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面水城门方向没有水军是无法攻上山来,山中贮粮足够一年食用,这几州的水军比起两淮差之甚远。”
彦宗看着小虫在椅子的空隙中左冲右突,尝试着找出新的道路,心中却在默想当下形势,看来刚才说话的就是史进,这学究应该就是梁山军师吴加亮了。
彦崇怀里有着王进写给徒弟的书信,不过听了史进之言,彦崇放弃了将信拿出来的想法,还是找到杨志才是正理。
通过历史评价来判断一个人品性,彦崇其实享受着开挂的快感。
见燕青满面红光的又把头转了过来,少年附在其耳边问道。
“哪位是杨志”
蒋青将眼光向四周扫了几遍,轻轻对彦崇摇摇头。
看来杨志在梁山很没地位嘛,会议这么隆重,居然没有他的位置。
见吴加亮在那里侃侃而谈,颇有些论古论今,袖手天下的意思,少年对燕青悄悄说了几句,便起身出殿,在广场中观察起士兵训练。
凭心而论,梁山兵马比二龙山强出太多,估计桃花、清风两山与二龙山大体相当。
宋江看来是想凭这次官军围剿之事,整合四山,其志不小呢。
历史上宋江是以强硬出名,虽然在海州遭张叔夜偷袭大败,受了招安,但随之又反,大宋王朝终于让种师道出兵。
爷爷正准备派一员猛将彻底解决乱匪,折家军主动请缨,可字辈第一天材折可适在镇压方腊战斗中表现突出,主动请缨领军前往。
折可适最后也不负众望,三战三捷大败宋江,最后斩下首级送往京师,这也在折家家谱中大抒了一笔,折可适墓志铭专门记录了此事,不然史学家估计也会被施老师给误导。
彦崇沿着广场踱步,心中思考着未来的计划,蔡鋆敢来京东两路,绝对是有后手的。
就算蔡京不知兵事,那童贯对京东路两河路禁军战力肯定非常清楚,除非他想坑蔡鋆。
这不太可能,童贯才被剥了兵权,这时侯去得罪太师,夸张了
不知道蔡鋆后手是什么,彦崇心中隐隐有些不安。
这种看不透的局势让人不安,可转念一想,正是这种局势才有名将和愚将之分,都看透这兵法也不用玩了。
“杨志,你这训练得是什么兵你不是号称杨家后人吗杨家将是你这样练兵的吗”
第十六章 比武定去留
训斥声将少年思路打断,抬眼一看,却见一位头领模样的人正对着一名中年毡帽者指手划脚。
原来这毡帽就是杨志啊,戴着这毡帽是怀念以前在西军的时侯吗
“李头领,这样练兵有错吗”
毡帽声音明显非常压抑,声音像经过火炉再吐出来,沙哑而低沉。
那头领却不说话,走上去从队列中拉出一名士兵,随手一带一撞,就见那士兵飞了起来,眼见向少年撞来。
这真是江湖处处有风波,这绿林也不太平啊。
毡帽回身正准备去救自己的士兵,却见一白袍少年走来,和那士军碰在一处。
正担心少年和士兵会碰得头破血流,却见少年摇晃了几下,差点摔倒,那士兵却站的极稳,搔搔头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看看,你这叫什么兵,下盘一点都不稳当,差点把客人给撞倒,杨志,你再这样练兵以后就不用做教头了,去做个巡山小头目算了。”
见杨志沉默着不说话,那人哼哈了几声,“只可惜多好的兵,让你训练成这副模样。”
少年早就观察到这队士卒全是老弱病残,根本就没有兵样,听到这些话,心里更是笑成一朵花。
怒上心,一忍最高。杨志你就忍吧忍吧不是罪。
毡帽慢慢走过来,脚步间散发着无穷怨气,看着少年抱了抱拳。
“惊扰到好汉,杨志惭愧。”
“不妨事,不妨事,是在下走路没长眼睛。”彦崇给毡帽降了降温,挥挥手便走了过去,至于毡帽能忍到几时,少年心中也很期待。
峰顶登高而望,四周碧波连天,真是一个好景点,搞搞旅游不错,屯兵嘛并且理想之地。
除非有打破封锁的实力,不然这里就是绝地,四周一围,逼你出湖交战
算了算了,宋江肯定也会想到,所以才离开山东转战两淮,只是不知道真是实力不济,还是热衷于当流寇,享受抢掠快感,宋江竟然从未打下过一座城池。
峰顶南边是悬崖,陡如斧削,在这个年代估计无人可攀爬上来,因此只有一座孤零零的哨所驻立。
看完风景,彦崇正准备回殿,却见武松匆匆走来。
“大郎。”
“叫我峰兄嘛,我现在是萧峰呢。”少年开起了玩笑。
“大、峰兄。吵起来了,吵起来了,燕头领没奈何,叫我找你回去商议。”
“喔,去看看。”
大殿刚才还热闹非凡,象是在欣赏一台舞会,现在嘈乱如菜市场一般。
燕青被几人围着脱身不得,脸上也神情变幻,看上去没个主意。
一见彦崇走了过来,燕青拉着为首之人急步走了过来。
“峰兄,桃花山张横、张立两兄弟不同意留在梁山,清风山董官人却同意,而梁山上也有人进言转战两淮,现在吵成了一锅粥,谁也说服不了谁。”
这句就表明燕青自己也不知道该如何,看来二龙山上王英充当着狗头军师的角色。这王英一去,燕青自己看不清形势。
“宋头领说过他的打算没”
燕青一听彦崇发问,点点头,“宋头领倾向于离开梁山去两淮,但在吴军师的力劝下也有点拿不定主意,估计也有些舍不得这里的基业。”
殿上响起了拍掌声,那拍掌声宛如重鼓,一下把殿内嘈声压了下去。
少年一见是刚才训斥杨志的大汉,悄声问燕青。
“此人是谁”
“这人啊,号称梁山泊第一条好汉,唤作天杀星李逵。”
就见那李逵大声说道。
“各位,大伙在这里吵了半天,也没个结果,不如就依江湖规矩,强者为尊,两边各派一名高手出场,谁胜了就依谁的主意,大伙认为如何”
话音刚落,大殿内一片叫好声,大凡这些绿林汉子,脑中也没什么谋略一说,跟着武力值高的人混是一种本能的选择。
慢慢地人群分成了三方阵容。
同意留在梁山的,同意转战的,左右为难保持中立的。
那李逵见阵容已经清晰明了,自己走到同意留下的阵容中。
彦崇仔细看了看宋江,脸上表情果然大变,一副意外之色。
看来李逵并不是宋江的小弟或打手,梁山上水很深嘛。
中立方自然不用派人比武,其实就是一场定输赢。
果然,李逵走了出来,大喇喇走到殿中间,用自满眼神描扫着支持下山的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