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4(2 / 2)

大唐虎贲 无言不信 5481 字 2019-04-28

罗士信先后收到了苏定方、莫虎儿、薛永的回报。他们已经顺利的完成了交接,全程没有出现任何意外。边兵温顺的就跟绵羊一样

苏定方、莫虎儿、薛永三人几乎是商议好的,他们一个在庆州,一个在绥州,另一个在延州,同时用上了绵羊这个词语来形容边军。

罗士信开始还未顺利的完成了交接而感到高兴,但随后细细一想。渐渐的觉得有些不对了。

如狼一样的兵卒,如虎一样的兵卒,这才是形容军队的。绵羊一样的兵卒这是闹哪样

“立刻将苏定方、莫虎儿、薛永给我叫回来。”罗士信在都督府下达了当任都督以来的第二道任命,第一道自然是分别派苏定方、莫虎儿、薛永去延州、绥州、庆州军营接手军营,第二道却是将他们叫了回来。

莫虎儿年纪轻,为人机灵。但定性不足。所以罗士信让他负责接管庆州军营,他也好从旁协助一二。

庆州军营里罗士信所在的都督府相隔不是很远,莫虎儿第一时间赶了回来,先咽了口水道:“大将军,气死我拉。这要不要让我给老薛,老苏换一下庆州的这些兵,不能看啊一个个都是新兵蛋子,要勇气没勇气。要战力没战力的。说绵羊都是好听的,在我看来。他们根本就不堪一击。不是我吹牛啊,老苏的用兵本事我服气他,但是给他一万庆州军营里的那些绵羊,我用两千,不一千,只要一千我原来在右骁卫的曲部,我都能干翻他。太弱了。”

“好了好了”罗士信摆了摆手道:“你也别给我哭弱,庆州是杨文干的大本营,营中的兵马都让他带出去造反了。现在大部分都是新兵,这个都在预料之中。右骁卫是久经战阵的老兵,你也好意思来比。叫你来,就是给你提个醒。我们时间是有富裕,但也不能奢侈浪费。我给你九个月的时间,九个月内,将这群新兵蛋子给我训练成个模样。若这点本事都没有,你这些年跟着我就算是白跟了。”

莫虎儿听了这话,登时不乐意了,洺水城上投效罗士信在他而言是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一个决定。在罗士信麾下他得到了重视,学会了许许多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一听罗士信现在说这话,跳了起来,叫道:“殿下放心,九个月,九个月后,莫虎儿保证让让这群新兵蛋子,变成一群嗷嗷叫的老虎犊子。”

他气势汹汹的说着,又气势汹汹的走了。

罗士信看着精气十足的莫虎儿,实在忍不住感慨了一句,“年轻真好。”

他将莫虎儿一并叫来,是让三个绵羊吓住了,一时间忘记了庆州的兵大多都是新兵蛋子,没有什么经验,被称之为绵羊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延州、绥州称为绵羊就不科学了。就算杨文干是都督,可面对造反这种事情,刘大俱、段德操都很理智的没有掺合进去,应该都是老兵才对。

负责延州的薛永是在当天夜里赶到的,罗士信披着大衣,接见了这位风尘仆仆的部下,问道:“究竟是什么情况边兵再弱毕竟是茂守一方的军队,怎么可能跟绵羊一样。”

薛永苦笑道:“说他们是绵羊都是轻的了,在我看来比绵羊还要不如。末将觉得一支军队,可以实力不济。但是不能没有朝气,没有军人的风采。可延州的那些边兵,一个个根本就没有当军人的自觉,懒懒散散的。让他们干什么,他们就干什么。你不说话,他们就在悠闲的聊天嬉戏,根本就不像个军人。”

罗士信道:“那他们是怎么茂守的”

薛永长叹道:“这也是我所好奇的事情,详细询问了一下。才发现他们已经养成了一套可笑的战术打法,突厥来了。他们就躲在城里防守,向长安求援,反正是打不过,出战就是送死,只要守住城池就是无罪。然后我们派来的援兵将突厥打退之后,突厥仓惶的从他们领地经过。他们就逮着这个机会浑水摸鱼的出击,击退了几股跑散的突厥兵,就是大胜,就是值得炫耀的战果。这便是他们的作战的方式,他们连真正与突厥正面交锋的勇气都没有。这样的兵,跟绵羊有什么区别”

罗士信呆了片刻,有些傻眼了,这战术打法是高明呢,还是不高明呢好半响,他才憋出一句话来:“好一个乌龟战法,难怪突厥来一次,大唐就要派兵增援一次。边兵如此,谈什么茂守一方。太子这是给我一群羊,让我把他们训练成老虎去杀狼,难度太大了吧。”未完待续。。

s:第二章

第七章 边兵疲弱的因由

薛永到了此地,罗士信并没有让他先回去,而是在等苏定方的到来,一起商议一下,找出对症下药的法子。想要将一群羊训练成能出狼的老虎狮子,这确实是一份苦差事。但是到了这个地步,罗士信也没有临阵脱逃的打算。

这细细想来也是,如果边兵一个个都是玄甲军的水准,每一个都能以一当十,以一战百,还需要他大老远的跑到庆州来做什么只要不是指挥,手握数万玄甲军,绝对轻易的就能将突厥干翻。要知道玄甲军是天下骁锐,满员也不过三千人,是从大唐所有精锐中挑选出来的悍勇之士,经过严苛的训练而成的强兵。玄甲军阵亡一人,需要补充名额的时候会向从关中十二军每一军中选出十位代表,相互比试之后,择优胜者补充。

要知道关中十二军是大唐的核心强兵,每一军的人数都在两万上下。玄甲军便是从二十万精锐兵卒中,选出最优秀的那一个。

论战斗力,随随便便的一个玄甲军都不会逊色于校尉级别的统帅。

李世民在虎牢之战,敢以三千五百骑兵硬冲十万以上的窦建德大军,三千人玄甲军便是他的底气。

若边兵人人都是玄甲兵,突厥真的不用混了。

李世民作为手握天下兵权的天策上将,对于边兵的情况,不可能不知道。千里迢迢的将他安排过来,必然是因为相信他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将边兵练得如狼似虎。若就这样夹着尾巴,灰溜溜的逃回长安,就太丢人了。更何况李靖、李世绩他们遇到的情况也应该差不多。他们在努力的练兵,他罗士信又有什么理由放弃

都是一个脑袋,爹妈生的,谁怕谁啊

罗士信如此琢磨着。

因为绥州与庆州之间隔着一个延州,消息传达,苏定方赶来,相互间需要一日的时间。薛永也就在都督府住了一夜,直至苏定方抵达,苏定方是在次日中午。风尘仆仆的抵达罗士信都督府的。

果然如罗士信预料的一样,苏定方所带来的情况与薛永带来的如出一辙,像差不了多少。都是强调,边军兵无战心战意。个个都是逆来顺受。混吃等死的作风状态,一点军人的朝气,军人的精神都没有。

苏定方要比薛永看的更远,更加透彻,说道:“大将军,在我看来。那些兵真正算起来也不是一无是处,上过战场的兵,不管是胜利还是吃了败战。能够活着就是一种实力的说明。他们或许不强,远不及十二卫或者关中十二军。但相较那些没有上过战场的农民军,那些没有经过训练的新兵还是要胜过一些的。只是他们大多都习惯了放纵,没有纪律,没有目标。大将军说过一句话末将到现在都还记得,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这有了目标,有了向往才会去拼。绥州军营里的那些兵给我的感觉就是没有目标,没有向往,就像没有魂魄一样。这少了魂魄的军队,也就自觉没有朝气,自然就如绵羊一样,逆来顺受的。实在难以想象,这向来勇悍著称的边兵,竟然是这个样子。”

“在别的朝代确实奇怪,但在我大唐却不奇怪了。”罗士信最初也存着同样的感觉,在他的印象中,边兵应该很强的。他们常年受到异族的威胁,生活在战火之中,护卫着边疆的安宁。所以古往今来,边军都是勇悍之士的代名词,在许多朝代,边军的实力甚至远胜于中央军。

因为中央军远离战场,很容易受到的侵蚀,受到利益的蛊惑。以致将校之间爱财惜命,影响到了全军的战斗力,不堪一击。历史上因为边境失陷,中央军不堪一击的事件,数不胜数。但是在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