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26(2 / 2)

权色官途 严七官 6298 字 2019-04-28

一般来说,一个领导视察一个地方,不会重复题字,这句话显然是为青石坳岛题的,既然如此,也就是给太平镇的未来发展定了一个方向。

佟学良又道:“省里准备下拨扶持资金,支持太平镇搞海洋综合养殖项目这个计划,顾书记和我今晚被叫到首长房间里面谈了十多分钟。看来首长对青石坳岛的现状很不满意,他留了地址给那位叫唐延年的老乡,让他隔一段时间给他写信,汇报下海岛的变化。”

赵奎的心更冷了,就算自己再不情愿搞养殖项目,不想捡钱凡的冷饭残羹,恐怕现在也由不得自己了。

佟学良看出赵奎的心思,道:“你明年有机会竞争常务副省长,滨海市这里你是待不长的了,还是想想未来的工作吧。这里的事情,给继任者去考虑。”

赵奎问:“如果我走了,谁会来接任”

佟学良走到沙发上坐下,拿起茶杯喝了口茶,示意赵奎坐下。

“最终的人选还没确定,怎么你有什么建议”

赵奎道:“大同同志工作能力很不错,滨海市交给他主政,我放心。”

佟学良思忖片刻道:“他刚提拔市长没多久,再提书记职位恐怕有点难度。而且从平衡角度考虑,顾书记在上调之前,肯定会定下人选。我估计是监察厅的副厅长常宁同志会空降下来。”

赵奎认识常宁,俩人曾经是同一所大学的同学,只不过常宁是师兄,比赵奎高两届,但是在仕途上没有赵奎那么一路高歌猛进的势头,所以职别上比赵奎要低。

“常宁不是去援藏了吗”

佟学良道:“对,是去援藏了,不过年底就要期满回省里。按照有关的规定,援藏干部可以提一级安排,省里也没合适的位置,顾书记的意思是安排到你们滨海市里来工作。”

常宁的为人嫉恶如仇,刚正不阿,但是在赵奎的眼里,他有点儿“迂”,做事不懂变通。赵奎几乎可以肯定,他跟刘大同俩人合不来。

“常宁我认识,在大学的时候他是我师兄。这人倒是挺清正廉明,就是有些事情喜欢钻牛角尖,他来滨海市,合适吗”

一般来说,有着纪检监察工作经历的干部从省里下放到地级市里任职,通常会放到一些吏治搅乱,腐败案频出的地方。

把常宁放到滨海市,显然省委对滨海市的吏治不满。

佟学良道:“这是顾书记的意图,你们上段时间在城关县里出了不少事,包括你们市里部委办局的领导干部也倒了一大批,省委对这件事是有看法的。说实在,顾书记是不大同意提拔你到省里来工作,我可是顶了很大的压力才给你打了保票,你到省里之后,记住不要让我失望。”

赵奎表态道:“谢谢佟省长的支持,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佟学良话锋一转,又回到了太平镇的事情上:“等首长走后,你马上要抓紧时间落实首长在青石坳岛上的讲话精神,对太平镇的项目要多多支持,确保那里的面貌能得到翻天覆地的改变,否则,我在省里就很难为你说话。”

赵奎虽然不愿意做海洋养殖的项目,但既然佟学良发话,就是刀山火海他也要趟过去,爬上去,于是道:“您放心,林安然这个人从某个方面来说也是个人才,我相信项目如果有省里的支持,在他手里肯定可以做大做强。问题是,此人的行事风格太过于出人意表,在一些问题上个性太强,比较执拗,服从意识差了些。”

佟学良道:“他的事情,你就不要多想了,该安排就安排,该提拔就提拔。这也是顾书记的意思。顾书记要提拔上中央,可不敢得罪秦老这种人,林安然既然能让秦老亲自到太平镇见他,俩人关系就算不是爷孙也胜似爷孙了。你如果要得到顾书记的支持,就必须先支持林安然。”

“行,我一定照办”赵奎心想,林安然反正早就是副处了,就算给他提拔一下,当个副县长也是名正言顺,算不上提拔重用。

他既然喜欢搞海洋养殖,就让他管农业就是了,如此一来,倒省了不少心。

佟学良又交代:“这次首长视察青石坳岛一定要好好宣传造势,借这股东风,打造一个政治岛屿,我看可以建设成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林安然的计划我觉得还蛮好的,他本来就想将青石坳岛打造成旅游休闲岛,这个和首长的意图是一致的,你要支持。”

第474章飞速发展

国内官场上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只要领导重视,什么问题都不是问题;只要领导关注,什么困难都不是困难。

青石坳岛的苏进才把一号首长题的字刻在了码头旁边一块大礁石上,又在村委旁边树了一个大理石屏风,上面也刻着“建设生态旅游休闲新海岛”这句话。

当一个省,倾力打造一个不到五平方的海岛,那么这个岛用日新月异来形容就一点没错。

从前青石坳岛有“四难”,即:卖鱼难、食水难、行路难、避风难。

踏入了五月份,离首长离开青石坳岛才过去两个月,这些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

卖鱼难,由市委市政府出面联系市里的海产加工和收购企业,形成了一个“企业渔民”的模式,亲自登门收购渔获,每天由企业派出船只到青石坳岛的小码头上,统一收购岛上渔民的收获。

食水难,省水利厅马上拨出了专款,滨海市自来水公司的领导在动员会上握着拳头喊道:“要深入贯彻首长在青石坳岛上的讲话精神,为岛上居民解决用水难的问题,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

市水管网络马上开始延伸至青石凹岛,甚至连带着分界岛也受了益,没过多久,“海岛渔民终于用了上自来水”,这个醒目的标题在省、市两级的报纸上占据了醒目位置。

行路难,岛上没公路,只有羊肠小道,岛和外面的联系只能靠渔船和木壳小船。当年四月,在一名副市长的主持下,交通部门的头头齐聚青石坳岛开了个现场会,当场拍板,由渡轮公司购买两条五百吨级的渡轮,新增太平镇青石坳岛的航线。

交通局又现在拨出专款,在青石坳岛上建设一条八公里长的环岛路,彻底解决行路难问题。

避风难,青石坳岛没有避风港,以往只要台风一来,船就要到市区附近的避风港里避风,若来不及转移,很容易就会船毁人亡。在滨海市政府和海洋及渔业部门的高度重视下,投入了一笔数额巨大的资金建设护岸堤,疏浚航道,工程已经开工,预计一年时间完成。

当所有人都沉浸在一种几乎疯狂的喜悦之中的时候,林安然却没有跟着他们雀跃不已。

他的任命已经下来了,出任城关县副县长,分管农业工作。

林安然十分清楚,这又是赵奎的权力制衡策略。当日在太平镇上,虽然自己确实不知道老爷子会有助自己一臂之力的想法,但是确实也是当着首长的面汇报了自己的海洋综合养殖项目。

这个项目的上马,就意味着由刘大同筹划近半年的工业计划的落马。

两位滨海市的一二把手,表面上对自己评价很高,实际暗生嫌隙,对自己成见更深了。

不过这种事情林安然也不是第一次遇见。对于高级的领导来说,要为民做事不必事必躬亲,只需要玩好手中的权柄便可,若事必躬亲,不烦死也会累死;对于自己这种基层官员来说,是直接面对百姓的,那么就必须多做点实事。

不让重工业落户太平镇,林安然觉得这个是自己的底线,决不能用太平镇的未来换今天短暂的金钱收入,不能当领导的政绩筹码。

彭爱国在内心里是欣赏林安然的,不过在表面上,他不得不和市委、市政府保持一致,对林安然进行一些冷处理,但是在太平镇接任人选的安排上,他却按足了林安然的建议去做。

郑重在林安然离开后,升任太平镇镇委书记,陈港生接任郑重成为镇长。俩人知道今天太平镇的局面得来不易,在配合上也是天衣无缝。

郑重年纪稍大,老成持重,做事沉稳;陈港生冲劲十足,业务能力强,做事大胆干练。

俩人可谓天然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