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4(2 / 2)

大唐虎贲 无言不信 5549 字 2019-04-28

现如今他们洗刷了这个耻辱,不但打赢了突厥还歼灭了突厥的有生力量。将突厥的汗王都生擒活捉了。他的那个女婿更是别出心裁的将对方地位崇高的汗王丢到了马圈里,将他关押在马圈里。

虽然有些不和规矩,但是规矩什么都是人定的。

李渊向来就是护犊成性。哪里会计较在乎那么多,他要的是结果。

毫无疑问的是此次出征的三大将军,不论是主帅李靖还是副帅罗士信、李世绩都交出了完美的答卷。

这日在朝会上,更大的欣喜让满朝文武为之喝彩。

裴寂一脸激动的将来至于草原上的文书高举过头顶,大声道:“继薛延陀之后,回纥、仆骨、同罗、拔野古、契苾、浑部、思结、斛薛、奚结、阿跌等等十数草原大小部落都上书臣服,他们一至尊圣人为天可汗。圣人可以天可汗之名,号令诸部。”

群臣哗然。

李渊激动失态的从位子上站立起来。

天可汗

天可汗

在他的记忆中隋文帝杨坚曾经获得过圣人莫缘可汗的美誉,隋文帝即为隋朝皇帝兼突厥名义上的君主。是为中华天子兼异族国君的首例。但是认同隋文帝的只有东突厥一个部落,现在整个北地所有草原部落都尊他为可汗,而且还是天可汗,含金量无疑比前者要多的多。

李世民也是喜不胜喜。率领满朝文武恭贺。

李渊整个人更是飘飘然的。朝会什么的都结束了还没有回神过来。

直到李世民说及北方情况,方才拉回李渊的魂魄。

“父皇,大总管他们已经回师,因为多了四千余百姓,行军速度会慢一点,比约定时间又要晚上些许。”李世民也如李渊一样,面对这大唐一统天下之后至关重要的一战,他对于前线的情况关注到了近乎苛刻的地步。便是好色如他。在与至爱长孙氏你侬我侬的时候,得到前线的消息。也会在瞬息间缴械投降,了解情况。对于北方的一切,了若指掌。因为要参加庆功宴,大军凯旋的归期延迟了,要等候草原民族将中原百姓送达,又延迟了,百姓太多影响归期,再度延迟,也就多了一个“又”字。

“不急不急”李渊无所谓的摆了摆手,随即长叹道:“四千啊,足足四千我大唐子民,流落异域。我们必需承担一定的责任,能够将他们迎回来,是再好没有的事情了。多等一些时日,又何妨呢哼那些迂腐之人上疏说士信侮辱一国之君,有伤我打过风度。现在看他们还有什么话说,若无他的将颉利丢入马厩。这四千大唐百姓,如何能够回得来”

李世民也跟着笑道:“这个姐夫行为虽然粗鄙了一些,但是总有他的道理。我大唐有姐夫这样的人才,着实是我大唐之幸。”

“哈哈”李渊带着些许自得的说道:“确实如此,你父皇的眼光也不差的,当年他不屑与王世充为伍,直接投我大唐,我就看出了他是个人才,直接破格录用。他也没有辜负我的期望,取得如此成就。正好时间充足,将凯旋仪式,献俘仪式,庆功仪式重新规模以下,办得大一些。资金吃紧就削减我们皇家的俸禄,实在不行,将国库里的那些奇珍异宝,珍稀字画暗地里卖一些。不能亏待功臣,更要让天下人直到大唐的崛起,让万民归心。”

“儿臣明白”李世民已经得到了李渊的亲自任命,处理大军凯旋之后的一切事情,并且准备以皇帝之尊,出城迎接得胜大军。

李渊有些复杂的看着自己钟爱的二子,道:“最近朕一直在想,如何犒赏此次大胜的第一功臣二郎,你说这谁才是此次的第一功臣”

李世民毫不犹豫的道:“应当是李靖,此番他为主帅算无遗策料事如神,这谋划谋算之功,无可比拟,第一功臣飞他莫属。”

李渊微笑着摇了摇头。

李世民愕然,难道自己这个父亲护犊病又犯了想要将这头功颁给罗士信这罗士信在此次战役中的表现确实称得上惊才绝艳,万分出彩,但是面对大唐军神李靖那天马行空的布局,那算无遗策,决胜千里的谋划,还是要逊色一二的。

犹豫了半响,试问道:“难道是姐夫”

李渊依旧笑着摇了摇头,深深的看了他一眼:“不用瞎猜了,是你,二郎”

李世民错愕

李渊站了起来,一步一步的走到李世民面前“父皇虽不管事,却也没有老眼昏花,糊涂透顶。从离间到发展经济,从安排三路夹击到今日的大胜,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你的安排。你才是第一功臣,父皇头衔上的天可汗应该是你的”未完待续。。

s:第二更

第四十九章 君舟民水

“父皇”

李渊的话,让李世民神色动容,低头道:“儿臣并不是在乎这天可汗之名,大唐的荣耀便是儿臣的荣耀。”

“父皇知道”李渊神色复杂,轻叹道:“知子莫若父哈,这话在我说来确实有些惭愧父皇一直以慈父自诩,到了最近两年才发现不过是个糊涂父亲。父皇自我反省终于意识到,造成今日的局面,父皇自己其罪难恕。父皇太原起兵,不数年间一统河山大唐定鼎。常人都认为父皇以拯救天下苍生于沸鼎,纯出公心,所以天命在身,得上天庇佑,获得天下。可是谁知道为了这个天下,父皇所失去的太原举事,导致河东老家受到牵连,除建成、元吉外,所有儿孙子女家仆妾俾都遭杀害。父皇自幼丧父丧兄,年不过九岁便继任国公,未能体会到亲情的感觉。这午夜梦回,自是伤怀万分。父皇常年奔波在外,以致儿孙有爹如同没爹,甚至累得他们惨死,心中难安,也倍加珍惜你们。以至于犯了弥天大过朕登大宝多年,对你们确实纵容过度。纵观古今,找不到一个皇帝如父皇这般,因爱子情深,看淡了君臣礼法。”

李世民低头不言,心下却是万分赞同李渊的这番话。

李渊对他们几个儿子的宠爱放纵,诚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试问有那个皇帝纵容自己儿子自己拥兵开府、分权割地,甚至影响到圣旨的权威。也不闻不问。

李渊续道:“这俗话都有说,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可父皇对你们的放纵却导致太子令与二王教命发至。官员竟如圣旨一般承办,若有冲突唯以到达先后为准,无大小之别。你与大郎、四郎虽无皇帝之名,却掌着等同皇帝的权势。你自小便逞强好胜,有此权势,如何能够不动他心。是父皇自以为是,单方面的以为你们兄弟齐心实在未曾想到。自己险些铸造人伦惨剧。所幸的是,大错未有酿成。结果不算是好,却也算不得坏。”

“儿臣”李世民喉咙发哑。在他的父亲面前无法否认,这个太子之位,来的确实不正当。

李渊示意他不要说下去,“这立长不立幼虽说是古来的祖训。但古往今来又有几个皇帝严苛遵守你父皇并非迂腐之人。也想大唐千秋万世,长盛不衰。二郎为大唐打下半壁江山,你的功劳,朕如何不知。也不是没有人跟朕提议,说秦王功高盖世,理应立为太子。针对这方面,我并非没有考虑过,而是经过多番慎重的思考。选择你大哥。绝不是是因为古训也不是因为父皇偏心,而是父皇觉得大郎更加适合。至少在当时父皇看来。大郎确实你比适合的多”

李世民心中不服。

李渊道:“你父皇这一生最值得骄傲的是拥有大郎、你还有平阳这三个子女。你们都是人中龙凤,拥有着远胜他人的干略能力。有子女如你们,父皇怎能不骄傲。但你们性子各有不同,大郎性子温和,处事面面俱到,有理有据。而你性子刚烈,虽智勇兼备,却喜欢争强好胜,满怀雄心壮志。至于平阳,刚直不阿,情义双全,也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奇女子。世人得一麒麟子便足以自豪,父皇我有三位,早已知足。平阳身为女儿家,自是不论。大唐太子,未来的大唐皇帝毫无疑问的就在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