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5(2 / 2)

大唐虎贲 无言不信 5512 字 2019-04-28

为了稳定局面。李渊不得不废李建成而改立李世民。

随后李渊继续当起了甩手掌柜

李渊性子好享受,但这只是当甩手掌柜的原因之一,还有一个原因是锻炼查看后继者的执政能力,看他是不是有能力有资格成为未来的大唐国君。若李世民如他想的一样,真的跟杨广类似,他会毫不犹豫的站出来,废除李世民的太子之位。重新考虑太子人选。

在这关乎江山社稷的大局,李渊是不含糊的。

所以李世民当任太子之后的两年时光,李渊一直在背后静静的看着自己的儿子站在太子的位子上。施展着皇帝的权力

他一直担心李世民的性格为步入杨广的后尘,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自己完全低估了自己这个二儿子。

李世民这执政的两年来,兢兢业业废寝忘食呕心沥血。他的目的是什么。李渊作为父亲。作为重新了解孩子的父亲,再是清楚不过了:他还是一样的好胜,这是意图证明自己,证明自己比大哥李建成强,证明自己比李建成更适合当任大唐的皇帝。他要干出李建成做不到的事情,做李建成做不到的丰功伟业。

大唐的劲敌突厥则是他的目标。

李渊也在这个时候重新认识了自己这个二儿子,他发现李世民在拥有可比汉武的雄心壮志的同时,并没有杨广的急躁心态。他确实急于证明自己。早有与突厥一战之意。但是这个急切并没有给他带来负面影响,反而成为激励他的动力。他非但没有穷兵黩武。反之非常重视百姓,重视经济发展。

他竟然能够耐着性子,休养生息了两年一边依仗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的智略操控着北方的局面,远交近攻,拉拢薛延陀,暗自布局,扶持突利以对颉利,以阴谋阳谋超控着北方的局面;令一边扶持魏征、王珪、岑文本等政务人才治理大唐,恢复大唐经济,在最终在突厥最虚弱的时候调派三路大军,一战而定突厥。

此战大唐取得辉煌战果的同时也没有给大唐的经济造成严重的创伤,这一切与李世民在这两年里兢兢业业的发展经济有着莫大的关系。

今日今日,他有听到李世民这君舟民水的金石良言,心中的顾虑全消了:他知道能够说出这番话的李世民,不可能成为第二个杨广。

可以将大唐托付

“咳咳”李渊突然皱了皱眉头,咳了两声,缓了缓气道:“这一次就算父皇捡了一个现成的便宜。此事过后,我会传位于你,大唐的未来就交给你了。”

“什么”饶是李世民的城府,听到李渊这话也忍不住的大惊失色,带着几分不可置信的看了李渊一眼,随即跪伏下来道:“父皇这是为何儿臣年岁尚浅,怕不足以当此大任。”

李渊摇头叹道:“父皇年过甲子,经历身体早已大不如前。自从四郎失踪之后,父皇的身子就每况愈下。当年幸得士信开导,也想开了一些。这每每思念,总抱着点点希望。如今看来,只怕是凶多吉少了。前段时间,平阳特地请孙神医入宫为父皇就诊。孙神医说父皇年事已高,身体不如以前。需要戒酒忌口,不能过于操劳,安心养生,方能益寿延年,不然恐有生命危险。父皇却是不信,觉得老家伙危言耸听。近日因为高兴,特地早起上朝,处理政务。最初一两日还好,时间一久却也察觉有心无力。这年纪大了,不服老也不行。你总不忍心,看着父皇病倒在太极殿上,才答应继承大统吧”

李世民无言以对。

“就这么定下了”李渊表情变得严肃,沉声道:“你近年来的表现不外乎想向我证明,你比建成强,你更有资格当任我大唐太子,成为大唐未来的皇帝。今日你用实际成果让父皇明白,你确确实实具备当任我大唐国君的能力,在某些方面,也确实胜过你大哥许多。父皇现在认可了你,你却不敢当此大任”

李世民跪伏在地,斩钉截铁的道:“儿臣绝对不辜负父皇的期望”

到了此时此刻,以李世民的智慧焉能看不出李渊的目的:他是在传位之前给他上最后一课,让自己意识到有野心有雄心并不是坏事,但是过渡的野心过了量的雄心,绝不是好事,很可能产生反面效果:杨广就是最好的前车之鉴。

李渊弯下身子,将李世民搀扶起来,握着他的手,慎重的拍了拍他的手掌:“大唐就交给你了。”未完待续。。

s:第二更到了

第五十一章 凯旋归朝

大唐一战而定突厥,导致草原上数十部落一并上书臣服,并且推举大唐皇帝为天可汗,以号令北地草原所有部落。

如此胜利如此战果不仅是大唐立国以来最大的外战胜利,还是百年来外战最大的胜果。

突厥自从崛起之后便是中原王朝的心腹之患,利用北周和北齐之间的矛盾,就不断极尽纵横之能事,或出兵北齐谋北周,或联合北周攻打北齐,从中渔利,干扰中原的统一进程。

他们的所作所为不说是目光长远之士,即便是百姓也知道突厥的险恶用心,将之视为世仇。

隋朝的崛起,中原人扬眉吐气了一把,但终究时日太短,因杨广的穷兵黩武,突厥再度崛起,甚至兵围雁门关,险些将杨广生擒。

百年的仇恨,就如汉与匈奴一样,就算是百姓也将彼此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但是这一次大唐竟然一战灭了东突厥,将罪大恶极的突厥可汗都生擒住了,如此辉煌的大胜是所有百姓都料想不到的。

大唐字立国起也不过九年,真正一统天下更是近日之事。

对于新起的王朝,尽管制度政策都给百姓带来了安定的生活,但真正意义上的归属心并不是很重。他们认可大唐的统治,却未必会因为大唐的荣辱而感同身受,上下一心。

要做到民心所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为此朝堂上下对于此次辉煌的胜利风向一致,异口同声的大势宣扬。让天下百姓知道自己所在国家的强大,自己所在的国家已经今非昔比,成为能够威震四夷的强大国度。以此来增加大唐的凝聚力。向心力。

也是因为唐王朝的宣扬,一路上的凯旋大军都受到了热情的招待,热切的围观。

尤其是进入朔方之后,饱受突围危害的大唐子民更是自发的夹道迎接,都欢呼的恭迎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