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德动天,玉衡所以载序;穷神知化,亿兆所以归心。用能经纬乾坤,弥纶宇宙,阐扬鸿烈,大庇生民;元气肇辟,树之以君,有命不恒,所辅惟德。天心人事,选贤与能,尽四海而乐推,非一人而独有”
在长孙无忌宣读诏书的朗朗之声中,在长安城所有属官和地方五品以上官员的共同见证之下,在皇亲国戚、功勋权贵和平民百姓的共同见证之下,李二陛下褪去了帝王冠,放下了传国玉玺和皇帝符节,大踏步离开了曾经属于自己的皇宫,大唐帝国的权力核心。
大唐贞观二十年四月十三日,贞观大帝李世民正式禅位给皇太子李承乾,李世民的贞观统治至此结束,较之另一个时空,还少了两年多,不过,李世民没有病死,而是依旧活着,退位为了太上皇,亲眼看着他的儿子李承乾在内侍的服侍下换上君王服,带上帝王冠,拿起皇帝符节,身边贴身太监微微躬身,手里举托着象征至高无上权力的传国玉玺。
李承乾登基,册封太子妃苏氏为皇后,册封嫡长子李象为皇太子,尊李二陛下为太上皇,尊长孙皇后为皇太后,大赦天下,遍赏群臣。
大唐贞观二十年四月十三日,大唐帝国第三任皇帝李承乾正式宣布更改贞观年号为承和,贞观二十年即为承和元年,贞观纪年戛然而止,承和纪年正式开始。
有礼部官员上表称,承和年号中的“承”字和李承乾名字里面的“承”字对应,应该更改,为皇帝避讳,对此,皇帝李承乾则表示,自古以来,避讳之事就是为了体现后人对先人的尊敬和追思,而不是为了干扰后人的生活,如果先人用过的字后人就不能继续使用了,那么我们还拿什么来书写因为先人的名字而对后人造成干扰,这会是先人的本意吗
同理,如果皇帝的名字里面有的字就不能使用,那么如果皇帝姓米姓谷,是不是天下百姓都不可以吃粮食了皇帝姓朱,天下百姓就不可以吃猪肉了还有,大唐立国之后就没有人敢于吃鲤鱼,这也是错误的,如果某地发生了饥荒,除了鲤鱼之外没有什么可以吃的,难道就要让所有人饿死
不能因为皇帝的个人原因就让全天下百姓受苦受罪,这是皇帝的错误,所以,今后,避讳之事不必再谈,更不可以因为避讳之事而干扰了百姓的生活,那是不仁义的行为。
李承乾登基以后下达的第一道诏书就得到了大量臣子和百姓的拥护,大家都欢欣鼓舞,认为大唐又出现了一位仁德之君,这是大家的福气,是全大唐百姓的福气。
之后,李承乾开始进行李二陛下没有进行完毕的拨乱反正。把大风暴时期所有因为反对李二陛下举措而辞官的官员全部召回,派出官员一个一个的带着皇帝诏书去召回那些官员,哪怕只是一个六品小官,哪怕他的老家在海角天涯,也一定要召回那些官员,他们都是国家的脊梁。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皇帝的错误才不会导致整个国家的灾难。
至于那些被李二陛下关到牢狱里面还没有放出来的那些敢于直接顶撞李二陛下拒不奉命的臣子,李承乾则命令皇太子李象亲自去监牢中一一向那些被关押的臣子道歉,请出来,官复原职,赏赐物品,带去皇帝的歉意。
至于那位一怒之下血洒朝堂的刚烈老儒,李承乾则下旨为其树碑立传,赐其家人粮食。财物,追封其爵位,赏赐其嫡长子官位,准其袭爵;还有一些地位很高的辞官老臣,连李承乾登基都没有来参加的大佬,则由皇室代表河间郡王李孝恭出面,一一请出,表达皇室的歉意和皇帝李承乾的歉意。赏赐,官复原职等等。
大风暴时期的冤假错案全部都被打回大理寺和刑部联合重新审理。那些渎职的官员一一被拿下,治罪,轻者贬官,重者流放,更严重者举族流放,当时并没有人因此而丧命。丧命的都在贞观年被解决掉了,李承乾没有杀一个大臣,有人表示不满,认为那些人在大风暴时期作恶多端,应该被斩首。
李承乾对此专门表示:“皇帝杀大臣其实是不对的。不管这些大臣犯了多么大的罪过,只要他们的出发点不是卖国,造反,颠覆皇朝这样的重罪,就不应该被斩首,最多举族流放,永不录用,杀大臣其实是不好的举动,大伤君臣和气,太上皇可以饶恕图谋不轨的侯君集,为什么我就不可以饶恕那些犯罪之臣呢贬官,废为庶人,流放,永不录用,仅此而已。
另外,李承乾还下令刑部,废除了大唐立国初期为了镇压造反者而设立的酷刑三十七条,包括肉刑,刺字等等,认为这些都是十分残酷,有伤天和的刑罚,更接近于私刑,是贞观律所没有允许的刑罚,应该被废除。
同时,李承乾下令之前的修法组织者房玄龄牵头,联合朝中法家学者和对于法律有独到见解之人联合编修新的律法,为了避免每一位皇帝就修一次法律的麻烦之举,直接将贞观律修改为大唐律例,允许后来的皇帝增添删改里面的部分条文,表示大唐律法与时俱进。
之后,李承乾去了政法大学、军事大学和格物大学三所大唐最早也是最高学府参观,并且对着三所大学的所有学者发表演说,年轻的新皇帝的演说让这些学子们感到无比的新鲜,加上李承乾宣布增添大学教育经费,改善学生的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所以学子们对这位新皇帝的好感度蹭蹭蹭往上涨。
李二陛下退位之后,军事大学的校长职位自然是李承乾继任,而政法大学和格物大学的名誉校长也是李承乾继任,他表示,你们这些学子依然是天子门生,不会改变,但愿你们今后的所作所为可以配得上天子门生的称号,否则,大学会毫不犹豫的驱逐不法之学子,保证大学的纯净和名望。
朝廷各大部门被整理干净,原先的合格的官员重新担任职位,朝廷重新正常运转起来,大唐帝国的中枢系统打通了,整个帝国开始有条不紊的重新运作,将军们这才放心的出去统兵作战,该干什么干什么,文官们也放心的重新开始工作,该做什么做什么。
两个月下来,在李二陛下的亲眼目睹之下,李承乾整合了整个大唐的新旧势力,掌握住了最高权力,坐稳了皇位,李二陛下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承和元年六月初六,太上皇李世民和皇太后长孙起驾离开皇城,离开长安城,驾临三原县行宫,决定从今以后就在三原县行宫养老,不问世事。
承和元年七月十六日,大唐陆军军事大学祭酒李靖和大唐尚书省右仆射兼纵横部尚书杜如晦上表辞官,以年迈不堪用和病体难以支撑为由,请求辞官,李承乾再三挽留不得,无奈之下下旨允许辞官,赏赐无数,亲笔为两位老臣写下牌匾,为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