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呸,这凯子还以为自己真捡到宝了,真是个棒槌。”摊主看着远去的肖荣不屑的啐了一口,喜滋滋的点钱去了。
肖荣抱着梅瓶和瓷碗开心的回到了古韵轩,一进门就看见王三儿和王洪刚父子俩正在柜台前把玩着一个青花瓷盘,竟然没注意到肖荣的到来。
“王师傅,又收了什么好东西了也给我涨涨眼。”肖荣小心的把手中的梅瓶和瓷碗放在柜台上,这才微笑着轻声道。
“哟,肖荣来了,快坐快坐。”王三儿抬头看到是肖荣很是高兴,由于肖荣的坚持,王三儿现在对他都是直呼其名,但感情却加深了不少:“听洪刚说你上午就来过了,我还以为你回去了呢。”
“没,一个人逛了逛,王师傅这是又从哪儿收的好东西呀。”肖荣看着王三儿手中的青花瓷盘随口答道。
“还真是收了件不错的东西。”王三儿略带得意的说:“今儿有一朋友来电话说有人手上有件儿古董要出手,请我去看看,本来也没抱多大希望,没成想运气还不错,是件儿好玩意儿。”
“哦,那就麻烦王师傅给我好好介绍介绍。”肖荣一听也来了兴致,虽然通过麒麟天目已经确认了瓷盘的年代和出处,但他更愿意通过王三儿的介绍来与之印证,增长这方面的知识。
“好,那我就介绍介绍,洪刚,你也好好听着。”王三儿清了清嗓子,认真的介绍起来。
“这是乾隆御窑仿宣德青花松竹梅纹盘,高4,口径18,足径122。要知道,乾隆时期可是我华夏历史上的鼎盛时期,由于乾隆爷对瓷器的喜爱,也带动了制瓷工艺的发展。乾隆爷很喜爱古瓷,带动了仿古风尚的兴起,景德镇御窑厂烧制了一大批仿明宣德时期的青花松竹梅纹盘,它们的形制、大小、纹饰布局与原器完全一样。”
“这我倒是听说过一点儿,王师傅,您再介绍介绍这个盘子的一些情况吧。”肖荣点了点头说道。
“好的,这个盘子虽然是仿宣德青花,但是水平却极为精湛,我认为,不输于宣德本朝的东西。你们看这盘,敞口,浅弧壁,圈足。通体以青花为饰。里外口沿下均绘双线。盘心青花双圈内绘松、竹、梅及山石图,周围衬以灵芝、小草。盘外壁绘庭院人物,几个仕女坐于庭院中,三四个小童在院内嬉戏玩耍,再加上有洞石、盆景、栏杆、椿树、竹影等相衬,美观漂亮,生趣盎然。”
“你们再好好看看这底款,这可是典型的三行六字篆书款,写的是大清乾隆年制字样。”王三儿详细的讲解着,不时地转动盘子,以让二人看得清楚仔细。
“听您这么一说,我倒是还真是挺长见识的,不过刚才您说这盘子是一件不输于宣德本朝的东西,这恐怕还不至于吧”肖荣觉得把这件乾隆朝的仿品和宣德本朝藏品相提并论,还是有点夸大了。
“这一点我觉得也不算夸张,与宣德本朝的青花盘相比,这件仿品釉面更加洁白,青花色泽更加鲜艳。当然了,宣德盘也有其特点,青花的颜色更加深邃宁静,有着水墨画般的效果。你们再看,这仿品盘心的纹饰整体比原器要小,采用了绘画中的皴法来表现山石的立体感,山石显得较为坚硬,仕女、小童的画法略微拘谨,不过这也正是乾隆朝的风格。”
“总之,宣德青花盘具有洒脱飘逸的韵味,而乾隆时的仿品也自然而然的带着乾隆朝独特的韵味儿。说起来,宣德本朝的东西和乾隆朝的仿品算是各有千秋,各具特。”王三儿显然不是很同意肖荣的观点,但又要照顾到肖荣的情绪,不免又解说了一番。
“嗯,这盘子是挺不错的,王师傅您多少钱收的呀”肖荣对王三儿的话不置可否,岔开话题问道。
“这个盘子的盘口处有点瑕疵,曾经修补过,品相不太完美,所以价值相应的也就低了很多,但市价也应该在个四五十万左右。”王三儿没有直接回答,先介绍了盘子的真实价值后才继续说道。
“卖主不是很了解现在的行情又等钱用,开口要现金,二十万,我没还价儿。”王三儿说完后有些不安的看着肖荣,毕竟这些年在潘家园他见得多了,就这个盘子而言,只要抓住这个瑕疵不放,再讲些什么古玩知识,市场动态,行情浮动,风险因素等等的一大堆乱侃,很可能连十五万都用不了就能拿下来。
这还是卖主知道盘子来历的情况下,要是遇上个不懂的,先把盘子贬得一文不值,再故作好心用非常低的价格买下来的事儿也屡见不鲜。
王三儿做事做人一向讲的是良心,但他不知道肖荣究竟是怎么想的,毕竟肖荣现在才是大老板,谁不想多赚钱呀,所以王三儿此时心里还真有点儿惴惴不安,七上八下的。
乐乐的努力需要您的支持,乐乐在此拜求大家了,求推荐,求收藏,各种求您的轻轻一点,举手之劳,对乐乐就是莫大的支持、鼓励,拜谢了
第九十九章 瓶底乾坤
王三儿做事做人一向讲的是良心,但他不知道肖荣究竟是怎么想的,毕竟肖荣现在才是大老板,谁不想多赚钱呀,所以王三儿此时心里还真有点儿惴惴不安,七上八下的。
“王师傅做的不错,咱是生意人,做生意就得追求利润最大化,该赚的钱一分也不能少赚了。”肖荣淡淡的笑道:“但做事儿得对得起良心,坑蒙拐骗的事儿咱不能做。”
王三儿只觉得肖荣句句话都说到了自己的心窝子里了,笑着点头道:“对,对,得对得起良心,得讲良心。”
说着话,王三儿看到了柜台上肖荣带来的梅瓶和瓷盘,不由得上前仔细观察了一下:“肖荣,这是你今儿在市场上淘的吧还一下子淘了两件儿。”
“我这可不是什么好东西,恐怕还入不了您老的法眼。”肖荣轻轻的笑着。
“呃,肖荣,这两件儿玩意儿你是花了多少钱买的”王三儿此时已经看清了两件儿瓷器,面色有些古怪的问道。
“四万,买一送一。”肖荣知道王三儿已经看出了两件瓷器的问题,忍着笑意说道。
“什么四万你在哪儿买的,这种玩意儿你、你”王三儿一听就急了,不顾仪表的叫了起来,指着肖荣一时说不出话来。
“呵呵,王师傅您别急呀,我自然是有我的原因的,您不会真的认为这种玩意儿也能让我打眼吧”肖荣终于忍不住笑了出来,呵呵直笑。
王三儿也是一时着急,未及细想,稍一冷静就明白过来,通过这些天与肖荣的