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6(2 / 2)

大唐虎贲 无言不信 5605 字 2019-04-28

李世民击败窦建德和王世充时,因为他亢长的官职中有一个陕东道大行台的官职。这个职位权力大的吓人,能全权处理中原的一切事物:包括地方官员的任命,土地的划分等等,俨然成了无形的“中原王”。

李世民从不亏待跟自己打天下的小弟,利用这“中原王”的身份,小小的以权谋私了一把,土地财富恩了许多给小弟。

因为李世民打下的是洛阳城,是昔年杨广聚集财富的东都,里面的奇珍异宝,数不胜数。女人嘛,对奇珍异宝最敢兴趣了,尹德妃、张婕妤联合了一票后宫嫔妃,暗里明里要求分杯羹。

这送上门的拉拢机会,换做成熟的李建成绝对是二话不说的。可李世民却铁青着脸,不给,一群寸功未立的娘们,凭什么讨赏好吧,众妃没办法,退而求其次,打下了中原,那么多职位空缺,给我亲戚安排了官职,总行吧。结果还是一句,不许。一群靠女人的废材当官,还不祸害百姓

直接把皇上的女人得罪的死死的,后来张婕妤的父亲看上了洛阳的一块宝地,也不找李世民了。你个小屁孩,老娘好歹也是你的后妈,这么不给面子,找你老子去。

李渊本就是一个受不住枕边风的人物,让张婕妤酥酥麻麻的一吹,整个人都软了,别说是土地,连天上的星星也要摘下来。

结果李渊的手谕,李世民鸟也不鸟,不是因为他目中无人,而是那块土地他已经赏赐给有功的部下了。倔性子一发,皇帝的命令也没用。果直接导致,李渊以及整个后宫群对李世民怀着强烈的不满。

还有为了刘文静与李唐第一大臣李渊第一心腹裴寂交恶等等,类似的事情不少,得罪的人也不少,李世民却不在乎。

当然这说的是以前,以前那个为了李唐江山南征北战的秦王,而不是现在,瞄着太子之位而去的李世民。

李世民是个实干派,虚无缥缈的事情他不去想也不去做。最初太子的位子离他十万八千里,这个时期的李世民也没那么多心思,我行我素,什么德妃什么权臣,老子是秦王、皇帝的儿子怕你们

但随着战功越来越多,名望越来越高,呼声越来越大,李世民渐渐发现太子的位子貌似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远

于是乎

李世民一改以往做派,开始恶补政治手腕,学习如何治理天下。并在房玄龄、杜如晦的帮助下,组建了文学馆,募集了最负盛名的名士,弄出了一个十八学士来。十八学士讨论的不是古今中外的文学典故,更不是舞文弄墨的风雅俗人。聚在一起,谈论的都是时局政治以及如何治理好天下地方的大学问,目的为何自是司马昭之心。

李世民也知在政务上比不及历经磨练的李建成,有事没事的便与文学馆的学士开讨论会学习。

有事没事,也确实是有事没事

便如罗士信说的一样,颉利十五万大军入境为得只是装腔作势,吓唬吓唬李唐,让李唐见识一下突厥的兵威,让李唐乖乖听话用钱财来买和平。

李世民这路大军浩浩荡荡的赶到蒲州,离颉利的突厥大军还有一百多里的时候。颉利慌了,想不到李唐真敢大张旗鼓的来跟他们打,他没有做好大决战的准备,呼喝一声,十四万大军灰溜溜的撤回了塞外。

李世民虽然觉得罗士信分析的有理有据,但想着突厥如此劳师动众,怎么着也要来个面对面的接触,然后再退兵也好有个交待。怎么也想不到颉利就这样走了,走的轻飘飘不带一片云彩。

无奈之下,李世民只好当做出来游玩一趟,与文学馆的学士继续研究政治。

这一次他们讨论的是“迁都之议”。

因为这次突厥大举入侵,李唐朝堂上兴起了一股迁都的风潮,表示长安离突厥太近逃危险,应该避让以自保,放弃国都长安选择远离突厥的地方以作李唐国都。

若是原来的李世民,说这话的人十之会让他劈头盖脸的痛骂一顿,但如今他却选择先于麾下的谋臣商议,吸取他们的看法先一步做应对准备。

“殿下,平阳公主,发来捷报”

讨论会即将结束的时候,李世民突然听到了河北传来的消息,笑对众人道:“又来捷报了,孤王这位二姐还如当年一般。”他终止了话题,让人将捷报送上来。

“十月二十一日,行军副总管罗士信诱突厥寇略易州,与薛万均并力,破突厥俟斤德温傅于易州境内,尽数全歼,一战而定,河北突厥乱平。”

李世民毫不避嫌的念着战报,四周传来阵阵惊叹声。

突厥入侵已有多次,但每每都因来去如风的习性,便是取胜也不过的杀伤三五百人,从未有过如此大胜。

李世民想起了豳州传来的消息,忍不住叹道:“好一个罗士信,两战歼敌两万,我与大哥两路大军所得战果竟然比不及他一人”

第五十八章 邀请

定州军营平阳帅帐。

“怎么样被当做英雄的感觉,很不错吧。”

距罗士信破德温傅已有十日了,罗士信这才返回定州向平阳公主复命。这一战因为德温傅的指挥的太烂,罗士信以碾压形势取得了胜利,不得不耐着性子将一地的垃圾打扫干净,然后返回易州,将募集来的粮草还给地方百姓。

易州与高开道的领地接轨,高开道这王八蛋根本不是个东西,不但当了突厥的狗,还跟奚族沟壑一气,今天开打幽州门户带着突厥来转一圈,明天打开幽州门户带着奚族来转一圈。易州固然不及定州富庶,却也多次受到袭扰,百姓苦不堪言。

如今罗士信在他们眼皮底下保护了他们的安危,还取得如此战果,一个个都表示粮草就用来犒赏英雄的军队了。弄得地方官员哭笑不得:这募集粮草是带有强制性的。

古代可没有什么民主,国家要征集个什么东西,不给就是犯法抗命,粮食作为军用物资,更是如此。是故命令一下,地方官员的脊梁骨都要被那些不甘愿的百姓背地里给搓弯了。

结果这要将粮食还回去的时候,百姓反而大方的不要了,这差别咋这么大

罗士信得到情况,费尽口舌也没能将粮食送回去。这磨嘴皮子的功夫,确实非他所长。但他做人有自己的原则,贪小便宜可以,决不能贪百姓的便宜,双方也就僵着。

最后由乡绅大老出面由地方商家富豪出资,弄出了一个流水宴邀请罗士信以及一干将校兵卒吃一顿,这才平息了“民愤”。

此事当然算是一桩美谈,罗士信也因此迟到了任务交接。

这一会面,就受到上司打趣了。

“还好”也许是关系密切,罗士信在平阳公主面前没有任何的客套,点头道:“是有种说不出的高兴”他顿了一顿,脑中浮现出流水宴中各地赶来百姓露出的那股平安的喜悦,突然有感而发:“我想为将者纵横疆场,保家卫国,除了功名利禄,所求的不正是为了百姓脸上的笑容”

平阳公主深深的看了罗士信一眼,眼中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