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51(2 / 2)

大唐虎贲 无言不信 5666 字 2019-04-28

尉迟敬德、程咬金对李世民忠心耿耿,固然是因为他们为人重情重义。李世民对他们信任有加,更多的是战场上累积下来的深厚情义。

李世民每战必前,而尉迟敬德、程咬金作为统军护卫。哪里少的了他们。彼此在战场上一同扶持,生死与共,这种历经过生死累积下来的情义,才是利益无法换取来的。

相反李建成少经战阵,身边武将也没甚么冲锋陷阵显露头角的机会。能上位者,要么凭家世显贵亲戚引介,要不就是。凭着感觉提拔。杨文干口舌伶俐,擅长揣摩上意,一口肝脑涂地、一口万死不辞的。说的是天花乱坠,讲的是头头是道。可是一遇到真正危险的时候,立刻就怂了。

正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便是如此。

李建成受困凤凰谷。而受困的理由是他杨文干意图奇袭凤凰谷谋反弑君。任凭宇文颖说的天花乱坠。杨文干也不敢背着意图谋反的罪名自投罗网。左思右想,在左右的劝说下,觉得反正是难逃一死,索性反了,求的一线生机。

杨文干本就是李建成用来募集私兵的,麾下绝大部分兵将都不听朝廷之名,以杨文干为主,号令一下。短时间内便集结了两万余兵马,声势浩大。

凤凰谷仁智宫。

李渊得到杨文干谋反的消息。大发雷霆,对于李建成也怀着深深的失望。

他一直看好李建成,认为李建成恭谨孝顺、与人为善、身为太子能够尽心尽力辅佐君父,日后一定亦会是一个优秀的大唐皇帝。所以就算李世民的威信再高威望再隆,他都不成有半刻易储的念头。那些劝说他易储的大臣,都让他骂的狗血淋头之后调放外地。但是今日他却有史以来第一次动了易储之念。

作为一个皇帝自然是希望自己有一个杰出的继承人,而不是一个经不起风浪的继承人。否则,汉高祖刘邦不会不满汉惠帝,后来的李世民也不会担心他家小九李治太仁懦等等。

李建成在这一次的整个计划中,先让李世民弄得团团转,表现的有些拙劣,不尽如人意。到了最后,最倚重的心腹还是个白眼狼,直接在用人识人上出现了严重的错误。

反过来李世民表现的却是极佳,武略自不用说,近年来治国水平也进步神速,有成为国君的潜质。至于此次事件的谋划者,李渊倒是看得有些淡,作为一个帝王他并不排斥拥有一个枭雄潜质的儿子。

武略、治国、还有权谋手段,似乎李世民都在李建成之上。

不过事情紧急,李渊也没有认真考量此事,慎重的将李世民、平阳、裴寂、封德彝、罗士信几人一并请到了仁智宫,商议如何对付杨文干此次的作乱。

“详情朕就不重复”李渊眉头紧锁,短短几日时间,这位大唐皇帝头上的白发多了好些:“杨文干快马加鞭的往仁智宫杀来,也怪朕托大,未能及时向关中调兵来援。现在我们只有三千兵力,诸位爱卿都是我大唐栋梁,面对如此危局,可有什么高见”

其实并非李渊没有调兵来援,而是调了又遣了回去。

他起初是信了尔朱焕、乔公山与杜凤的话,认为李建成有反意,让李世民、罗士信负责防守之余,下了调兵的旨意。后来发现一切都是李世民暗中算计,李建成虽算不上冤枉,但确实不存在谋反之意。

李渊本就秉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心态,若勤王大军抵达,势必闹得天下皆知,也就再次下旨将勤王军退了回去。

这下倒好了,勤王军退了,杨文干却真的反了,导致危机再现。

而且这一次可是货真价实的造反。

裴寂、封德彝一个草包一个脑子里装的是阴谋诡计,都是不通军事的家伙,现在两眼发蒙。

李渊也不指望他们,将目光望向了李世民、平阳、罗士信他们。

罗士信见李世民、平阳皆没有开口的意思,先一步道:“第一步自然是求援,他们兵卒在两万以上,比兵力我们有些吃亏。从长安调兵有些远了,时间上有些吃紧。杨文干又揽庆、原、缘、会、宁、泾、陇七州军事,近距离的都在辖区之内,未必能够信任。但末将的天节军却不存有这个疑虑,可派人前往泾州让末将的副将苏定方前来救援。对付杨文干,末将二万天节军足矣。”

李渊称善,立刻写下圣旨。

李世民这时也道:“儿臣还觉得应当留心宁州李艺将军,此人性子狡黠,而且身经百战,断然不可让他与杨文干坑壑一气,助长叛贼声势。”

李渊讶然道:“李艺怎么在宁州”他还不知李建成的安排。

李世民苦笑道:“是太子近日来的任命,让他执掌折威军,儿臣也是刚刚知晓。”

“糊涂”

李渊暗骂一声。

李世民沉声道:“望父皇遣一德高望重的人物前往游说,稳住李艺之心。”

李渊目光在裴寂、封德彝身上瞧了瞧,最后定格在封德彝身上。未完待续。。

s:第二更到

第二百六十九章 上、中、下三策

宁州折威军。

李艺接见了一位意想不到的客人闹得北方风云骤变的杨文干。

杨文干长得一副好相貌,身材魁伟高大,浓眉大眼,高鼻阔口,一张四方的国字脸。虽三十来岁年纪,却颇有风霜之色,顾盼之际,极有威势,现在他一身掩人耳目的粗布麻衣,但依旧掩盖不了那股卓尔不群的气质。

李艺粗见杨文干心中也忍不住赞叹一句“好一个北地豪迈之士”,他出生于襄州襄阳,严格的来说是荆州人士,但发迹于幽州北方,常年生活北地,亦见过不少燕赵北国的悲歌慷慨之士,可如杨文干这般天生带着威严,一望便让人心生敬畏的人物却极为少见。

“难怪此人能够将北方搅的天翻地覆”李艺眯眼瞧着杨文干还未开口,心中就不住的琢磨起来,是不是应该将杨文干擒住,然后交给李渊,立一大功。虽然杨文干防着他这一手,将他请至军营外说话。可他也做了防备,暗中调了百余心腹在附近。只要发出信号,擒下杨文干应该不是问题。

不过他很好奇,在这个当头杨文干为何来找他,更加好奇的是作为李建成麾下的第一大将,庆州都督手握庆、原、缘、会、宁、泾、陇七州军事,可谓荣宠之极,为什么莫名其妙的就反了。

要知道李渊今年五十八岁,就要迈入六十高龄了,兼之他因李元吉失踪一事。大病一场,身体不如以往。到时候李建成继位,作为李建成麾下的第一大将。杨文干的前途可谓无比辉煌,让他不止一次心生嫉妒。

现在拥有如此条件的杨文干竟然反了

这李艺想不通也想弄个明白:这其中一定存有他不了解的经过。

“不知杨都督来找李某可以要事”

杨文干从容一笑道:“来救大将军性命,免得大将军死的糊里糊涂的”

“嗯”李艺有些惊愕。

“想必大将军还不知道吧这天要变了乔公山、尔朱焕反出东宫,在给我运送兵器衣甲的时候,直接前往凤凰谷仁智宫诬告太子意图袭击仁智宫,弑君谋反。”杨文干风轻云淡的说着。

“什么”李艺惊呼出声,念及近日来的异变。心中恍然,肃然道:“那太子呢太子情况怎么样了”

他早已是铁打的太子党,为了向太子效忠。还曾特地没事找事的与李世民交恶。若是太子失势,他非但前途堪忧,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