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至于门外,林江叫过阿城吩咐道:“你去寺里和和尚们打个招呼,我们先在外面等着。”
“是。”
恰巧山门右侧的松林之中有一八角小亭,想必是供游人休息之用,程东道:“各位,不如咱们先去亭中休息,稍作等候吧。”
众人颔首,坐到亭中。
“看不仔细的还以为是盘古寺呢。”林玲紫坐在林江的旁边,小声嘀咕道。
众人莞尔。
程东道:“林先生,怎么这盘王古寺之中还有和尚”
“呵呵,我记得当初翻修古寺的时候,原来的和尚就留在寺里了,这些年,都是他们自己经营寺庙,我们公司是从来不干预的,据说,这里的香火每逢初一十五的倒是很旺盛的。”林江解释道。
“原来如此。”程东转头看向古老,道:“要是这样,或许我们可以在庙志之中寻一二线索。”
“好主意。”古云朗笑道:“和尚也是要写日记的嘛”
很快阿城从寺中出来,跟在他身后的,还有一个年纪和程东差不多的和尚。
“林先生、各位,这是寺中的小师傅。”
阿城私下称林江为老爷,人前则称先生。
“各位施主,小僧这厢有礼,因为师傅在为大众讲经,不能亲自迎接,所以派小僧前来。”年轻的和尚来到近前,双手合十道。
虽则林江算他们寺庙的财神爷,可在和尚的眼中,众生平等,毫无高低贵贱之分。
“小师傅太客气了,冒昧打扰,不好意思。”林江起身道。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将来意说明,小和尚道:“这个小僧说了不算,诸位还是和师傅说吧,里面请。”
小和尚在前面领路,程东等人跟在后面,一起进了盘王古寺。
和其余佛寺一样,盘王古寺的山门后就是一个倘大的院子,迎面是大雄宝殿,殿前有一个高高的台子,此时一位年逾花甲的老和尚正端坐在上面开示大众。
台子下面坐着来自各地从事各业的普通老百姓,或许每个人来的目的都不同,但此时他们似乎都沉浸在老和尚的话语之中,一脸虔诚。
“师傅正在讲经,各位要是有兴趣,也可坐下一听。”小和尚言道。
程东见大众身后还有十几个空着的蒲团,于是道:“我要去听听,你们诸位呢”
古云朗笑道:“我也想听听。”
“既然如此,不如大家一起去吧。”林江笑道。
于是一行六人迈步来到大众身后,齐齐坐在蒲团之上。
老和尚讲的是佛祖割肉喂鹰的故事,教化大众要有牺牲的精神,懂得舍弃自我,成就他人。
程东等人因为来得晚,所以只听了一个尾巴。
待经讲完了,还有香客留下来向老和尚咨询事情,这段时间林江等人一直恭敬地等在旁边。
“看不出来,这位老师傅还很得香客的信任,不知道他的法号叫什么。”程东好奇道。
小和尚在一旁插嘴:“这是我的师傅,也就是寺中的主持,了通和尚。”
“那小师傅的法号是”
“小僧文正。”
程东同时注意到这盘王古寺之中除了了通和文正两个和尚外,好似没有其他和尚,于是问道:“文正师傅,庙中只有你们师徒二人吗”
“不。”文正双手合十道:“小僧还有两位师弟,一个在后院烧茶,一位在菜园浇地,本寺不是很大,所以无需那么多僧侣,是以只有我们四人。”
程东微微颔首。
“各位,咱们去茶房吧,师傅很快就会来的。”
盘王古寺的茶房,基本是用来招待外客的,所以规制和外面的茶楼包间差不多,当然,并不是寺庙学的茶楼,而是茶楼学的寺庙。
因为懂茶之人一直觉得,唯有清心寡欲,方为饮茶之道,所以寺庙之中的布局摆设,是最符合这一点的。
几个人方入座,茶尚未摆全,了通和尚就来了。
众人寒暄一番,又是林江,将此次大家前来的目的说了一遍。
了通和尚道:“那个地方,如今已经被本寺改成了地窖,平时用来贮存蔬菜什么的,诸位要是想看的话,就让文正带你们一观吧。”
“至于本寺的寺志,在后院的僧堂,我这就去给大家取来,你们尽可一观。”
程东心知时过境迁,再去看古册出土的地方,已经没有丝毫的意义,倒是盘王古寺的寺志之中,或许会留下什么非同寻常的线索。
林玲紫吵着要去看和尚的地窖,林江等人陪她一起,程东道:“你们去吧,我想去个卫生间。”
这倒不是他有意不去,只是人有三急,谁都掌控不了。
“卫生间在后院,我带施主去,文正,你带着其他施主去地窖吧。”
“是。”
去后院的路上,程东问了通和尚:“了通师傅,这次冒昧打扰实在不好意思,不过我还是想问问,在那之后,你们在修建地窖的时候,就没再从里面挖出什么东西吗”
在程东看来,不可能土里就出现一个坛子那么简单,至少,本主当初在埋藏坛子的时候,应该会给自己,或是给自己的后人留下一个标志,好方便找到坛子里的东西才对。
“哈哈,怎么会没有东西呢,烂木头、碎石块,多的是。”了通和尚笑道。
或许他这话只是当作一个玩笑来说的,可程东却听在心里。
“烂木头、碎石块”
“是啊。”了通和尚笑道:“那木头是没用的,所以任凭出工的师傅们处理了,至于那些碎石,因为大小合适,所以用来填补后墙了。”
程东急忙道:“您能先带我去贵寺的后墙看看吗”
“可以。”
虽然不知道程东究竟要做什么,但看他那严肃的表情,了通和尚还是很痛快地答应下来。
盘王古寺的后墙外是一片菜园,想必平时寺里和尚吃的菜,就是出自这里。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一向是国人养活自己的方式之一,越是封闭的地方,越如此。
和山下的凡尘俗世相比,盘王古寺的确算是个清修的好地方,但同时,它也受到一定的限制,脱离了当代社会的发展。
不过对于程东来说,这倒是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昔年发现的一切,如今都保存的很好,其中就包括当年的那几块碎石。
程东看到的是一道用各种大小不一的碎石块堆砌而成的石墙,每块石头都是不规则的,但堆砌起来,却有一种凌乱的美感。
“或许这就是来自民间的艺术吧。”
感慨一番,程东问了通和尚:“您还记得是哪几块石头吗”
“呵呵,这个我可不知道。”了通和尚道:“当时我还没来寺里,寺里的主持是我的师祖。”
程东尴尬一笑,他怎么忘了,那已经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
“了通师傅,您去忙吧,我自己找。”
了通和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