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1(2 / 2)

大唐虎贲 无言不信 5596 字 2019-04-28

当涂落陷

罗士信、裴青衣一道赶往了城守府衙表明了身份。

“哈哈”一声长笑,一个身材略显矮小肥胖,却带着一脸福相的中年人大步走出了府衙,在他们身后还列着一干众将,个个身着战甲显得威武不凡。那个充满福相的中年人目光在府衙前的两人身上扫过,最后定格在罗士信的身上,再度大笑起来:“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罗士信,罗大将军吧我李孝恭久仰大名了,今日一见与传言的可不一样。”

罗士信有些错愕,但还是上前作揖行礼问好。

“罗士信、裴青衣见过郡王”

“免礼免礼”李孝恭解惑道:“传言中的大将军可是身长一丈,腰大十围,眉广一尺,目光如电,有扛鼎拔山之勇。现在看来传言有误,大将军这身材这相貌,又经文纬武,还不知会吸引多少怀春女子的另眼相看。”

罗士信想不到这位大唐唯一能与李世民比比功绩的人物,竟然如此的直爽,错愕之下,忙说妙赞过奖。

周边诸将对于李孝恭的处事方式都以见怪不怪,表情都不变个。

李孝恭又与裴青衣客套。

罗士信趁机将目光落在李孝恭身后的几位将军身上,首当其冲的是一位异样英武的中年人,大约一米八三的身材,一袭素净的战袍被狂风吹得猎猎作响,自然有一股刚正不屈的威势。

虽然没有见过面,但罗士信可以肯定这位一定就是李靖,他的半个师傅之所以说是半个,那是他的一厢情愿,李靖固然对于兵法倾囊相授,但始终没有收他当徒弟,信中称呼也不存在半点的师徒字眼。

据罗士信所知,今年李靖五十二岁,但从站在他面前的真人相貌来看,李靖怎么样也不像拥有这个年纪。他看上去至多四十来岁上下,方方正正的脸上一对眼睛闪闪发亮,显示出非凡的神采。他长得鼻直口阔,颌下一把长髯,配合抖擞的精神与气度,举手投足之间有一种刚阳至极的男子魅力。四十来岁的模样都有如此魅力,可以想象在年青个二十岁那是什么样的光景,难怪大名鼎鼎的红拂女会连夜奔投,创出一段佳话。

固然书上是记载红拂女仰慕李靖的学识干略,方才夜奔,但可以想象如何李靖五短身材长得跟李元吉那个扮鬼不用化妆的模样。就算才略在如何可怖,相信也不至于让红拂女春心荡漾。

见罗士信目光落在自己脸上,李靖淡然一笑,点了点头,打了一个招呼。

李靖身后站着的是李世绩,虽然他们命运差不多都在瓦岗李密麾下混过,又先后降了大唐,但彼此之间并无多少往来。毕竟李世绩是李密的心腹爱将,而他罗士信是李密麾下大将裴仁基部下的将领,彼此有着一定的身份差距。兼之两人一个猛将,一个智勇双全的大将,彼此也存在着隔阂,关系仅限于认识。

但现如今情况异变,罗士信近年来的成就有目共睹,功绩直追李靖、李世绩等人,名气更因为他特殊的处事风格与机缘巧合,风头更在他们两人之上。

李世绩为人处世圆滑,很乐意与现在的罗士信打好关系,将来并肩作战也好相互协力。

“但年洺水一别,大将军的成就令人刮目相看。世绩在南方闻讯,大是钦佩”

“过奖了”罗士信亦知道这位能与李靖齐名“二李”的人物是多么的了得,跟着回礼回应。

余下的黄君汉、张镇州、卢祖尚这些人罗士信亦有一面之缘,不过现在的罗士信映象并不是那么深刻,他们都是昔年李世民攻打王世充时候带在身旁的将领,那时候的罗士信还没有让他附身。

是以现在的罗士信只有点点的映象,也因接触的不深彼此也都是点头之交,也就点了点头相互打了个招呼。

李孝恭很热情的将罗士信、裴青衣迎入大堂。

“此番能够在短短两月时间就拿下这当涂城,大将军所作所为实在功不可没,药师这一招深入敌后,险则险,当效果委实惊人,令人惊叹。”

在彼此入座之后,李孝恭说道此番大胜,忍不住吹嘘感慨。

李靖赶忙插口道:“当时也是临时起意,事后想起来也是惊出了一身冷汗,好在大将军识得轻重,没做什么冒险之事,顺利的完成了任务。”

罗士信听得有些莫名其妙,但收到李靖的眼神,心中顿时恍然。

李世民教他的借口是来探望李靖,现在他跑到了当涂还帮助唐军拿下了当涂,与借口不符。

李靖这么一说,无疑是将问题拦在自身,所是他安排他深入当涂城的,正好圆了谎。

至于什么“识得轻重,没做什么冒险之事”显然说的是反话。

其他人是大老粗没看出什么来,李世绩倒有些察觉,但是一副什么也不知道的模样。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八章 军神李靖

李靖、李世绩都是罕见的聪明人,都是那类功高天下而主不疑的了得人物。处事之圆滑,自是得心应手。

李靖不会留下莫名破绽,李世绩察觉到什么也视若无睹,事不关己高挂起。

对于李靖的暗责,罗士信并无任何的不满,一副虚心受教的样子。尽管让他重选一次,他还是会义无反顾的来救裴青衣,但李靖毕竟是他的半个师傅,长者训斥,作为晚辈怎么可能存有任何不满。

对于李靖愿意倾囊相授却不愿意收徒的原因,罗士信最初不了解,但经历了些许事情,也想明白了:李靖是何等了得的人物,放眼整个中国历史能够与他相提并论的也就孙武、吴起、白起、韩信、卫青、岳飞等廖廖数人。这些天下拔尖的人物除了急流勇退的孙武,从不养士卫青,又有哪一个有好下场的

他们功高卓越,却无人能比,但最后皆因功高震主而亡。以李靖的能力,未来的成就显而易见。出将入相,对于他来说,有若家常便饭。这平心而论,手握军权威望盖世的统帅,确实比朝堂上的宰相更加可怖,更加的遭受忌惮。而他传授的能力是行军作战的统帅之学,以他的本事哪怕学了一半也足以成为镇守一方的大将。

试想一下,一个出将入相的功高卓越的统帅居于高位,背后还有一些干略非凡手握兵权的徒弟,那会是什么景象这摆明了结党营私。在自寻死路嘛

事故历史上李世民让李靖指点侯君集兵法乃至于得到真传的苏定方也未有师徒之名,作为功高一世,却不受疑的李靖。固然遇上了李世民这个有容人之量不滥杀功臣的君王,但他自己圆滑的处事风格也有着莫大的关系。

罗士信想到这缘由,也断了拜师的念头,但心底深处却一直将李靖视为师傅。

“这当涂已破,水陆防线以破其一,余下唯有青林可虑。当务之要,破青林为先。青林落陷,辅公祏所在丹阳就如瓮中之鳖,接下来的部署。药师可有计较”李孝恭坐在上首,腼腆着大肚腩接着他们之前的话题。

李靖颔首沉吟道:“以当前的局势可以兵分三路,李世绩总管可率一路直接顺着对方的运粮路线渡过长江兵临丹阳,卢祖尚总管捣毁横江铁索。以令我水军能够纵横大江之上。最后末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