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王黼突然又站出来道:“启禀皇上,微臣有本上奏。”
宋徽宗道:“爱卿又有何事上奏”
王黼笑道:“回皇上的话,微臣此番上奏也是关于经济建设方面的。”
这厮有打算玩什么花招。李奇心知来者不善,但他也知道见招拆招了,如今王黼大举反攻,他必须得避其锋芒啊
“说。”
王黼道:“如今变法已经在全国各地实施开来,而民间也涌起了一股从商的风潮,这也说明了经济使办事得当。但是,微臣以为还有一个顽疾未能解决。”
宋徽宗问道:“甚么顽疾”
王黼道:“那就是如何平衡农商,农乃我国之根本,绝不容许动摇,如今朝廷已经颁布了恤商法,大规模减少商税,但是农税却丝毫未减,如此一来,天下的农夫怎会服气,他们勤勤恳恳的劳动,但是眼睁睁的望着商人们在那里欢呼雀跃,心里难免不会感到难过,他们甚至会以为朝廷不重视他们,皇上,这不得不慎重对待呀。”
宋徽宗稍稍点头道:“爱卿言之有理。”
王黼又道:“不仅如此,如今土地兼并日趋严重,很多地主都能随便拿出几百亩地来,而他们并非用这些地来耕种,而是相互之间的炒卖,以求赚取更多的利益,这样一来,土地就得不到耕种,造成了地主有地不种,农夫无地可种的现象,而粮食产量也随之下降。更可恶的是,很多地主都为了逃避税收,不惜隐瞒自己的土地,农税虽然无变动,但是朝廷的税收一直在下降,种种一切不禁关系着经济建设,还关系着我大宋的根本,微臣以为欲行经济建设,首先要将此问题解决。”
不会吧。这还是王黼么李奇开始有些犯迷糊了。
第六百六十九章明争暗斗下
王黼这一番话下来,其余的大臣均是面面相觑,彼此眼中尽是迷茫之色,不是王黼说错了,而且王黼说的太对了,土地乃是国之根本,但是对于他们这些王公大臣来说,又何尝不是了,这就是他们的命啊,所以,对于关于土地的一切改革,都是非常敏感的话题。
也正是因为如此,李奇为了避免成为众矢之的,在这开始阶段,他真不敢涉及太多土地方面的改革,要真是这样的,他很有可能就步王安石的后尘了。
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这番话会从王黼口中说出,实在是令人费解。
宋徽宗哦了一声,道:“还有此等事”
王黼点头道:“回禀皇上,此事千真万确,微臣绝无半句虚言,此顽疾若不解决,于国于民都大为不利。”
宋徽宗问道:“那爱卿可有解决之法”
王黼忽然瞥了眼李奇道:“此事涉及到了经济建设,微臣希望能先听听经济使看法。”
宋徽宗望向李奇道:“李奇。”
“微臣在。”
“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李奇身上。
日。这种得罪人的事,你要我怎么说啊李奇微微一怔,颔首道:“回禀皇上,微臣暂时还没有想出解决之法。”
宋徽宗略带不满的瞧了他一眼,道:“你作为经济使,此等顽疾你应当尽快解决才是。”
“微臣失职,还请皇上恕罪。”李奇抱拳道。
宋徽宗嗯了一声,又朝着王黼道:“卿可有解决之法”
王黼微微笑道:“微臣倒有一法,就不知可不可行。”
“哦,那你快快说来。”
王黼道:“是病当根治,而此顽疾的病症在于农税,故此微臣以为要解决此顽疾。当改革农税。”
众人听得面色一紧,这话要是从别人口中说出,他们早就出来反对了,可是要知道面前这人站着的可是当朝第一人,他们也是敢怒不敢言啊
李奇隐隐感到有些不妙,但是具体问题出在哪里,他又说不清楚,抬头望了眼秦桧,后者也正好望过来,二人眼神交流了一番。均是感到不妙。
“改革农税”
宋徽宗微微皱眉,他身为皇帝,自然知道农税一直是非常敏感的话题,而且如今已经够高了,要是再增加的话,恐怕农民会承受不了,但若是减少的话,他又不想,问道:“如何改革”
王黼正色道:“施行增田税。”
原来如此李奇双眼一睁。一听这税名就明白过来,暗道,如此一来,那些大地主可就遭殃了。对他王黼也是大为不利呀,他这么做又是为了什么
可是除了李奇以外,其余人都不明白,只能继续看王黼表演。
“增田税”宋徽宗问道:“何为增田税”
王黼嘴角一勾。笑道:“回禀皇上,这增田税很简单,简单来说。就是按占土地的多少,决定所缴纳税。”
李邦彦突然道:“王相,现在不是如此吗总不可能一百亩地和一亩地交的税一样吧。”
拜托,哪有这么简单呀,他此举明显就是冲这你们这些大地主去的,你们这次要被他玩惨了。李奇面色变得越发凝重。
王黼摇摇头道:“左相此言差矣。如今是按亩征税,若是一亩地要交税十文钱,那么十亩地就要交税一百文钱。但若是按照这增田税收算的话,那么一亩地,或许只要缴纳五文钱,但若是十亩地的话,就得缴纳一贯钱,甚至更多。换而言之,就是凡拥有土地越多者,每亩地所缴纳的税收也就成倍增加,反之,则相应的减少,而且农民的人丁税也可以根据你所拥有的土地多少,增加或减少。”
众人一听,这还得了,你不明摆着想要整我们吗,如今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