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34(1 / 2)

要开口,朕无有不许。”

众人都好奇这位雷神会要什么,大家眼光都聚集在他身上。

“我要易、涿二州。”

彦崇语出惊人,连天赐帝也怔了一怔,面上的笑容也苍白了起来。

易、涿二州是辽军对大宋的屏障,没有了易、涿二州,燕京就象脱光了衣裳的美女一般暴露在大宋面前。

看着气氛冷却下来,彦崇故意苦笑了一下,“我这次违令出兵,回去必受重罚,难道你们愿意看到赤焰军被解散吗”

赤焰军和女真战了几场,互有胜负,这是辽境内唯一一只不怵女真人的军队,所以连皇帝在内的辽国贵族们都下意识摇了摇头。

“所以我得有地盘将赤焰军安置下来,这才能放心回国。”彦崇神情显得夸张,“你们可不能见死不救。”

晋王眼前一亮,“大郎你是说将赤焰军驻扎在易、涿二州”

“赤焰军全军将会一分为二,由岳飞率一万人马助你们守护中京道,其余人马由杨志和徐宁带队驻扎在易、涿二州。一旦有紧急军情也方便随时调动。”

听完彦崇所言,辽方一众人长舒了一口气,岳飞虽然在大宋目前并没有具体职务,但隐隐是赤焰军二号人物,有他镇守中京,辽方是大为放心。

“大郎难道有离宋之心如此我大辽举国欢迎。”天赐帝想了一想,开始向彦崇抛出橄榄枝。

彦崇哈哈一笑,“我还想求陛下一件事,岳飞在中京道,所有大宋朝关于官家的消息,你们辽方都不能通报给岳飞。”

晋王丹凤眼中燃起了火苗,“大郎看来是想再次大闹东京”

彦崇伸了个懒腰,“闹东京那是实力不够,如果有了实力,那便是震东京,也可以理解为镇东京。”

元和殿的蜡火拼命伸展着腰肢,想听清这群人到底在交谈着什么,但殿内推杯换盏的声音越发的响亮起来,将他们的声音完全淹没。

燕京休整数日之后,赤焰军在燕京外的大营进行了集结,各军各营开始全速运转,总结战斗经验,进行战斗总结,表扬英雄事迹,援助辽地百性。

燕京地区的汉人已经接受赤焰军的存在,就是契丹族、室韦族、奚族的人民也不时组织些犒军的队伍,争着去一睹这支铁血雄狮的风采。

“各位,战事已经告一段落,也许会有一段比较长的休整期,不过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在帅帐内,彦崇开始就赤焰军的未来进行规划。

将岳飞与杨志的任务明确之后,彦崇吩咐所有原西军的将领和士兵准备行李,即日离开辽境回延安府。

大多数人离乡日久,人心思归,听到大郎所言都爆发出热烈的欢呼,而彦崇也将手中的财富论功行赏,顿时整个大营都是喜气洋洋。

“大郎,你这次回去恐怕会有不少人弹劾于你,可要有心理准备。”

走在一片草地上,岳飞的言语中有着一份担心。

“任他风刀霜剑,我自问心无愧。”在岳飞面前得讲大义,彦崇笑道:“只要能让女真铁蹄下的人民过上好日子,彦崇怎会爱惜这颗头颅呢。”

都是聪明人,也知道大郎回去将面临什么,岳飞虽然智慧过人,但在政治上却是明显短板,长吁短叹了半天,临别时眼眶中噙满了虎泪,却想不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之所以将岳飞留在中京,一来激发他的军事潜力,进一步打磨他的统率能力。二来此去东京有很多事彦崇不便向岳飞言明。

杨志则是梁山贼人出身,也没有正式官职,彦崇将他留下,也不会引起朝廷的怀疑。

等到岳飞带兵去了中京,西军这群兄弟也在易州进行最后的告别。

“大郎,这次回去可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兄弟们要是有一人受到损伤,都是我们西军的损失。”

酒宴中杨志和徐宁就如同唠叨的小娘一般,反复叮嘱。

刘琦趁酒兴一拍桌子,“要是官家敢为难大郎,咱们就娘的,把大郎救出来跑到易州就是了。”

吴麟一听刘琦说疯话,过来一把勒着他的脖子,不许他再住向下说。

彦崇向辽国要来易、涿二州,就是要作为赤焰军的大本营,赤焰军和第九军不同,第九军是朝廷编制,而赤焰军只能算是民间组织。

但是最好的东西都留给了赤焰军,彦崇和一众兄弟都是决心将赤焰军打造成能和女真人野战的精锐之师。

“官家真要动大郎,只怕我们全都不能幸免,岂不闻斩草除根之说。”李孝忠的话让帐内沉静了下来。

彦崇看着众将脸上激愤的神情,站起身来说道:“昔年曹孟德曾说过宁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他,种彦崇不会做曹操,但也绝非任人欺凌之辈,如果太师太尉真要对付彦崇,就是女真人的走狗,彦崇一定不会让他们奸计得逞。”

大郎轻飘飘借几个奸人来发挥,帐中诸将如何不明白大郎用意,都是西军袍泽,意气相投之人,那狂热的赞同声中带着一些狂暴的味道。

见大家酒兴甚浓,武松端起酒碗说道“折宣赞早就去了东京,你们就别操这份心了,咱们痛快喝酒。”

彦崇紧接着说道:“这里除了武松,你们都别去东京,回家后就抱着媳妇娃儿热炕头。”

听到大郎这话,有几个人就嚷了起来,“没媳妇的咋办”

彦崇故意装出一副严肃的表情,“没媳妇的趁这段时间赶紧去抢几个,文工营很多小娘在苦盼自己的王子呢,这是军令,以后我们要去横扫天下,哪里还有时间谈情说爱呢。”

第一百三十五章 太子妃的礼物

东京天气渐渐暖和起来,踏青访友,吟诗联社,帝都在春风中又开始了诗意般的生活。

郑皇后的寿辰到了,当日天色未亮昆玉殿中便已经人流不息,开始全是宫女在忙碌,然后是太监们也累得够呛。等到天色大亮,郑皇后在乔、韦两妃的簇拥下已经摆驾前来。

昆玉殿以前并不是延福宫中办喜事的宫殿,自从彦崇在昆玉殿治愈郑皇后的带状泡疹之后,郑皇后便将此殿视为福地,越来越多的后宫活动便安排于此。

而上次在昆玉殿中得知西军力挽狂澜的消息后,官家也喜欢在这里来和皇后、太子妃聊聊前线情况,在赵佶的心中,慢慢觉得朱琏所说的事情比那些奏章让人开心的多。

昆玉殿终于翻身了,成为皇宫大内中最耀眼的一颗名珠。

“琏儿来了没有”郑皇后今天打扮的雍容华贵,刚到四十,正是少妇最好的时侯,早上梳妆时穿上一套白练做的礼服,显得花枝招展,看上去就像年轻了十岁,惹得一众宫女都连声惊呼,郑皇后自己也在铜镜前流恋了很久。

“回娘娘的话,太子妃还没到。”旁边有心腹宫女立即回话。

“派人去请,哀家有很多话要和琏儿说呢。”

郑皇后育有一子赵柽,不幸早夭,至今再无子嗣,最近因与太子妃在一起的时间多,非常喜爱活泼好动的赵谌,经常将一岁多的赵谌抱在膝下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