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39(2 / 2)

北宋小厨师 南希北庆 6150 字 2019-04-28

高衙内嘴一撇,眼中泛着泪光,仰面朝天道:“还有个什么谈的,我听说封娘子都住他家去了,罢了,罢了,你们说吧,别管我了。”

此话一出,众人纷纷大惊失色,转头望向李奇,显然,他们可都是封宜奴的粉丝。

靠李奇一拍脑门,讪讪道:“各位,咱们还是谈谈正事吧。”

经过高衙内他们这么一闹,李奇还真不敢在故作深沉,卖关子了,不然准又会扯到封宜奴身上去,赶紧开门见山道:“各位,咱们也算是老熟人了,那些有的没的就别说了,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你们恁地急切的反对增田税,重点不在税上面,而是田上面,且不说那些如今增田税具体的税额还没有定下来,即便定下来了,也不可能把你们往死里整,绝对在你们承受范围内,但是,一旦你们隐瞒的那些土地被清查出来,你们的缴纳的税将会大幅度的增加,这才是你们最担忧的,我没有说错吧。”

众人皆是沉默不语。

“其实你们承认与否都不重要,这事大家都心知肚明。”李奇一笑,道:“但是你们又知不知道,我们这么做,完全就是为了你们好,为了你们着想,为了你们能赚更多的钱,你们这是在把钱往外面推啊。”

s:求月票,求订阅。。。

第六百八十章土地的价值观

众人听得是云里雾里,敢情你让他们多缴几倍的税,还是在帮我们赚钱,这是什么道理,当我们都是傻子呀。

杨帆疑惑道:“经济使,你这话是何意,我怎地一点也听不明白。”

你要能想明白,我忽悠谁去啊李奇不答反问道:“你们究竟有没有想过,为何皇上要将这农税纳入经济建设范围内。”

众人全部摇摇头,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其余的他们哪会废这脑筋。

高衙内突然叫道:“这很简单呀,农税也是钱,当然跟经济有关。”

靠这厮不会是回光返照了吧。李奇哑然失笑道:“衙内说的对极了,只要跟钱有关的都属于经济。但是,重点不在税上面,而是在地上面。靠着种田发财的日子,早已经过时了,就你们那几亩地的产量一年能赚多少你们去问问绸缎庄的周员外,他那工厂一年能赚多少,百倍都不止啊他工厂占的那块地,那种的可是源源不断的黄金啊,你们难道就没有想过,为什么同样是一块地,差别会这么大呢。我现在就可以给你们一句明话,你们要是不愿意将自己土地登记,我绝不二话,不过到时你们后悔了,也别来找我。”

此话一出,众人惊讶连连,似乎抓到了什么,但是具体又说不清楚,脸上是风云突变。徐卫舔着笑脸道:“哎哎哎,经济使,你别生气呀,有话好好说,我们这不是不懂缘由才来问你的,要是方才有冒犯之处,还请经济使大人不记小人过。”

众人纷纷向李奇示好。

你们这些家伙不去行商,还真浪费人才,有钱就是娘。李奇心里暗笑。嘴上却道:“我怎敢怪你们呀,我这人做事向来讲究你情我愿,即便是这新法,同样如此,我不会强逼你们做任何事,我还就不信有钱没人要了。”

“那是,那是。”

杨帆笑着直点头,道:“经济使就与我们说道说道这其中的妙处。”

李奇轻咳一声,手突然往左边一人一指,道:“孙五郎。你们孙家少说也有一百来亩地吧。”

这人名叫孙荣,他父亲在三司就职,从某方面说,他父亲跟李奇可以算是敌人,但是他却和李奇交好,显然,孙家这也是想做两手准备。

孙荣岂会明说,讪讪一笑,没有答话。算是默认。

李奇道:“我记得我那会扩建印刷厂的时候,还从你家里卖了一亩地,我没有记错吧。”

孙荣笑道:“没有,没有。确有其事。”

李奇又道:“你们那一亩地原本也是用来种粮食的,而且还不是什么良田,除去税收,就那一亩地种上十年。恐怕也没有我买地给你的钱多,我没有说错吧”

孙荣笑着直点头道:“那是,那是。这事我还得谢谢经济使。”

“不不不。”李奇摇摇头道:“对你而言,你赚的已经足够多了,但是对我而言,就这钱,我那印刷厂生产一年就能赚回来。这地赚钱与否,不在于地的本身,而是它上面种的是什么。”

众人听得是直点头。

高衙内道:“这我听明白了,就是让我们让地不种粮食,只盖房子就对了。”

暴汗你这个草包,不种粮食,你吃什么呀。李奇没好气道:“衙内,瞧你这话说的,我还以为你打算不吃饭,准备修道成仙了,不种粮食,你们吃什么。”

高衙内听了,觉得也对,道:“那究竟是个啥意思。”

其余人被高衙内这插嘴,又变得迷茫了。

李奇现在一听到高衙内的声音就头疼,真是天生相克呀,他不怕聪明人,还就怕向高衙内这种既单纯、又邪恶,后台又强大的男人。索性不去理他,道:“粮食是肯定更要种的,但是田还分三六九等了,记得当初王安石贤相变法时,还将田地分成了五等,根据田的产量制定相应的税收,但是最差的田和最好的田,产量相差甚远,这根本就是在浪费,而有些人却将良田改为住宅等等,这也是浪费,所以土地的合理分配就变得尤为的重要了,而我的经济建设其中一项很重要的建设,就是要把每一块地发挥最大的用处。”

孙荣点点头道:“我可能听明白了,经济使的意思就是说,根据地的不同,决定在上面种什么,良田就种粮食,荒地就改为住宅、或者作坊、工厂。”

李奇点头道:“五郎说的不错,我大概就是这意思。”

杨帆道:“可是这跟增田税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李奇笑道:“增田税的关键不在于税上面,同理,它只是一个清查土地的理由。”

“哦这又是什么意思”

李奇吐了口气,道:“如今经济建设的第一阶段已经差不多完成了,由于这一系列的变法,大大的提高了商人的地位,也引起很多人对做买卖的兴趣,紧接着第二步就要开始了,人是有了,钱也有了,但是硬件设备还没有,何为硬件设备,大到作坊、工厂,小到每一个店铺,甚至是每一个摊位。

我就先给各位透个消息,用不了多久,商务局就会对整个京城进行精密的规划,初步打算是建造三个大工业园区和五个农业园,就是将工厂集合在一起,大力发展生产,将良田进行整顿规划,争取生产更多的粮食,以后还会又更多的这种建设。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地,我真不怕没有商人投资,可以预见的是,一旦某一块土地进入了工业园的规划里面,那么这块地的价值将会成倍的增长,甚至可以以租借的形式去进行,我不敢说多了,总比在上面种粮食要赚的不知道多多少倍,而且一旦田地转为商业用地,税收也肯定随之改变,如此一来,增田税对于各位而言,相应也会减少,当然,反之亦然,规划农业园区的地,所缴纳的农税也会增长,但是总归而言,你还是在赚钱,不会是赔钱,再加上工业园区的补充,各位一定会大赚呀。

可是问题就来了,我们商务局可没有人力去一块一块地的问,你这块地是谁,那块地又是谁,那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完成,还有,若是不合法的话,朝廷不敢用,别人也不敢买,天知道以后会出什么政策。所以,我们只能按照登记的土地去规划,但是很多土地都不在我们手中的土地薄上面,我相信很多人会自主上门来登记的,我们也只会按照土地薄上面提供的名册去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