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将战报传给父皇,罗士信这第一次领兵,父皇这些天都有些心神不宁,让他尽快安心”他从位子上站起,走到大门外突然顿住了脚步回头道:“先生,你凭着记忆将战报大致写下,让人送给我姐一份。”
这些天平阳不时的跑来尚书省做客,表面上是没事做闲得无聊,但醉翁之意,李世民如何看不出来,想着自己这位英雄了得的姐姐,也是忍不住叹息。
李世民带着罗士信的战报,直奔皇宫而去。
对于自己的儿子,李渊向来都是以父亲的态度相见的,直接将李世民请到了后花园。
李渊是一个很懂得享乐的皇帝,此时的他正斜躺在胡床上娇媚的尹德妃正在卖力的给他揉着肩膀,可人的张婕妤将荔枝小心翼翼的拨开,用那青葱般的小手喂着他,耳旁还听着李建成关于一些重要国事的处理。
不时的“恩恩”两下,说句“很好”,表示自己在听,并非一心的享受。
李世民来到近处,见李渊这幅摸样也没有任何意外:早就见怪不怪了。
自从天下一统之后,李渊就改了勤政的态度开始耽于纸醉金迷、声色犬马的享乐。
有一次李渊到裴寂家里玩,两人在喝酒的时候,李渊还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公为台司,我为太上,逍遥一代,岂不快哉”直接表明了他的心态,希望自己的老朋友老伙计当一辈子的三公宰相,位高权重,希望自己能当一个悠哉悠哉的太上皇,不用管什么国事享受生命享受生活。
事实上李渊现在也是这么干的,几乎所有国策都交给李建成、李世民以及一干宰相来处理,小事中事,不闻不问,只有非要他出面不可的大事,才会出来表个态。
“见过父皇”李世民上前作揖。
“免礼免礼”李渊摆了摆手道:“这里没有外人,一家人不必客气。二郎尝尝,今年夏天最早的一批荔枝,味道不错。是岭南的那些山里酋长送来的,经过上次的朝见,看到我大唐”他说了一半,突然发现说不下去了,改口道:“的强大,老实温顺了不止半点,非常配合李靖的工作,认可我们派去的官员。相信要不了多久,岭南就能真正的融入我大唐。”他心底明白,岭南的那些少数民族酋长能够那么听话,跟罗士信在大宴会的出色的表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罗士信那家伙,竟然拒绝与平阳的婚事,怎么样也不能说他好话。
因为答应了平阳,不迁怒罗士信,但李渊感冒的心态,却是一直存在。
只要事情牵扯到他的家人,他的态度就不是皇帝,而是一只护犊的老公鸡,根本不讲任何的道理。
李世民苦笑,硬着头皮道:“前线传来战报,大将军大获全胜,不但取了渔阳,还大破奚族,将入侵的奚族兵都留在了幽州。期间发生了小小的意外,突厥十万大军来援,让大将军单枪匹马的逼退了。”
李渊一下子从胡床上坐了起来,急切的高声道:“将战报拿来看看”
李建成站在一旁也是一脸震撼,拿下了幽州,大破了奚族,逼退了十万突厥大军,还单枪匹马
这任意一个功绩都不可小觑,现在罗士信集三大功于一身
后悔的感觉再度涌上心头。
他突然想起魏征的建言:“殿下,您最大的毛病是优柔寡断,比不上秦王殿下刚果决绝,您若有秦王殿下一般的果敢,他根本无法撼动您太子之位。”
当初他想拉拢罗士信,但因为李艺的出现,犹豫了错失了最佳的机会
他又想到了当年,李唐南下兵指关中,但途中却遇到了霍邑宋老生的阻挡,秋雨延误了粮草运达的时机,刘武周也在后方作乱。三面不顺,李渊打起了退堂鼓,裴寂也觉得应该放弃关中保太原老巢。
只有他与弟弟李世民觉得应该分兵攻打关中,以取关中为第一要务。
他当时劝了劝,劝不动,觉得自己也许错了,也就没有再劝,李世民没有放弃,他觉得自己对的,一哭二闹三上吊,强逼得李渊改了撤军的命令,由他率兵杀入关中。
事实证明,李建成、李世民的正确的,若当时没有分兵去关中,关中必让西秦薛举攻克,大唐没有关中,靠什么问鼎天下。
也因那一次,李世民在军事上一直踩在他这个大哥的肩上
也许如果当初,他如李世民一样,存着那份果决,今日可能就不一样了。
李建成也不止一次的问自己,同样的不少不知道自己的毛病。可就是应了一句话: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李渊看着战报,老半响,感慨道:“不得不承认,这个罗士信是我大唐的栋梁之才。”
护犊如李渊者,面对罗士信打的这漂漂亮亮的一仗也服了,抛下了他拒婚的成见。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二章 猪一样的队友
李渊这话一出口,连李建成、李世民都觉得意外。
知子莫若父,但在李渊这一家行不通。李渊算得上是一代有为之君,但对于自己的几个儿子却不了解。尽管他宠爱无限,但宠爱与了解是两码子事情。反倒是李建成、李世民对于自己这个父亲的脾性了如指掌。
护犊成狂的李渊竟然能够抛下对罗士信的拒婚成见,这是多么难得的事情。
“你们说大将军凯旋归来,父皇应该给他什么奖赏才好”李渊想到这点,有些头疼。罗士信这一次征伐的功劳着实不小,不但帮他拔掉了一根背心芒刺,攻取了渔阳,夺回了幽州境内的长城防线,还大破入侵的奚族,大震国威,连领十万大军来袭的颉利也让他巧妙的退了去。三功并存,实不多见。固然不至于如李世民那般赏无可赏,封无可封,但他终究不过二十一岁,个别职位也不好封赏。
李建成、李世民心思活络起来。
李建成道:“现今渔阳在手,只要我们花些时日,修葺长城,将燕长城与渔阳连成战略要地,幽州一地可保无忧。现今我大唐可虑者莫过于朔方梁师都、马邑苑君璋。大将军年纪虽轻,但骁勇善战,我朝鲜有人比。如此良将,可茂守边疆,儿臣相信以大将军之能,不易于一座移动长城。让他镇守何处,何处无忧。”
李世民眉头一挑,有点不妙。他虽统帅三军。是李唐的最高军事统帅。但防御突厥的任务向来都是李建成负责的。他们两兄弟最初是分工合作:一个对内负责扫平诸侯,一个对外抵御突厥。现在内部诸侯让他扫平了,抵御突厥的任务依旧在李建成手上。一根指头也不松一下。
李世民想插手,却找不得半点机会。罗士信若是被调到地方当任战区统帅,等于是受到了李建成的节制。这调离罗士信,能够将李艺推上前来,还能将罗士信置于掌控之内,一石二鸟,好高明的手段。
没有事先预谋。李建成临场而动,这份才智,便是李世民也觉得心悸。当今世上。也只有他这位大哥能给他这种感觉。
李渊眼中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