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杨春来到了近处道:“大将军,在第一波攻势,还是由末将来吧”
罗士信笑道:“打赢我,位子让给你没那本事就在我身后呆着,别逞能。”
杨春无言以对,就在昨天,他让罗士信一个倒栽葱的丢在了地上,连还手的余地也没有。
作为岭南六姓最大的杨家传人,以武勇著称的杨春也只能郁郁的呆在了罗士信的身后。
罗士信长枪高举,枪尖上的披风犹如一面旗子,随风飘动,猎猎作响。
他眺望着身后的五千兵,站在阵前高喝道:“在这战前跟副帅聊过天,我说我一日之内能够拿下青林,副帅说你们岭南走出来的下兵卒将士个个都是凶悍骁勇的好汉,由你们上阵,一日之内也能拿下青林。但是有人不信,说我跟副帅在说大话。我听了就不乐意了,领了将令来到了这里。我们中原有一句古话,是骡子是马拿出来遛一遛。打下这青林营垒我跟你们就是好汉英雄,打不下我们大伙都是狗熊窝囊废。在这开打之前,我问一问你们,有人为自己是狗熊窝囊废的”
战场之上,三军阵前,一片寂静,无人说话。
“很好”罗士信很满意的点了点头喝道:“我也跟大伙儿一样,不愿意让人看不起,让人当做窝囊废大话王。所以我站在了这个地方,要用手中的枪痛饮敌人的鲜血,然后脚踏上营垒城顶,亲自竖上我大唐的旌旗一天,笑话,不要一天,我要让所有人知道拿下青林,一日太多,我罗士信只须半日。”
杨春听的是热血沸腾,高举着三尖铁叉喝道:“我岭南儿郎也要让所有人知道,拿下青林,一日太多,只须半日。”
“只须半日”
“只须半日”
“只须半日”
激情洋溢着热血,站在最前头的勇士高举着兵器,发出了阵阵胜利的呼喊。
罗士信枪指青林营垒,厉喝道:“突击”
在他“突击”字出口的那一刻,震耳欲聋的鼓声犹如雷鸣一般作响。
激动人心的旋律,激励着所有将士的热血。
罗士信首当其冲的往前方冲去,没有任何犹豫的第一个首当其冲的进入了一箭射程之内。
青林营垒
陈正道莫名的瞧着身先士卒的敌将,忍不住心道:“这家伙跟罗士信有仇吧”狰狞的笑道:“得罪了罗士信,你也别想活下去,就由爷爷的送你一程。”说着,手中的关大刀遥遥一指道:“所有弓箭手,向他那边射去。”
他并不知来人就是罗士信,只是看出来人身份不俗,以为罗士信派他来送死的。
毕竟他只有一杆枪,连个盾牌也没有。
这打攻坚战,冲阵的先锋军必需手持盾牌以防高处射来的箭羽,这是基本的常识,对方连一个盾牌也没有岂非早死
他这命令一下达,成百上千的羽箭犹如大雨一样急冲罗士信而来。
杨春惊愕大叫,想要将手中藤牌递过去,但箭羽已经逼至近前他就在罗士信身后,罗士信前脚步入射程范围,他后脚跟着走了进去。这种远距离齐射,弓箭手是无法控制准心的。与黄蜂一样的箭羽将罗士信罩在其中,也将他杨春罩在范围之内。
杨春略一错愕,死道友不死贫道,他与罗士信认识不过一日,还没有为他而死的情谊,将盾牌斜上挡着。
箭羽从他左侧身旁“嗖嗖嗖”的划过,密集的射在地上,仿佛一地的刺猬,可偏偏听不到一声箭羽刺入藤牌的声音,也感受不到一点飞来箭羽的重量。
偷偷的往外一瞧,整个人登时呆住了。
冲在最前头的罗士信非但没有被射程马蜂窝,反而活得精神抖擞,他舞动着长枪,那披风顺着他的力道形成了巨大的保护伞,将所有的箭羽都挡在外边。
没有一支箭羽能够破开他的保护伞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一章 登城之战
长枪舞动如飞,枪尖处的长袍犹如巨型的铁伞,所有飞射来的羽箭都让长袍卷飞了出去,无一例外。
这武道不同,武艺的展现也有着明显的差别。
罗士信的武道讲究霸道,不可一视。在他长枪范围之内,唯吾独尊。所以每当身陷敌阵,他都能实行领域封锁,将他的攻击范围距离内的所有地方,视为禁地,任何人只要进入领域禁地,下场唯死而已。
此时他将自己最擅长领域技巧以另一种方式全方位展现,以长枪配合披风将前方丈余间距封锁,将所有羽箭都挡在了枪距离之外。这一招是他当初一人一骑面对十万突厥骑兵时突发奇想的避箭技巧,以试过确实有效。也因如此才敢托大,冲在最前头,不带防身盾牌。
如此景象神乎其技,大大的激励了岭南悍卒的士气,一个个将手中滕盾斜上举着,健步如飞好不犹豫的加快了冲锋的步伐,口中还顺带大叫:“大将军威武盖世”
青林营垒上的江淮军一个个目瞪口呆,他们大多都是跟随杜伏威征战多年的老兵,上下皆由作战经验,可从来未有遇上这番情形,竟然有人用一枪外加一个披风,将数千人的激射都挡了下来,而且毫发无损。
这真的不是在做梦
罗士信这一挡有些惊世骇俗,直接让江淮军忘记二次张弓再射了。
“他就是罗士信”
陈正道也略微失神,脑海中瞬间闪过了这个念头。除了罗士信,谁还有这般能耐。对方肆无忌惮的冲杀上来,并非是上来送死。而是有着足够的自信能够无视他们的强弓劲箭。
“射继续给我往那方向射,不用管其他人,只要将他射死。这一仗,我们就打的值得了”
罗士信
大唐第一猛将
大唐最有名望的大将军
只要将他击杀,对于唐军的士气一定是极为沉重的打击。
陈正道并不指望箭雨能将他怎么样,而是在故弄玄虚,藏着别的算计。
他悄悄的命人取来了伏远弩。
伏远弩是这个时代最先进威力最为强劲的强弩。是唐朝对敌的利器,制作方法也是军事机密,不对外泄露。战事失利。拥有伏远弩的兵卒首先第一件事就是摧毁伏远弩,以免技术让敌对势力学了去。
所以伏远弩的制造方法唯有大唐掌握,其他势力都是沿用南北朝隋朝的角弓弩,力量固然较之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