不动的高僧作态,或许也是大儒作态,反正苏宁怎么看怎么觉得不爽,可是没办法,谁让他是李承乾目前的老师,也是自己目前名义上的老师呢
李二陛下是相当关注李承乾的教育的,从李承乾的日程里面就可以看得出来,比如上午李承乾去弘文馆读书,下午孔颖达亲自给李承乾开小灶,晚上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还要考校他今天一天的课业,苏宁只不过加入了一天,就已经找回了当初高考的节奏之前李承乾还有两个老师,一个是大儒陆德明,一个是三代帝师李纲,不过他们都已经去世了,于是孔颖达就担负起了教导李承乾的重要职责。
李承乾的教育无疑是整个大唐帝国最为精英的教育,数不清的功勋贵族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李承乾的伴读,倒不是为了说接受教育,当然这也是一个方面,但是主要看来,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和李承乾这位未来的帝王打好关系,不说别的。只要打好关系,将来就是从龙之臣,优厚待遇是杠杠的。
但是李二陛下没有这样做,倒不如说他不想这样做,他不想让某些人成为李承乾的左右臂膀,但是如果遇到了一些无法拒绝的人呢,那就让他入东宫供职,辅佐太子,却不会让任何人成为李承乾的伴读,而苏宁。貌似是李承乾第一个伴读。所以这也不难理解,今天下午来到东宫开始做伴读的日子时,李承乾那样激动的表情了
当然也不难理解他现在一脸的幸灾乐祸,无比舒爽的表情
这厮
“老师为什么为什么我一定要正襟危坐。而承乾。不。太子就可以坐在椅子上这样很累啊,我的腿和脚都已经麻了”苏宁终于忍耐不住了,在写完一百遍孟子名言之后。终于爆发,指着坐在椅子上一边喝水一边装着看书实际上在看自己笑话的的李承乾,朝着孔颖达大声说道。
孔颖达微微睁开眼睛,看了看苏宁的模样,然后又一次闭上了眼睛:“一百遍写完了吗”苏宁指着案几上堆满的厚厚一沓纸,不说话,孔颖达拿起来略微翻了翻,点点头:“这书法当真是浑厚大气,雄姿英发,倒也不负你这一身才华,只不过运笔之间略有些急乱,整幅字看上去并不沉稳,意境上倒是落了下乘,可惜啊,可惜啊,一百幅里头,能见人的,不过三五幅而已。”
苏宁郁闷的说道:“老师,不要岔开话题,请回答学生的问题,再说了,我又不指着拿这些字去卖钱。”
孔颖达放下了手里的纸,看向了李承乾,李承乾立刻表现出一副好学生的模样,端坐在椅子上,一手拿书,一手撑在桌子上,标准的姿态,完美的礼仪,体现了作为未来皇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的完美气度,孔颖达点点头,又看向了苏宁,然后就闭上眼,摇摇头,心里寻思着尼玛这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咋就那么大捏
“老夫知道你自幼便未曾读过儒家经典,也未曾接受正规教育,反而尽学百家之学,行事作风思虑看法自然不同于大唐绝大多数的读书人,乃至于绝大多数的官员,你更加务实,而不去看中虚名,这是你的优点,这一点,老夫自认不如,毕竟我等不属于同一学派,我乃孔门嫡传,你却是鬼谷子传人。
但是,陛下之所以让你来与太子伴读,其用意之所在就是希望你可以多学一些儒家的经典,多懂一些儒家的道理,抛开其余因素,单纯的学术,儒家并不输于纵横家,甚至还要超过他,所以才会有孔墨显学之称,而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