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49(2 / 2)

盛唐风月 府天 5637 字 2019-04-27

十一个人也是数十,而七八十人也能说是数十

李隆基重重捶在了床板上,厉声问道:“到底有多少人”

被质问到了这个份上,程元振再也不敢避重就轻:“中书省门下省五品以上,尚书省六部尚书侍郎和左右丞,十六卫大将军,以及四品以上的各寺监职事官,全都在。而且,益昌太守王忠嗣连送鸩酒的人都给押送了回来。”

糟糕了

李隆基无论如何都难以想象,一贯忠义的王忠嗣竟然会采取这样激烈的举动。刚刚才经历了惨烈的围城一役,长安城中官民百姓只怕有很多人还在怨尤他这个天子,没能随驾同行的文武官员也有很多心存怨言,王忠嗣的这一举动就犹如在热锅里浇下了一瓢滚油,直接把他架在了火上烤天下是他的天下,为什么一个一个人都会接连背叛他,为什么对了,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他当初授意人去送鸩酒的时候,并没有带去诏书,只是口谕

这样看来,如若裴宽真的把这件事捅到御前,他直接将责任推到杨国忠矫诏上就行了

因为这样一桩突发事件,李隆基没有心情再去追究仆固怀恩将逃亡禁军遣送到朔方戍边,只想着如何将这件事平息下去。然而,他根本没有想到,政事堂中在最初的沸反盈天之后,裴宽却在叹了一口气后,郑重其事地冲四面八方拱了拱手道:“各位,着实没想到杨国忠竟如此胆大妄为,居然矫诏谋害国之大将幸而王忠嗣洞察其奸,否则我大唐又要折损一员大将”

杜士仪临走前让崔承训转告的话,王缙已经都收到了,他因为太子李亨的死而大为受挫,此前大病了一场,崔九娘却又和他闹别扭回娘家,如今的他看上去颇有几分消瘦。如果只是李亨死了也就算了,偏偏张良娣为了挽救李亨的命,把广平王和建宁王都一块坑死了,他如今就算在宗室当中烧冷灶,却也已经晚了。而且,杜士仪抛出橄榄枝的同时,甚至表示要用自己的兄长,他不得不端正一下态度。

从前杜士仪只是封疆大吏,可现在却是一言一行便可令大唐风云变色的权臣了

所以,他见四周围众人无一吭声,突然低声说道:“依我看,此事还是快刀斩乱麻,立刻以矫诏之罪将这几个去过益昌郡的人处死。另外,为了避免长安军民因此诽谤君父,不若复王忠嗣官职,令其节度河西,抵御吐蕃安思顺曾为王忠嗣麾下大将,料想旧日上司重新复职,也就不用担心高达夫制不住他了。”

尽管大多数人都知道,给王忠嗣送去鸩酒的事绝不可能是杨国忠矫诏,一定是天子因为安禄山那一句拥戴太子的口号,而真的产生如此心意,可现如今李隆基的昏君名声已经都快铁板钉钉了,再多上这么一件事情,只会更加麻烦。所以,即便为王忠嗣鸣不平的人,也觉得与其闹腾出来审讯不休,还不如快刀斩乱麻让王忠嗣复职,如此则再无需担心河陇那边吐蕃是否会趁虚而入。

于是,在裴宽点头赞同之后,政事堂中清一色全都是附和的声音。可直到众人散去,这么一件事的余音依旧未平。三省六部各寺监无不用着数以千计的流外吏员,消息在这些人当中的流动速度是最快的。就在这一天太阳落山,城门闭锁宵禁之前,如此消息就如同龙卷风一般席卷了长安城一百多个里坊,甚至连坊间小民都知道,王忠嗣被赐鸩酒之事。天子对此装聋作哑,朝中那些大人们则打算息事宁人,杀了执行者,然后让王忠嗣复职。

天底下还有没有天理

、1168第1168章河洛攻略

“天理昭彰,报应不爽。这是信佛的人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又或者是,人在做,天在看。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潼关东面的高墙上,杜士仪和郭子仪仆固怀恩并肩俯瞰河洛大地,仿佛是闲聊一般,说出了这么一番话。一左一右的两位大将全都不仅仅是擅长打仗的大老粗,即便仆固怀恩这个铁勒人也心思敏捷,再加上长安的信使来得很快,两人当然知道杜士仪说的是王忠嗣之事。对于这位从开元中后期开始崛起,声名盖过信安王李祎和张守珪,受到军中无数将士尊崇的一代名将,两人即便未曾与其共事过,但全都是服气的。

仆固怀恩便嗤笑道:“什么天理,长安城中只知道金口玉言,哪里有什么天理如果不是这次安禄山叛乱,单凭赐鸩一事,只怕民间顶多是因此叹息痛心,官场上还会是一片沉默,陛下照旧是安坐金殿,浑然不在意。”

杜士仪对仆固怀恩的反应深以为然。

历史上,王忠嗣就是被逼死得太早了,肃宗李亨即位后,甚至都不曾想到给这位一代名将追封唐代宗即位后虽说追赠了王忠嗣一个兵部尚书,可需得知道,潼关大败后又投降了安禄山,甚至还给郭子仪李光弼写过劝降信的哥舒翰,反而被追赠为三公之一的太尉至于仆固怀恩,一样是结局凄惨,转战北方战功无数,却因为得罪了宦官而被逼得不能不反,甚至一条道走到黑引回纥入寇。至于郭子仪,几度掌兵又几度被解兵权,如果不是深悉如何自污自保,韬光养晦,又哪里会留下所谓郭汾阳善始善终的佳话可郭子仪就真的甘之如饴

此时此刻,郭子仪沉默片刻方才开口说道:“不管如何,王大帅若能够重回河西,吐蕃再不敢越雷池一步,我等不用再担心腹背受敌了”

既然郭子仪主动把话题拐回了河洛战局,杜士仪也没有继续揪着王忠嗣的话题继续死缠烂打下去。

当杜士仪说到哥舒翰于崤山隘道大败之后,并不熟悉河洛的仆固怀恩便紧紧皱起了眉头,郭子仪却笑道:“我祖籍太原,自上头三代就徙居关中,而后也很少到过河洛,但中原形胜之地,我也好歹都有相应研究,我这武举可不是单凭武艺考出来的。再说,没有边令诚那样的宦官指手画脚,又有大帅这样熟悉河洛之人,怀恩你就不用杞人忧天了。”

“我哪会担心重蹈哥舒翰覆辙,我担心的是,如果安禄山一味据洛阳城而坚守,攻起城来岂不是要死伤惨重”仆固怀恩一面说,一面掰着手指头算道,“安禄山从幽州和渔阳两路出兵的时候,总共十五万人,号称二十万,一路打下来没折损多少,唯有崔乾佑这一路四万大军直扑长安后,在我和子仪的截击追击之下溃退败北,估计逃回洛阳的只剩下数千。而河北大乱,史思明蔡希德又率兵四五万火速回去平叛,也就是说,安禄山手中至少还有五万人”

尽管仆固怀恩计算时的动作仿佛有些孩子气,但郭子仪却没工夫去打趣他。一想到这五万人万一龟缩于洛阳坚城之中,不但会让己方陷入攻城的泥潭之中,而且还会无限期拖延战役的进程,同时让洛阳百姓继续陷于水深火热的泥潭之中,他就觉得大为棘手。突然,他眼睛一亮地说道:“如果能令河东兵马从太原出击又如何一路虚,一路实,如此就可以声东击西,打安禄山一个措手不及”

“王承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