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射程可达三百步的强劲利器,一箭就能洞穿数人
比马蹄还要急促的弓弦声响起
弩箭越空,漫天的箭羽如飞蝗一样,跃阵袭来。
这加速疾驰中,临时临急的下令“散开”,就算是弓马娴熟的突厥人也做不到这点。
顷刻之间数以百计的突厥骑兵惨叫着中箭摔倒,混乱的波动扩大开来,乌默部密集的骑射阵的中间一带瞬间崩溃
乌默心疼之余,意外发现伤亡远不如他想象中的惨痛,弩箭的威力也不及他想象中的可怖,顿时恍然:唐军用的不是可怕的伏远弩,而是威力差伏远弩数筹的弓弩。
念及于此,乌默已经有了计较,高呼道:“继续前进,加速前行”
他命令一下,随即发现对面的唐军速度也提上来了,他们不再是悠哉悠哉的移动,而是加快了速度撤退
没错是撤退
他们三个队列,第一列队的骑兵射了之后。他们一个接着一个,在第一时间里,一条线似的分别往左右飞奔,迂回着后撤。
弩箭接连射来,已经带走了他们五百余战斗力。
唐军始终没有停下脚步,他们在撤退的时候,熟练老道的在马背上安装着弩箭,然后回身扣动括机。
乌默傻眼了,整个人都不好了:唐军竟然用的是他们一模一样的战术:打算放风筝的他们,现如今反而让对方放了风筝。这之间的差别,让他有一种吐血的冲动感觉。
作为骑射行家,他看的出来。唐军在这方面下过一番功夫,但是论驰射的速度,论变向转向的灵活,远远比不上他们,但是偏偏唐军的射程在他们之上。就是比他们远上五十步。这五十步的优势,掩盖了一切的不足。他们现在毛都没有触碰到唐军,唐军却凭借弓弩之力射伤了他们五百余兵卒。
弩箭的安装有些繁杂,不如弓箭直接,但在繁杂的安装也有安装好的时候
弩箭袭击再次破空而来。
苏定方老道老练的指挥着唐军骑兵放着风筝溜着狗,作为天赋绝佳的用兵奇才。他在罗士信提出如此战法的时候,用最快最短的时间就掌握了这套战术的精髓。就如一员经验丰富的老将,指挥的有条不紊。
相对于乌默依仗骑射的胜券在握
苏定方的胜券在握在于知己知彼。
唐朝为什么打的这么顺
并非罗士信有通天彻地,翻云覆雨之能,而是在于研究在于琢磨。
李世民在朝廷上用他的阴谋诡计,削弱突厥的力量。在边境的罗士信当然不只是单纯的练兵
包括灵州的李靖、雁门关的李世绩,他们早已将目光放在了草原上。
对于粘怗部落、对于乌部落、对于罗艺,罗士信都督府中关于他们的资料能够堆满桌子,上到部落的实力,可汗首领的性格品行,下至麾下诸将的情况,都在练兵的一年中,不断的传到罗士信的手上
乌部落的骑射,冠绝草原,罗士信又岂能不知又岂能一点防范也没有
弩骑兵在秦朝的时候就出现了,但是因为弩箭上弦的速度太慢,不够灵活,并不适合真正的战场。可是对着以骑射称雄,意图打骑射放风筝战术的乌部落
弩骑兵射程远的优势却稳占上风未完待续。。
s:第一更
第十六章 名将的价值
当前的局面正应对了一句话。
胜利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为了打赢突厥,取得最后的胜利。
不论是在朝堂上的李世民还是在前线的罗士信,都付出了不少,现在就是他们回收战果的时候。
“射”
苏定方此时手中也拿着一张角弓弩,用劲的拉弓上弦,安装弩箭,也在尽着自己的一分力量
虽然他擅于用弓箭,却也不得不承认在射距上。相对于弓箭而言,弩箭有着先天性的优势。
唐朝军中盛行的弓弩分为四种:耳熟能详的自然是伏远弩,除了伏远弩,还有擘张弩、角弓弩、单弓弩。
时代在进步,科技自然亦是如此。汉时的强弩改良与秦国,唐朝的强弩也传承了前人的科技,加以改良,成为战场上杀敌的利器。伏远弩、擘张弩是弩手用的强弩,伏远弩威力最强,需要脚踏双手拉弦,方才能够上弦,臂力次之的还拉不上。擘张弩不需要脚踏,但也需双手猛力拉扯才能上弦劲射。
这两种弩威力固然是强劲,实不能用于马战。
角弓弩则是改良与秦汉时期弩骑兵所用的臂张弩,射程远威力大,最适合马战。
臂张弩的存在也是给骑兵使用的,唐朝吸取了突厥骑兵的作战方式:突厥骑兵弓马娴熟,他们与敌交战之前,往往会在一箭之地先射箭雨,以乱敌阵型。然后掩杀而至取得胜算。农耕民族在这方面终究比不上游牧民族,能够训练出一支骑术优秀的骑兵已经很不错了。让他们掌握骑射技巧,着实强人所难。
于是也就有了不一样的骑射。以强弩代替弓箭。强弩虽然构造复杂,制作繁杂,但学习使用却异常简单,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耗苦功夫。
在大唐一支骑兵队,往往会在有一成骑兵持配备强弩,冲杀在最前线,以强弩先一步获取战斗优势。
但若罗士信这样。将所有强弩聚集起来,组建成一支弩骑兵却是头一次。
罗士信便是根据草原民族的依仗他们的风筝战术打消耗特别训练的,反风筝打法。
也因此杀的乌默是措手不及。无从应对。
“对,就这样撤,看见没有我们就当是遛狗,溜着打宁愿少放一箭。也别让他们追上”苏定方控制着双方的距离。将放风筝的战术打法用到了极致,不断的以弩箭距离的优势,消耗着乌默的兵力。
乌默看着身旁的兵卒,一点一点的给弩箭射杀,落下马背,想死的心都有了,他怎么也想不到,活了大半辈子的自己会栽在自己最拿手最擅长的战术下。
面对这个他用了几乎千百遍的打法。他竟然涌现出无计可施的感觉。
他太了解这个战术了,这个战术因为距离优势。被打的一方永远会处在被动的情况。
别小看他们相隔的这一箭之地,上百步的间距。这个距离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追的同时对面也一直再跑,而且还不时会有箭羽飞来限制速度。在同等情况之下,追的一方想要跨越这百步间距,需要花费漫长的一段时间。往往等你追上了,你的兵也消耗的差不多了。
最让乌默难以接受的是对方的指挥表现的极为出色,将位子距离卡的非常好,始终保持者带着他们溜的趋势,不快不慢。他若追得急,对面跑得快,他若减下速度来,对面的速度也会跟着减下来,至始至终都保持者弩箭的最有效射程。
这一点让乌默有些泄气。
对于骑射之道,他祖辈特地研究过,怎么溜最好,怎么溜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